董氏针灸传心录

上传人:suns****4568 文档编号:93221157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32.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董氏针灸传心录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董氏针灸传心录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董氏针灸传心录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董氏针灸传心录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董氏针灸传心录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董氏针灸传心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董氏针灸传心录(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董氏奇穴针灸传心录 主讲人:左常波 董氏奇穴再传入室弟子 澳门针灸学会会长 国际董氏奇穴针灸学会会长,一、十二年心路历程 追寻 还原 回归,二、董氏针灸心法精要 法自然。 道法术。,三、董氏针灸临床释疑,1、关于针法 心不疑乎手,手不疑乎针,针不疑乎气。,三、董氏针灸临床释疑,2、关于刺血 阳络刺血:微络刺血,大络刺血 阴络刺血,三、董氏针灸临床释疑,3、关于掌诊 按图索骥,公度法式,三、董氏针灸临床释疑,4、关于王道之法和霸道之术,三、董氏针灸临床释疑,4、关于疼痛治疗 骨正筋柔,气血以流。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温柔者,无温不柔。 阴寒以去,阳气自复。,董氏掌诊真诀,董氏掌诊图,董

2、公治疗龙诺总统医案解析 诊断:肺经神经麻痹,肾亏,脾稍衰,肝衰,心经无病。 按语:诊断以下十七字乃整个医案之大眼目。,二、董氏刺血针法精解篇,1.络病理论 2.瘀血辨证 3.瘀血本质,二、董氏刺血针法精解篇,4.董氏奇穴九大特效刺血区 (1)心肺区 (2)肝胆区 (3)肾 区 (4)肾脑区 (5)后头区 (6)耳 区 (7)心肝区 (8)太阳区 (9)五岭区,二、董氏刺血针法精解篇,5.董氏刺血真诀 (1)刺血原则 (2)刺血操作 (3)刺血作用 (4)刺血时机,三、董氏刺血针法发挥篇,遵循董氏精神,形式不拘一格,理路一气呵成,道法术一以贯之。 背景知识 :阴阳 五行 气血 应象 气血辨证的唯

3、象理论:人体风水学,三、董氏刺血针法发挥篇,血病 脉病 血脉病 病在血刺血,病在脉刺脉 一种失传的古典刺脉针法,三、董氏刺血针法发挥篇,调血脉,调气脉 刺血络,刺微络 如何找血络 如何找血路 临床实战技术之“解结”:畸络结、筋结。,三、董氏刺血针法发挥篇,刺血后调脉头、调脉根 1、脉头 2、人之地根,脉之总根,三、董氏刺血针法发挥篇,生命三大节律: 1、心率(调血脉) 2、呼吸(调气脉) 3、内气(调神),三、董氏刺血针法发挥篇,董门刺血针法,大而化之的霸道之法,细致入微的王道之术。 大收大放,大开大合。 全面覆盖,一网打尽。 定点靶向,各个击破。,三、董氏刺血针法发挥篇,微络刺血,开启天人之

4、际的气立程序,天人合一的真实生命体验。 外静内动。一滴水掀起了惊涛骇浪!,三、董氏刺血针法发挥篇,董氏微象手针学 八关大刺 取应象,刺微络。 其它的微络刺血部位,三、董氏刺血针法发挥篇,顽症痼疾深层瘀血之独特放血方法 斑痣乃血积毒聚之地。 气滞血瘀(寒瘀凝滞、痰瘀互结)毒聚,三、董氏刺血针法发挥篇,疑难顽症的针灸六字诀 动空通应化机。 以术契法,以法通道。,三、董氏刺血针法发挥篇,现场表演:大化至简的小周天针法。解开疑团,点破诀窍。,四、临床篇,董氏刺血针法独步世界专治大病 包括颈腰椎病在内的慢性顽固性疼痛,十余种妇科疑难杂症及美容增白。,四、临床篇,特别推荐: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甲状腺机能亢进

5、、顽固性皮肤病(如异位性皮炎)等十余类疾病的特效绝技。 内外妇儿各科临床病种细致剖析,详细讲解。,【木穴】,部位:食指第一指关节,D线,二个穴点 解剖:肝神经 主治:肝火旺、脾气躁。 手术:直刺二分至三分,针尖抵骨 发挥: 对于眼睛发干、眼易流泪、手汗、感冒、手皮发硬等皆有疗效。 治疗手掌皱裂,手皮肤病尤具特效。以此治愈数十例富贵手,平均三至四次即愈。 治疗鼻涕多,不论清涕浓涕皆有效,尤其感冒流涕可止于顷刻。 治手皮肤病及手掌皱裂,以患侧为主。治其它各病以对侧为主。 对外感风邪所致之皮肤瘙痒亦有著效。 具有清利头目,开窍疏肝的作用,位在食指上,亦系透过“肝与大肠通”之关系治疗多种疾病。其治鼻病

6、,一系经络作用,一则与疏肝亦有关。 与胆穴相配(均左右单取)治疗更年期妇女烦 躁、易怒效佳。 曾治一沙姓男孩,11岁,患者双手掌干燥,皱裂五年,每年春秋季节加重,手掌皱裂,出水,瘙痒,经用木穴(双)治疗4次,配合尺泽穴刺血治疗一次,手掌皮肤光洁如新,随访一年未发。,【木穴】,【还巢穴】,部位:无名指中节,E线上,一个穴点。 解剖:肝副神经、肾副神经。 主治:子宫痛、子宫瘤、子宫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输卵管不通、子宫不正、小便过多、阴门发肿、安胎。 手术:五分针,针二至三分。 发挥: 本穴配妇科穴,左右交替(即针左妇科配右还巢;针右妇科则配左还巢)治不孕症有极佳疗效。 本穴位于无名指,与三焦经

7、有关;透过理三焦、疏肝胆之作用,治疗妇科病颇有效验。,【还巢穴】,【妇科穴】,部位:在大指第一节之F线上,二个穴点。 解剖:桡神经、正中神经、子宫神经。 主治:子宫炎、子宫痛(急、慢性均可)、子宫肌瘤、小腹胀、妇人久年不孕、月经不调、痛经、月经过多或过少。 手术:贴于骨旁下针,针深二分至三分,一次两针齐下,谓之倒马针。 发挥: 本穴能调治子宫位置不正之屈倾。 本穴为妇科常用穴,效果显著。配内庭治痛经极有效。配还巢穴,治疗不孕症疗效极佳。杨老师以此组配穴治疗不孕症之夫妻已不下百对之多,董氏弟子称其为“送子观音穴”。,【妇科穴】,【制污穴】,部位:在大指背第一节G线上,三个穴点。 解剖:肺支神经。

8、 主治:久年恶疮、恶瘤开刀后刀口流水不止,不结口。 手术:以三棱针刺出黑血当时见效。 发挥: 本穴治疗一切疮疡、刀伤、烫伤或手术后伤口溃疡出水,久不收口,仅以患侧制污穴点刺二次即见痊愈。 制污穴顾名思义可制血中之污毒,可用治脉管炎、痤疮。 有这么一个病历是我亲眼所见,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处吴老师之女,14岁,左足内踝前创口两年不愈,红肿出水,经用多种抗生素及外用药物治疗无效。从台湾来北京攻读博士学位的邱雅昌师兄,经用制污穴点刺放血三次(每五天一次),痊愈,吴老师每每提起均啧啧称奇。,【制污穴】,【木妇穴】,部位:在足第二趾中节正中央外开三分。 解剖:心之副神经。 主治:妇科赤白带下、月经不调、

9、经痛、子宫炎、输卵管不通。 手术:针深二分至四分,贴趾骨下针(用细毫针,粗针痛苦)。 发挥:本穴治妇科病赤白带极有效验。,【木妇穴】,【大白穴】,部位:在手背面,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之间,贴近第二掌侧桡侧,距灵骨穴1寸处。 解剖:肺支神经。 主治:小儿气喘、发高烧(特效)、坐骨神经痛。 手术:用一寸半针,针五分至一寸深,治坐骨神经痛;用三棱针治小儿气喘、发高烧及急性肺炎(特效)。 注意:孕妇禁针,【灵骨穴】,部位:在手背面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结合处,与重仙穴相通。 解剖:肺支神经。 主治:肺机能不够之坐骨神经痛、腰痛、脚痛、半面神经麻痹、半身不遂、骨骼胀大、妇女经脉不调、经闭、难产、背痛、耳鸣、耳

10、聋、偏头痛、经痛、肠痛、头昏脑胀。 手术:用一寸五分至二寸针,针深可透过重仙穴(过量针)。 注意:孕妇禁针。 发挥: 本穴日人称为泽田合谷,但泽田仅用治偷针眼,而董公则用之治全身许多大病。 本穴调气补气温阳作用极强,以灵骨为主,大白为辅的倒马针为治愈高棉前总统龙诺半身不遂之主穴。临床治疗半身不遂,皆以灵骨、大白为主(针健侧),或配风市或配肾关,间以背部五岭穴点刺,效果非十四经正穴所能比拟。 本穴有活脑部血气之功。针头针后再针本穴(久留针),可使头针之效果加强甚多。依临床经验,绝对胜过朱氏之抽气法、进气法或焦氏之快速捻针之效力。 灵骨配大白治疗坐骨神经痛亦极特效。治脚难举抬(无力)、腹胀、小便不

11、节(次数过多),小便痛亦极有效。 灵骨穴单用治肘痛、鼠蹊胀痛、头晕等症有特效。 灵骨穴单用尚可治肩痛不举、食欲不振、脱肛、背痛、膝痛、腰痛、脊椎痛、耳鸣(听力不足)等,效果亦颇好。,【灵骨穴】【大白穴】,【中白穴】(又名鬼门穴),部位:在手背面第四掌骨与第五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五分。 解剖:肾分支神经。 主治:肾脏病之腰痛、酸痛、背痛、头晕、眼散光、疲劳、坐骨神经痛、足外踝痛、四肢浮肿。 手术:针三分至五分。 发挥: 本穴治肾亏之各种病变,效果甚好,除上述作用外,尚可治疗脊椎骨刺。 本穴亦可治血压高及前头痛。,【下白穴】,部位:在手背面第四掌骨与第五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一寸五分。 解剖:肾肝分

12、支交错神经,心脾神经。 主治:牙齿酸、肝微痛,以及中白穴主治各症。 手术:针深三分至五分。 发挥: 中白、下白倒马并用,主治前述肾亏各病,疗效极佳。 中白、下白倒马并用尚可治少阳经走向之坐骨神经痛颇效。 对一些在外久治不愈而求治的病人,其一身气机已乱,宜先调理病人的气机可取中白、下白倒马针。此二穴在三焦经上,又为第四掌骨全息,可通调上、中、下三焦气机。又因肾与三焦通,故此二穴又兼补肾之功。待病人气机通调后,再对症治疗。,【中白穴】 【下白穴】,【火主穴】,部位:在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火硬穴后一寸。 解剖:心脏支神经。主治:骨骼胀大、心脏病而引起之头痛、肝病、难产、胃病、神经衰弱、心脏麻痹、

13、手脚痛、子宫炎、子宫瘤。 手术:针深五分至寸半。 注意:禁灸,孕妇禁针。 发挥: 火硬、水主两穴以火命名,皆能治心脏病有关病变。 太冲穴古认为能治喉痛,本穴效果更胜一筹。 太冲穴古认为能治口歪眼斜,本穴效果更佳。 肝经环绕阴部,火硬、火主两穴夹太冲,(肚之俞原)故又能治阴部淋痛及妇科之病有显效。 本穴治手脚痛,配灵骨穴,作用较开四关(合谷、太冲)效果更好。,【火硬穴】 【火主穴】,【门金穴】,部位:在第二跖骨与第三跖骨结合部之前陷中。 主治:肠炎、胃炎、腹部发胀及腹痛、盲肠炎。 手术:针深一寸至寸半。 注意:禁双脚同时取穴。 发挥: 本穴为治肠胃炎之特效要穴。不论何种腹泻,针之皆有特效。 本穴

14、治太阳穴之偏头痛及鼻塞、经痛,亦具特效。 本穴治腹胀效果亦极好(配灵骨尚可治腹痛)。 本穴治上述各病,若与内庭八倒马并用疗效更佳,与内庭倒马可治脱肛。,【门金穴】,【一重穴】,部位:在外踝骨尖直上三寸向前横开一寸。 解剖:心之分支神经。 主治:甲状腺肿大(心脏病引起)、眼球突出、扁桃腺炎、口歪眼斜(面神经麻痹)、偏头痛、痞块、肝病、脑瘤、脑膜炎。 手术:针深一寸至二寸。 说明:一重穴位置在悬钟穴向前,即阳明经方向横开一寸处。,【二重穴】,部位:在一重穴上二寸。 解剖:心之分支神经。 主治:甲状腺肿大(心脏病引起)、眼球突出、扁桃腺炎、口歪眼斜(面神经麻痹)、偏头痛、痞块、肝病、脑瘤、脑膜炎。

15、手术:针深一寸至二寸。,【三重穴】,部位:在二重穴直上二寸。 解剖:心之分支神经。 主治:甲状腺肿大(心脏病引起)、眼球突出、扁桃腺炎、口歪眼斜(面神经麻痹)、偏头痛、痞块、肝病、脑瘤、脑膜炎。 手术:针深一寸至二寸。 运用:一重、二重、三重穴同下针(即所谓倒马针),为治上述各症之特效针。 发挥: 一重穴位于胆经之悬肿穴向前一寸,二重穴在一重穴上二寸,三重穴在二重穴上二寸,三针同下,除治上述各症特效外,尚可治脾发炎、脾肿大、脾硬化(脾家病用针以右边为主)、乳发炎、乳痛、乳房小叶增生、甲状腺肿大等症极效。 本穴有活脑部血液循环及祛风化痰之功效,治中风后遗症,脑震荡后遗症及脑性麻痹均有极大功效。

16、本穴治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睡中咬牙及肩臂手腕亦有特效,皆与祛风化痰有关,【足三重穴】,【天皇副穴】(肾关),部位:胫骨内侧后边,阴陵泉直下1.5寸。 解剖:六腑神经。 主治:胃酸过多、倒食症、眼球歪斜、散光、贫血、癫痫病、神经病、眉棱骨痛、鼻骨痛、头晕。 手术:针深一寸至二寸。 运用:治胃酸过多,倒食症为天皇穴之配针。 发挥: 天皇副穴又名肾关,为补肾要穴,除治疗上述病症外,对于肾亏所引起之坐骨神经痛、背痛、头痛、腰酸亦有显效,另外治疗两手发麻或疼痛、肩臂痛及肩臂不举(五十肩),尤为特效。针后令其活动手指或抬举肩臂,可立见奇效。 配复溜治眼球外斜及飞蚊症极有效。 本穴治多尿、夜尿极特效。 本穴直刺治胸口闷、胸口痛、强心。斜刺治眉棱骨痛,前头痛。补肾。,【天皇副穴】(肾关),【地皇穴】,部位:在胫骨之内侧后缘,距内踝关节上七寸。 解剖:肾之神经。 主治:肾脏炎、四肢浮肿、糖尿病、淋病、阳痿、早泄、遗精、滑精、梦遗、蛋白尿、小便出血、子宫瘤、月经不调、肾亏之腰痛。 手术:针与脚成四十五度扎入,针深一寸至一寸八分。,【人皇穴】,部位:在胫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