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就业服务管理局年度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217221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就业服务管理局年度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区就业服务管理局年度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区就业服务管理局年度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区就业服务管理局年度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区就业服务管理局年度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就业服务管理局年度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就业服务管理局年度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就业服务管理局年度工作总结暨工作计划XX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就业局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以推进“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为契机,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择业观念教育、加大覆盖城乡就业援助、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完成和超额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为建设“三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563人,完成目标任务6100人的%;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049人,完成目标任务900

2、人的%;下岗人员就业人数285人,完成目标任务240人的%;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521人,完成目标任务450人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为%,控制在了%以内;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个数目前已经有10个见习基地,完成目标任务9个的%;完成失地农民技能培训约805人(年度目标任务数70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5%;组织syb创业培训348人(年度目标任务数30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6%,其中完成妇女创业就业培训166人(年度目标任务数12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38%;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584人(年度目标任务49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9%,发放创业补贴85万元,其中高校毕业生80人(年度目标

3、任务数45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数的178%,发放补贴金额80万元;普通城镇失业人员19人,发放创业补贴金额约5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约31人共计263万元,其中高校毕业生约7人共计70万元,妇女约23人共计188万(年度目标任务数180万),完成目标任务的105%;组织三环电子厂、嘉美印染开展校企合作培训约2期共计培训约850人;完成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1860人(年度目标任务数1500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22%。失业人员失业保险发放3403人次(其中代理2943次,失地农民460人次),共支出失业保险金万元(其中代理人员发放万元,失地农民发放万元);XX年失业人员报销医保576人次,共计支

4、出元。二、主要工作举措(一)千方百计保障区内企业用工。一是大力收集用工需求,做好公共招聘网的启用与推广工作。通过电话联系、上门服务、企业招聘登记等方式,挖掘企业用工岗位需求信息,并做好求职登记, 并对园区企业用工信息定期采集,进行整理、分析、筛选、发布,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为求职群众提供更加快捷优质的信息服务。二是年初开展“春风行动”大型现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4000余个,100多个工种,发放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高校毕业生创业和见习等相关优惠政策以及各单位部门出台的政策宣传资料4000余份。签订意向协议的人数达到2200人。此后还带领各大用工紧缺企业到长乐、东观、龙门

5、、阙家、青居、会龙、石圭等乡镇举行小型现场招聘会,将岗位送到老百姓家门口。(二)稳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的主渠道作用,有针对性地举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各项活动。我局联合教育局、团委、工业园区管委会等多家单位,组织举办了“XX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座谈会”,为高校毕业生宣传就业创业新政策,提供就业见习岗位、企业招聘岗位等,会后组织带领高校毕业生参观航空港部分企业。二是落实见习政策,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创造条件。积极向省、市申报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抓好见习基地管理,多渠道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联系对应的见习岗位。同时结合区内部分学校

6、师资缺乏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人头攒动”的实际情况,采取“一联合二推荐三跟踪”方针,大力推进我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今年我区搜集到的离校毕业生见习岗位达130余个;目前已有79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三是实时跟踪正在见习的人员在校工作生活情况,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有需要“上门服务”。四是合我区目前已有的产业园,因地制宜再新建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区(孵化基地),目前已申报的有大百合农业创业园区、川北医学院校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在建的有区惠生活电商创业园区、现代物流园传化公路港创业孵化基地。建成之后对入园的创业者按国家、省、市相关规定减免场地、租金、水电等费用。(三)规范程序,注重培训

7、实效。一是丰富培训形式,使培训工种实用化、多样化、常态化。积极采用校企联办、城乡结合等培训方式,针对不同类型、不同人员或用人单位的要求,实行流动招生、流动培训,随到随学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培训模式;调整和明确各定点机构的主导培训专业,使各项培训专业适应了市场竞争的需要,连续集中举办了多期创业能力培训班,免收一切费用。其中,在川北医学院校区开展在校大学生创业培训班2期4个班次,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班2期,城乡失业人员创业培训班1期,聘请专业培训导师对186名有创业愿望且符合条件的学员进行了规范的理论培训和创业指导,今年已帮助80余名学员成功创业。二是整合培训资源,搭建互动平台提升职业培训针对性。

8、本着“条件公开、平等竞争、合理布局、扶优扶强”的原则,对现有的职业培训场地、师资、设备进行清理,把各自的项目培训整合起来,进行统一规划,科学配置,确定一批社会信誉度好、教学质量及培训后就业率高的培训学校承担我区的培训任务。同时充分发挥乡(镇)村(社区)两级与城乡劳动者联系紧密的优势,负责调查摸底城乡劳动者培训意愿需求、组织生源,动员和组织他们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以增强市场就业竞争能力。三是启动扶贫攻坚,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对失地农民、农村剩余劳动力、返乡农民工调查统计,针对性开展电焊工、驾驶、计算机操作、家政及育婴员、创业培训等培训工种,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

9、,扶持创业以创业带动更多就业。今年对万家乡、鄢家乡等乡镇开展培训,实现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20人次,职业技能培训400人次,创业培训60人次。(四)加强创业扶持,进一步大力推动各项创业服务。一是加强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对创业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指导、创业培训。每期创业培训班开课前一周,通过电话、qq群以及邮箱对有创业意愿的人进行通知,同时宣传创业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就业见习等各项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大力引导和鼓励大众面向基层创业,多次组织带领学员参观玛思特农业基地、传化公路港、友豪国际等创业孵化基地中的一系列由高校毕业生创办的优秀企业。二是对自主创业的城镇失业人员、毕

10、业五年内且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等,自筹资金不足的,给予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及两年的贴息支持。三是对在校大学生和毕业5年内的高校毕业生,通过工商注册或民政登记的创业主体(含其他依法设立、免于注册或登记的创业主体,如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开办网店、农业职业经理人等),给予1万元创业补贴。对其他创业人员,给予XX-3000元的创业补贴。在高校或地方各类创业园区(孵化基地)内孵化的创业项目,每个项目给予1万元补贴。同一领创主体有多个创业项目的,最高补贴可达到10万元。同时,进一步简化小额担保贷款和创业补贴的审批和发放手续,缩短审批时间,实行先培训后补贴,实地考察落实过后实现快速转账,使创业补贴高效和小额

11、担保贷款及时到位。(五)做好当前失业保险工作,促进就业岗位稳定。一是努力扩面,加大基金征缴力度。通过发放宣传单、到工业园区实地走访等方式,广泛宣传失业保险相关政策,增强企业及职工的参保意识。二是严格发放标准,确保失业金发放到位。发放过程中严把审批关,严格按标准发放(XX年7月起发放标准为966元/月),坚持审核公开,发放公开,实现了失业保险金社会化发放,社会化发放率达100%。三是制定稽核方案,开展实地稽核。我局多次与劳动监察等部门协调配合,重点开展了对企业的实地稽核和书面稽核工作,强化了失业保险欠费的催缴。四是加强监管,减少基金流失风险。严格按照业务系统的操作要求办理业务,强化领取失业保险待

12、遇人员的资格认证,严防欺诈冒领失业保险待遇行为,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基金安全运行。五是夯实基础,提供良好服务平台。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以创建“优质服务窗口”为纽带,在加强硬件设施投入的同时,提升窗口单位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养,推动经办机构服务的信息化、标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六)做好公益性岗位开发与管理。严格按照川人社发XX18号、南人社发XX14号文件要求,首先根据本区实际岗位需求和资金量确定公益性岗位开发数量,由用人单位提出申请,报区人民政府同意后实施并报区人社局备案。严格按照享受对象依申请审核确定,个人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公开招聘,动态管理,并对特殊困难人员进行优先帮扶;其

13、次建立了常态化管理机制,定期和人社局领导对公益性岗位人员在岗情况进行抽查,对占位不到岗、到岗不尽责或无法胜任的工作人员实行动态退出;最后严格把关公益性岗位补贴资金申领程序,对到期、到龄的人员及时清退,以保证岗位补贴资金的合理规范使用。XX年公益性岗位在岗人员 1135人,其中军转人员312人,零就业家庭595人,专管员228人。(七)认真落实“挂包帮”“转走访” 全力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局认真贯彻落实高委发XX6号、高委组通XX40号、高委组干XX97号文件精神,成立了精准扶贫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做好精准扶贫对接工作。一是深入调研,明确目标。深入帮扶村

14、调研指导精准扶贫定点帮扶工作,与乡镇和帮扶村共同制定扶贫攻坚工作规划。二是按照区委要求,选派副局长张吉雅同志担任定点帮扶村“第一书记”,脱产到村具体负责精准扶贫工作。三是切实准确把握贫困状况、认真落实扶持措施、定点帮扶贫困户、深入宣讲扶贫开发政策、指导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着手开展帮扶工作。四是做好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局长按照区委办、区政府办文件要求结对帮扶两户贫困户,所有干部都结对帮扶贫困户。帮扶干部要走访结对户,了解其致贫原因,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脱贫规划,为帮扶户办实事、解难事。三、存在的问题(一)就业市场供求错位。一是就业观念转变不够,特别是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把“工作稳定、待遇好”的

15、事业单位作为最理想的就业方向,不愿从事一线工作,不会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岗位,导致高不成低不就。二是对政策熟知度不高。三是公共招聘网建设不完善,求职人员信息登记不全。四是失业人员缺乏专业技能,长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二)培训工作得不到广泛支持。一是个别城乡劳动者自信心不足,满足于现状,思想观念陈旧和认识上的错位,不愿意参加技能和创业培训。二是培训后的输出组织化程度不高。培训后学员自发式、零散式输出的多,有组织输出和有序流动的少,导致城乡劳动者外出务工的风险性和盲目性大。三是创业培训后续服务有待加强。我区创业培训工作起步较晚,尚且缺乏有效的创业项目开发和征集机制,学员参加创业培训后的后续扶持和跟踪服

16、务有待加强,集创业培训、项目推荐、开业指导、政策咨询、后续扶持等为一体的创业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三)失业保险形势不容乐观。一是失业保险欠费征缴难,扩面工作举步为艰。企业不积极、员工不参保,执行力度弱,影响参保人数的增长。部分员工对失业保险参保意识差,认为缴纳也难以享受,他们只关心了解养老,医疗这些和自己密切相关的保险。 二是由于发证对象主要针对广大城镇失业、灵活就业及个体经营劳动者,覆盖面广,涉及业务量大,办理程序复杂、办证工作日稍久,有些办证人员不予理解、支持区就业局工作、难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四、下步工作打算(一)多渠道搜集招聘信息,及时发布在公共招聘网上。对前来求职登记的人员信息做到全面登记也要及时上传到公共招聘网上。千方百计抓好三环电子、龙运鞋业、嘉美印染等园区用工紧缺企业的人力资源招募工作。努力转变群众特别是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进一步抓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和创业指导工作,开展丰富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