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府年度政务工作计划.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217534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政府年度政务工作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区政府年度政务工作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区政府年度政务工作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区政府年度政务工作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区政府年度政务工作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政府年度政务工作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政府年度政务工作计划.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政府年度政务工作计划一、XX年政府主要工作今年是“十二五”决胜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综观大势,我国经济社会进入增长动力重构和发展方式转换的新常态,国家加快实施自贸区、“一路一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战略,特别是去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第一次把合肥定位为与宁杭并列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明确要求提升合肥都市区国际化水平、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合肥在国家战略层面跻身城市发展“第一方阵”,我们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立足包河,我们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综合实力,特别是今

2、年省政务中心正式迁入滨湖,高铁合福线、合蚌线开通运行,轨道交通一号线加快建设,合肥港加快打造江淮航运新中心,骆岗机场发展通用航空产业,包河全面跨入了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新中心和滨湖、高铁、地铁、临港、空港“五个新时代”,具备了在全国舞台上向一流目标奋进的机遇和条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自当百尺竿头,激流勇进,乘势而为,勇立潮头,努力把包河发展得更强、更快、更好、更美,为包河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九届十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和区委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和“改革创新”总要求

3、,强力推进产业富区、生态立区、管理兴区、文化强区建设,着力提升转型发展水平;大力推进“依法治区”,着力提升“善治包河”水平;始终“从严治政”,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奋力冲刺“全国50强”,加快打造东向发展先行区、国际化都市样板区、全国一流省会城市标志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6%以上,财政收入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地区进出口总额达到16亿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

4、支配收入增长11%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每百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数4张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高以上,河道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达到市年度目标值,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及主要污染物减排量达到市控标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重点抓好以下5个方面工作:第一,实施转型升级提速工程,打造现代产业高地。创新产业发展观,坚持大项目牵引、大平台培育、大产业集聚,力促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加快构建以高端业态为引领、现代服务业为主导、都市工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全省“首善之区”和辐射源的带动力。培育大产业。立足现有基础和条件,出台XX区聚焦重点领域加快创新转型升级指导

5、意见,精准发力,持续用力,做大做强“六大产业”。放大滨湖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牵动辐射效应,推动现代金融业放量增长,鼓励金融总部、互联网金融、金融服务外包、金融中介等各类业态竞相发展,今年重点加快光谷金融港、华拓数码战略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力争金融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以总部经济、轨道经济、口岸经济、要素服务经济、会展经济等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现代商务,今年重点打造高铁商务圈、35个总部集聚区以及集产权交易、招投标管理、人才服务、中介服务于一体的“要素服务综合体”。以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为支撑,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今年重点扶持助跑网、易汇网络等电商上市,支持发展互联网增

6、值服务、移动通信增值服务和互联网应用项目,规划打造区域性工业设计中心和国家级检验检测基地。以广播影视、文化旅游、商业文化街区为主要内容,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今年重点是尽快组建媒体融合传播平台,加快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核心区建设,推进未来影视科技园、中影集团、星美集团等重大项目,打造“中国广电科技城”和国内一流特色影视制作基地,建设罍街二期、绿地半生缘、金水坊等5个特色街区。以高端商贸、健康服务、家庭服务、体育产业、养老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高端生活服务业,今年重点是在发展健康产业、探索“医养结合”、推进教育国际化上下功夫,规划建好合肥首个信达天御“邻里中心”。以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建

7、筑产业、节能环保等为主体,做强都市工业,今年重点扶持100家传统企业发展b2b、b2c、o2o等电子商务,积极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信息化产业示范基地。做优大平台。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着力建设承接大项目、集聚新业态的转型平台。在滨湖新区板块重抓720多万的已建在建商务办公楼宇,借势省政务中心、要素大市场、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万达文旅城“四大引爆点”,加快打造辐射全省的中央商务区。在高铁板块重抓大型城市综合体,主动对接综合交通枢纽功能需求,推动凤凰文化广场、绿地中央广场、麦当劳穿梭店等项目建设。在包河都市产业园板块重抓“园中园”和标准化厂房,规划建设互联网产业园二期和三期,青电园二期上半年要投入

8、使用,加快建设茶博城、汽车智慧新城、中建产业园、深圳迪菲特、北京云基地等项目,联东u谷包河国际企业港要围绕工业设计、电子信息、高技术服务等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在生态旅游板块重抓景区建设,聚焦万达文旅城、环巢湖公里黄金湖岸线、“三颗明珠”等优质资源,启动实施“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行动计划”。在主城区板块重抓商务楼宇和特色街区,切实做好旧城旧村改造、楼宇招商、科创社区建设等工作。按照市里统一部署,适时启动淝河片区改造开发和骆岗机场通用航空产业园建设。开展大招商。抢抓国家和省市政策的叠加机遇,持续掀起招商引资、招大引强新高潮。有效搭建产业招商、以商招商、会展招商、中介招商、商会招商平台,积极推进国内外

9、投资机构、沿海发达城市、大型央企和民企共建中外合作园区、省际合作园区,在项目引进、投资合作、利益分享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强化各类“园中园”的专业招商功能,形成企业集群,延伸产业链。加大招商政策扶持,建立招商“资金池”。提升区招商中心服务水平。全年力争引进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云计算、大数据等高技术服务企业100家以上,大型金融服务外包、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信息企业5家以上,世界500强、大型央企、知名民企的区域总部5家以上,文化、影视、创意、设计产业项目和企业20家以上,力争招商引资总量、外商直接投资、大项目个数保持全市第一,实现“五连冠”目标。强化大保障。继续开展土地专项清理,实行集约节约用地,

10、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加快成熟地块上市步伐。坚持经济运行分析、大项目调度、领导包联服务、规划土地建设联席会议“四大制度”,抓实抓牢项目征迁、报批、规划等关键环节,力促重大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主动适应宏观环境和企业需求变化,完善政策扶持体系,设立区级产业基金、天使基金、风投资金、科贷基金,组建区级政策性担保公司和政府投资基金公司。深化银政企对接,引导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股权交易,拓展企业融资渠道。第二,实施深化改革系统工程,加速释放发展活力。坚持先行先试,突出示范引领,以点带面系统推进各项改革,努力闯出发展新路、试出改革“真经”、放大改革红利。全面落实省市重点改革任务。

11、适时启动政府机构改革。强化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建设,形成高效顺畅、公开透明、全程监督的政府权力运行体系,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建立权责对应体系,有序开展行政执法裁量权规范试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基层医改成果,完善公共卫生机构岗位管理和薪酬激励机制;以淝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试点,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稳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巩固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制度。以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招投标等领域为重点,开展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完善机构编制动态管理制度,加快推动公车改革。打造一批包河“先行之作”。完善提升滨湖世纪

12、社区、方兴社区管理体制和高铁南站地区“编组执法、委托执法”模式,着力在整合资源、城市管理、社区服务、创新品牌上下功夫,打造样板典型。在包公街道和望湖城区域,探索建立以“管理扁平化、服务体系化、治理多元化”为主要内容的“街道社区化”模式。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大力发展“公益创投”,扶持社会力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推行“三社联动、两工互动”社会工作模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启动区政务服务中心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加快形成“一门式办理、一站式办公”的政务服务格局。积极推进与省担保集团合作,开展银政担风险分担机制试点,做强区属担保平台,降低辖区企业融资成本。发展农业企业普惠金融,探索“创新贷”、林权

13、抵押等金融服务方式。加快法治融入社会治理,强化三级综治维稳信访中心功能,全面推动涉法涉诉信访制度改革,建立法律程序导入、执法错误纠正、依法终结退出机制,实行诉访分离。扎实推进志愿服务记录制度、企业社会工作等国家级试点工作。系统推进其他领域改革。进一步健全产权管理、法人治理等制度,推动滨投集团不断提升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预算公开,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加强预算绩效评价,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统筹区级和街镇资金管理,合理划分区与街镇、园区事权和支出责任,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扩大“先照后证”和“三证合一”改革试点。探索“

14、3+1”城市分类管理模式,推行差异化管理考核。创新社区大学生和协管协理人员的招聘、招考及培养管理机制。加快实施渔业转型升级改革。继续深化就业创业、收入分配、计划生育、公共安全管理等多个领域改革。第三,实施智慧城市引领工程,加快建设现代化城区。抢抓合肥建设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等机遇,坚持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为方向,推进基础设施、发展空间、民生服务互动提升,建设全省最美、最现代化的“首善之区”。率先打造智慧城区。按照市里统一部署,抓好合肥智慧城市建设各类项目的推进和落实。积极推广数字化应用。完善区综合指挥中心功能,建成集“数字城管”、天网工程、卫生应急、灾害应急等“八

15、合一”的数字指挥系统;完善市政多媒体调度平台,提升市政设施精细化管养水平;重点在回迁小区、“三无”小区、背街小巷、旅游景点等薄弱区域配置1000套以上智能设备,完善全天候、立体式、广覆盖的安防体系。大力提高信息化水平。重点加快信息技术在政务领域和民生领域的应用,优化全区统一电子政务平台运行效率,推进教育、民政、文化、卫生、劳动保障等政务内网建设,实现行政审批、政府信息公开、便民利民服务等“一站式”网上办公,同时启动实施一批“信息惠民”工程。着力完善智能化基础。积极落实“宽带合肥”建设任务,先行打造一批“数字校园”、“数字家庭”、“数字家庭示范小区”、智能楼宇、智能住宅,新建一批立体式、智能化公

16、共停车场。重点在滨湖新区、高铁南站、包河都市产业园、生态景区、望湖城区域,率先推行wifi免费接入服务。扩大环巢湖广播电视实验网覆盖范围。全力推进大建设。保障省政务中心搬迁,高标准做好服务对接、城市管理、社区治理等各项工作,加快方兴社区和治安管理中心建设。今年市政府在我区实施的大建设项目有60多个,重点包括轨道交通一号线、畅通二环、高铁南站枢纽及配套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开工建设休宁路、巢湖南路、天津路、南淝河路、山东路、花园大道、锦绣大道、繁华大道东延等17条主次干道,拉开大城市框架、完善快速干路循环、等高对接滨湖新区。区政府今年新建续建大建设项目50多个,重点包括吉林路、泰山路、太原路、棠樾路、XX县路等21条城市支路建设,新河埂、文明村等旧城旧村改造及义城老街整体改造开发,航运西村、宿松小区、群英苑等10个老旧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姑娘巷、上派路、银屏巷等5条小街巷整治,淝南家园四组团、庐南人家、沪上人家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