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沁园春长沙教案(特别实用)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216742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AA】沁园春长沙教案(特别实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AAA】沁园春长沙教案(特别实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AAA】沁园春长沙教案(特别实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AAA】沁园春长沙教案(特别实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AAA】沁园春长沙教案(特别实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AA】沁园春长沙教案(特别实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AA】沁园春长沙教案(特别实用)(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沁园春长沙学案教学目的以沁园春长沙词为依托,拓展比较,充分领略、感受毛泽东诗词境界壮阔,气魄宏大,乐观豪迈的风格和伟人的胸襟气度。体味诗歌用词的妙处,教学重点领略、感受毛泽东诗词的风格和伟人的胸襟气度。本课重点放在朗读背诵和诗词鉴赏上。教学设想先以毛泽东的其他诗词引入,让学生总体感知概括毛泽东诗词的风格,然后再学习本词,重点突破字词、写作思路、由写作意象所展现的诗人的思想感情,体味诗人用词的妙处。然后进行拓展教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阅读人物传记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一、引入诗词给出毛泽东诗词中的句子,让学生感知毛泽东诗词的风格。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

2、井冈山)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七律长征)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采桑子重阳)问:读了以上诗句,你感觉毛泽东诗词有什么样的风格?你从哪里感觉到的?境界壮阔,气魄宏大,乐观豪迈。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美国作家罗斯特里尔评价毛泽东是“狂放的浪漫主义诗人”。提问:世界上最长的生命体是什么?台湾诗人席慕容的回答:诗是何等奇怪的个体/生下来就会站

3、起来走开/薄薄的一页瘦瘦的几行/不需衣衫不畏冻饿/就自己奔跑到野外/甚至只要有几句写到谁的心里去/就可以/从商周到隋唐/一直活到所谓的当代二.有关词的文学知识介绍1)词,又称长短句,产生于唐代,流行于宋代。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所以又称为“诗余”2)词牌:又称词调。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成为特定词体格式的标题。词牌决定词的格式,与词的内容无关。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定。因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写词叫“填词”,即按照词牌的格式把词填进去。3)词的分类: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

4、59-90字)、长调(91字以上)。4)词的流派:分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作家是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作品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5)“沁园春”,词牌名。沁园: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后为外戚窦宪所夺(见后汉书)。有人咏其事,词牌“沁园春”,由此得名。“长沙”是题目。6)关于诗歌的意象和意境。A“意象”,所谓“意象”是指在诗歌中,融人了词人思想感情的客观物象。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

5、:岁寒三友中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竹”则赋予它“刚正有节”的节操,“梅”则赋予它“傲霜斗雪”的风骨,“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枯藤、老树”等11个意象,“藤、树、鸦”在现实中分属植物和动物,本身并没有什么感情色彩,但是它们在作品上被诗人的情感“剪辑”在一起时,就表现出衰败凄凉孤寂的氛围。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B“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的意境(情景)关系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

6、情景交融。意境的特点主要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孤独冷寂等等。抓住诗歌的意象,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第二课时:品读沁园春长沙课前准备:一、熟读成诵与整体感知自学完成。疑难之处,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方式解决。二、背景资料呈现,辅助解读作词动机与写景寓意。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信息整合利用

7、辅助:1国共合作创造了大好革命形势,词中着力描写“红”色,富有象征意义。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火热的情怀,“万山红遍”是“星火燎原”的外化。词中写“竞自由”寓自由解放追求。2国共合作,革命应由谁来领导,成为当时的焦点问题。此便是“谁主沉浮”质问的来由与内涵,由此可见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三、活动资料呈现,辅助解读“峥蝶岁月”的相关内容。1毛泽东在长沙学习、工作期间,常与蔡和森等革命青年在橘子洲头散步、游泳、畅谈天下大事。219111925年,毛泽东在长沙从事的主要革命活动有: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领导了驱逐张敬尧、谭延闿、赵恒惕等军阀的活动

8、创办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信息整合利用辅助:1呼应“百侣曾游”。2呼应“挥斥方遒”、“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等“峥嵘岁月”,也为“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作了诠释。“万户侯”、“中流击水”没必要字字落实,但寓意要清晰。四、小结背景决定心境,心境决定物象,物象传递情意。读诗词必须知人论世,利用相关资料去解读诗境,品悟诗情。这是鉴赏的基本素质。课程过程:一、朗诵比赛活动预课:要求每个同学反复诵读课文,读得音准语畅。学课:分组交流,人人有诵读展示机会,互相带动。先行分组齐诵,培育团队意识,提高整体能力。老师评点,评出优胜组,予以鼓励。后行个人诵读,每组推选最佳的,全组帮助设计停顿、重音

9、、表情等,集体评出最优个人,予以表扬。二、“我最欣赏”的品味活动要求:选出你欣赏的某个词、某一句、某几句,说明为什么,写成书面稿。相同的不可重复,突出“我认为”。基本同意的,可以补充;不同意的,提倡争鸣。关于欣赏的角度与方法,可以查询资料,询问老师同学我最欣赏:形式:课前发布,自主交流,课堂以对话形式展开。师生互动三、“我们缺什么”研讨活动要求:人教版、苏教版不约而同将沁园春长沙作为高一语文第一课,显然有所期许。我们正处于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年龄,与毛泽东他们那个时代的革命青年相比,我们究竟缺什么?请在整体理解把握词作内容的基础上,谈自己的体会。理解有困难的,教师及时扶助。形式:可用现场讨论形

10、式,先分组让每个同学有发言机会,后由各组推荐最优者全班展示,教师欣赏、引导、调剂。可用随笔形式,将自己的想法以书面表达出来,教师评点展示,促进资源共享,共同进步。备考:当今青年不乏理想与执着追求,但通常定位在个人发展上,缺少当年革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与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当今青年图稳求安,优柔寡断,缺少当年革命青年英勇无畏的豪壮果敢;当今青年谈吐作文,少刚性多柔性,缺少当年革命青年深远而雄奇的思想气魄,急需补钙。从成长来看,少年大志,一生大为;少年无大志,一生难作为。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后来的丰功伟业,正是基于他们年轻时的壮志激励。“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当今时代同样需要“

11、中流击水”、中流砥柱型的英豪,知识青年更应敢为人先立大志、成英豪,从进入高一开始早起步,踏实奋进,渐强渐升,以不辜负时代的重托,民族的期盼。第三课时:沁园春长沙拓展、比较阅读目的:充分感受毛泽东诗词境界壮阔,气魄宏大,乐观豪迈的风格。(一)咏蛙咏蛙1910年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谈谈你对这首诗的感受。解说:毛泽东这种阔大的胸怀并非是参加革命后才有。早在(背景)写作背景:16岁的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冲,到五十里外的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去读书。凡是来东山高小的学生都要进行入学考试。当时学校规定考试作文题目是“言志”。多数学生写的都是尊孔,“学而优则仕”之类的

12、内容,而毛泽东则写自己立志救国救民的革命抱负。校长李元甫高兴地说:“我们学堂里取了一名建国才!”这首诗体现出一种王者之气,一种霸气。“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流露出立志扭转乾坤的雄心壮志。(二)采桑子重阳毛泽东的诗词为什么有如此宏大的气魄,如此壮阔的境界?这与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分不开,与他伟大的胸襟,英雄的胆略和气概分不开。同样一种事物,在不同心胸的人那里,感受是不同的。比如重阳登高,杜甫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是一种激愤与悲愁。而毛泽东,则写下采桑子重阳1929年10月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

13、天万里霜。写作背景:红四军内部意见不一(1929年7月,在红四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不同意实质上是军事冒险的中央的指示意见),毛泽东暂时离开了领导岗位(被调离),做地方政府工作。当时他身体有病,便带病深入基层到地方搞土地革命斗争。10月,在乘担架赴上杭的途中,时值秋天,面对闽西绚丽夺目的秋色,毛泽东顿发诗兴,创作了这首词。(古代抒写人生的诗词,尤其是借秋抒写人生的诗词,许多都有感伤的色彩。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从这首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乐观豪迈的情绪词中的秋色比春光还要美好,战地上的野菊简直令人陶醉,强劲的秋风使人无比爽快。词

14、中充满乐观的情绪,积极的人生态度,高超的审美情趣。蕴含深邃的哲理充满辨证思想:1、人生有限(“人生易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宇宙无限(“天难老”,自然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但并不慨叹人生短暂,而是通过优美的艺术境界,形象地告诉人们:新陈代谢是大自然不可抗拒的法则,每个革命者都应该正确对待生命的价值,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革命事业中去。2、“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句,提起战争,人们往往会想到流血牺牲,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等等,但这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我们反对非正义战争。而正义战争,革命战争,目的是推翻腐朽的统治力量,推动历史前进,给更多的人带来和平,带来幸福。所以,毛泽东在词中才盛赞“战地黄

15、花分外香”。(三)比较阅读卜算子咏梅(与陆游比较)目的:通过比较,进一步感受毛泽东诗词的风格。解说:中国历来不缺乏爱国者。从屈原到杜甫,再到陆游、辛弃疾,他们的许多诗篇都抒写了自己对国家民族的感情。卜算子咏梅(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陆游)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风雨送春归,驿外断桥边,飞雪迎春到。寂寞开无主。已是悬崖百丈冰,已是黄昏独自愁,犹有花枝俏。更著风和雨。俏也不争春,无意苦争春,只把春来报。一任群芳妒。待到山花烂漫时,零落成泥碾作尘,她在丛中笑。只有香如故。注解:1、在毛泽东咏梅词题目之下,有一说明:“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2、烂漫:色彩绚丽夺目,兼有盛开的意思。3、驿:驿站,古代官办的交通站。4、无主:没有主人,即无人欣赏的意思。5、著:同“着”,遭受到。6、无意:不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