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洋务运动教案18 人教版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217210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AA】洋务运动教案18 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AAA】洋务运动教案18 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AAA】洋务运动教案18 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AAA】洋务运动教案18 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AA】洋务运动教案18 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洋务运动教学设计陆川县实验中学欧琴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学生探究和体验历史的过程;是学生概括、描述和感悟历史的过程。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探究和学习中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内容,提高独立获取、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二、教学内容框架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和顽固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口号、主要内容,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2.过程和方法:(1)引导学生阅读本节教材中关于洋务派代表人物曾国藩和顽固派代表人物倭仁言论的史料、奕訢批

2、判洋匠唯利是图的史料以及一些图表,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2)引导学生挖掘历史照片中的有效信息,帮助学生掌握通过分析、处理历史照片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1)洋务运动的概况是本节的重点。(2)洋务运动的评价是本节的另一重点。洋务运动客观上为现代化的工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一步,开始了近代工业的大机器生产。但洋务运动具有明显的保守性。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只是试图用近代西方科学技术的“用”服务于中国封建统治的“体”。2难点分析:(1)对洋务派和顽固派论战的认识,是本节的难点之一。(2)洋务运动中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的性质,是本节教材的难点之二。(三)教学过程

3、:教学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使用回顾知识,承上启下引导学生通过看史料,培养分析史料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看史料,培养分析史料的能力引导观看图片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看史料提取信息,培养分析史料的能力,指导学生运用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讨论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个人表达能力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承上启下为以后知识作铺垫一、导入(复习旧课内容)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结合圆明园遗址说明了清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二、新课(一)洋务派与顽固派20年后(即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面对外国列强侵略和国内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双

4、重打击,被迫进行的调整。这时,清政府中的一些官僚才真正体会到了西方技术的厉害和清军自身的落后,试图以“洋务”(对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些官僚被称为洋务派,他们的探索称作洋务运动。对于西方的技术,清王朝的官僚们认识并不都一致,那些坚决持反对态度的官僚地主派别,称其为顽固派。洋务派、顽固派出现了激烈的争论。阅读分析一下两派代表人物曾国藩、倭仁的言论(第35页史料和小字),看看双方的分歧究竟何在?双方有没有意见一致的地方?从这两段言论中,可以看出洋务派要“购买外洋器物”,“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剿发捻,勤远略”,即镇压农民起义,抵抗外侮,中心是维护清朝统治

5、;而顽固派在对待西方技术上,明显存在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务的主张。洋务派和顽固派在维护清朝统治方面,又是一致的。顽固派反复强调一个观点学习西方,结果必然是:“毁弃了中国封建伦理道德”,对于这一观点。洋务派最初只能回避这一问题,60年代初,洋务派都没有从正面回答顽固派的这一挑战。到后来,洋务派才逐步形成了一个初步的理论,来驳斥顽固派的诘问,这一原则就是“中体西用”。洋务通过“体”和“用”的范畴,将封建伦理道理与西方技术分割开,但又从维护封建统治这个前提下把这两者联系起来。洋务运动刚开始,有不少顽固派要出来阻止。洋务运动能得以比较顺利地开展,必须有几个前提。在课本提供的资料中查找,有哪些前提呢

6、?清朝政局的变动,为洋务运动提供了四个前提条件。一是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保护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拥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因此她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二是总理衙门成为推动洋务运动的机构。三是掌握地方实权的一些汉族督抚积极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王朝统治。那些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中起家的汉族官僚,成为洋务运动的中坚力量。四就是中体西用理论的逐渐形成为洋务运动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二、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到90年代,代表人物分别是以下几个人物(展示图片)。口号是“师夷长持以自强”。洋务运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办军事工业,第二阶段兴办民用工业。为什么一开始就创办了

7、一批近代军事工业?1近代军事工业洋务派首先试图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镇压太平天国的革命,达到其“师夷长持以自强”的目的。1861年在长江流域,曾国藩的部队占领安庆后,立即创办安庆军械所,这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看书第36页材料学生分析兴办近代军事工业的积极性和局限分别是什么)2.近代民用工业近代军事工业生产目的是为清政府服务,产品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内无资金积累,外无市场联系,企业的管理机构又是封建衙门式的,经营不善,管理体制落后。而且不计成本。出现资金、燃料、运输等困难,所以洋务派在70年代以后,为了解决问题,以“求富”为旗号将重点转向民用工业。其生产的目

8、的是为了获取利润。3筹划海防兴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的同时,洋务派筹划了海防。有人说:洋务运动创办的新式军队,一开始就把镇压人民革命放在第一位,因而这一运动的目的带有明显的反动性。你同意这种观点吗?如何评价这一举措?70年代清政府开始着手筹划建立新式海军。这时候,全国规模的农民起义已基本被平息,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洋务派筹划海防的主要目的是防范和抵御列强的侵略。在创建海军的同时,洋务派又有一个重要的举措培养人才。4培养人才中国旧时代的教育场所主要是私塾和书院,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等封建儒家思想典籍。洋务运动兴起,需要了解更多的西方科学技术,这对翻译、科技、军事人才的需要日益迫切,急需培养这些

9、方面的人才。那么洋务派是如何培养人才的呢?并让学生从中总结三、洋务运动的评价有关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的内容,你们对洋务运动怎样评价呢?历史上出现的一些事物往往是主观动机和客观结果不一致,那么我们该有怎样的评价标准呢?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最后做一个引导。四、洋务运动的破产甲午中日战争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那么洋务运动为什么以破产告终呢?能不能根据课本上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分析呢?刚才以翔实的材料,分不同角度归纳了洋务运动没有成功的原因。以奕批评洋匠唯利是图的材料,得出结论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所谓的专家牟取私利,使洋务派的企业难以发展。以清政府担心造成“外重内轻”局面,由不懂军事技

10、术的满族官僚办军事企业的实录事例,说明洋务运动一直受清政府内部的阻挠和破坏。如果从整体上看洋务运动实施的情况,你会发现,在洋务派的代表名单上,中央只有奕一人,刚才同学们引用了大量的史实和实例说明洋务运动的特点时,会发现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几位重要的汉族地方官僚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最后看一看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呢?结合江南制造总局的图片得出,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是试图通过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嫁接在清王朝腐朽的封建制度的肢体上,这就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本该领导近代化运动的民族资产阶级在6070年代刚刚形成,这一时期,只有地主阶级能担当起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任务。那么民族资

11、本主义后来又有哪些探索呢?下一节课我们进行探讨。思考并作答,复习旧知识看课本曾国藩、倭仁的话,分析并概括概括归纳课本内容看图片对应人物看图片回答阅读教材分析归纳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学生阅读教材并分析问题课本上提供的史料、教学等内容互相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分析并概括ppt展示圆明园遗址ppt展示材料ppt展示材料概括内容ppt展示图片ppt展示图片ppt展示材料及分析总结的内容ppt展示材料及分析总结的内容ppt展示材料ppt展示材料ppt展示材料及分析总结的内容(四)教学板书:1、原因:一、 背景:2、目的:3、条件:1、创办军事工业2、创办民用工业二、经过:3、创办近代海军4、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1、破产标志:2、原因:三、结果:3、评价:4、教训【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