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政府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总结.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212212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政府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乡镇政府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乡镇政府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乡镇政府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乡镇政府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政府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政府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总结.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镇政府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总结为进一步加大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力度,着力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秩序,解决农村食品市场存在的共性、突出、亟需解决的问题,根据国务院食品安全办、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工商总局关于开展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食安办XX14号)的统一部署,我镇利用3个月时间,开展“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高度重视,建立机构年初,我镇调整成立了由镇长担任组长,分管食品安全具体工作任副组长,卫生院、食药卫计办、群工办、民政办、派出所、学校等成员组成的广兴镇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并在各村(社区)设置了监督举报信息员,做到职责分工明

2、确、工作协调配合,坚持做到“领导到位、投入到位、保障到位、措施到位”,为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奠定了基础。年初,在食品安全会议上,与各村(社区)和相关成员单位签定了食品安全责任书,要求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监管原则,强化食品安全的“三级管理”工作机制。全镇共签订责任书16份。二、明确重点,强化安排为加强对各村(社区)小作坊、小餐饮、食杂店、小超市、乡镇集贸市场等重点场所进行集中监督检查,我镇结合实际情况明确检查重点:对于食品生产环节,突出重点品种、高风险食品品种生产加工主体;对于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环节,突出经营高风险和重点食品以及问题多发的经营主体,开展全覆盖检查。同时分阶段分步骤加

3、大监督检查,推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全面排查和消除当前农村食品市场存在的风险隐患,规范农村食品市场秩序,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底线,夯实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基础,提升农村食品安全总体水平。我镇辖9个村1个社区,现有机关、学校、幼儿园食堂7家,有证小型餐馆4家、小吃店5家、超市7家、蛋糕店2家、婴幼儿奶粉专卖店1家、卤菜店3家,豆腐加工作坊3家,白酒加工作坊5家,农贸市场1处。为了加强经营主体的管理,我镇积极探索建立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与学校、监管责任人签订食品经营安全承诺书,并向社会公示监督电话84030568,动员群众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对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及假冒、伪

4、劣食品及时报告。三、狠抓落实,信息反馈及时我镇按照食药监局的工作要求,每周坚持开展保健品、乳及乳制品等专项整治活动,并按时间及点上报工作推进情况。至今,开展专项整治12项9次,上报动态简报8条。(一)严厉打击无证无照行为,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资格。我镇开展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调查摸底,切实掌握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通过专项督查,依法依职责强化对农村食品生产、流通经营、餐饮服务等方面的日常监管,严厉打击无证无照生产经营行为。在抓好日常监管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市场检查、发动群众监督等方式,及时发现、严厉查处行政区域内的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行为。(二)严厉打击销售、

5、使用无合法来源食品和原料的违法行为,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采购活动。针对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索证索票意识不强、进货查验责任不落实、查验记录不规范和记录不全等突出问题,我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食品小作坊、小超市、小餐饮、小摊贩,并将农村地区食品流动摊贩或向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供货的游商纳入食品安全监管范围,严厉打击非法批发、采购、零售和使用无合法来源的食品或原料行为。一是对从合法渠道采购但不按规定落实进货查验和查验记录制度、未索证索票或票证不全的,责令限期整改;二是对从非正规渠道采购食品或食品原料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要依法从严从快查处。(三)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侵权仿冒和“五无”食品违法行为,规范食品包装标

6、签标识管理。我镇按照属地监管责任,对农村食品市场存在的假冒和仿冒知名品牌,制售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无食品生产许可、无食品标签的“五无”食品等突出问题,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农村庙会和集市、农村中小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食杂店、小餐饮为重点场所,以群众日常大宗消费食品、儿童食品,以及民俗特色食品等为重点品种,加大食品监督抽检和对产品包装、标签、说明书的检查力度,将食品标签标识管理作为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深入排查风险隐患,坚决查处农村食品市场生产经营侵权仿冒和“五无”食品违法行为。(四)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两超一非”等劣质食品行为,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我镇加大对农村地区或面向农村地区

7、生产的食品以及高风险、重点食品的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严厉打击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违法行为,严厉查处销售超过保质期、腐败变质食品,或以超过保质期、腐败变质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等违法行为。多次对小作坊、农村集贸市场、农家乐、集体用餐、学校食堂、农村食品配送车等重点业态、场所和对象进行监督检查。四、认真总结,形成常态机制我镇镇村两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组织协调,切实把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各村(社区)鼎力配合,做到“五抓”、“四落实”,即抓部署、抓协调、抓案件、抓督查、抓宣传,落实方案、落实责任、落实措施、

8、落实效果。工作中,我镇建立联合查处机制。每次专项整治都是齐动员、大行动,相关部门一起深入基层、深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取突击检查等方式,加强督促检查。对于妨碍监管执法的生产经营者,要依法严厉查处。同时,建立大宣传机制。在开展整治工作期间,采取检查与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食品安全法规、群宴管理新规定等,宣传专项整治行动成果,曝光典型案例,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农村食品市场综合治理,强化村民共治。五、工作中存在问题(一) 宣传不到位。由于地处偏远山区,农民自我保护意识不浓,农村消费安全意识不强,导致消费市场群众监管力度欠缺。一是表现在购买商品时对商品价格因素考虑较多,不太注重商品质量。二是表现在购买食品时不注重生产日期、商家标志、经营者的资质等。(二)商家依法经营意识不强。一是无证照经营突出,镇内及村内无证经营小作坊、食品摊、商店123家,而且经营主体“小而散”,场所不规范、不达标,经营者多为下岗失业的弱势群体。(三)无规范化市场。我镇目前无标准的农贸市场,农户交易依靠逢单日的赶集时间。农村食品市场制售假劣食品问题严重,经营户流动性大,所售食品进货渠道乱、索证索票难。(四)我镇食药卫计办工作人员不足,每次整治都需要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工作不够深入,执法存在难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