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年度党建工作总结_2.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3210490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年度党建工作总结_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乡镇年度党建工作总结_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乡镇年度党建工作总结_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乡镇年度党建工作总结_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乡镇年度党建工作总结_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年度党建工作总结_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年度党建工作总结_2.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镇年度党建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年初目标,强化领导,量化考核,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面推进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明显实效,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预计XX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占年计划的%,财政收入完成亿元,村级集体收入完成1650万元,占年计划的10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310元,占年计划的100%。一、强化领导,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开展。20*年,我镇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四个长效机制文件,认真落实党委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

2、责,“以干部队伍建设抓规范、党员队伍建设抓难点、基层组织建设抓创新”为突破,以打造能为“和谐星甸、富裕星甸” 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两个班子(镇村)、两个队伍(党员、干部)”为着力点,按照区委党建工作会议和组织工作要点的要求,坚持一条主线:建设有星甸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强化一个抓手:“三级联创”;突出两大任务:打造基层“领袖型”人才队伍,打造基层党建工作品牌;依托三个工程:干部活力激发工程、强基工程和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力争实现六个突破:基层组织建设有新突破、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有新突破、党内民主建设有新突破、党员队伍建设有新突破、典型培育工作有新突破、非公企业党建有新突破,为建设和谐富裕的新星

3、甸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除日常工作外,还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区别对待,区别要求,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我镇现有班子成员12人,机关干部109人(其中:中层干部31人),村居干部52人,镇管后备干部51人。这200多人组成的干部队伍是我们星甸发展的主力军,把这支队伍带好,星甸镇就有希望。在抓这支队伍建设上,我们坚持区别对待,区别要求。具体讲就是“三抓”。对班子成员而言重抓工作思路。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求班子成员重点就是拿思路,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而不是整天忙于一般性的事务。为了帮助大家理清思路,我们一是通过每月例会提高班子成员思维能力。会上个人先汇报,大家一起讨论研究

4、,通过讨论研究拓宽大家的知识面,通过讨论研究增加相互间的了解,通过讨论研究缜密大家的思维。二是通过岗位锻炼提高班子成员实际工作能力。为了提高班子成员整体素质,尤其是党委成员整体素质,我们从06年开始,所有党委成员都参与政府分工,上经济主战场进行磨炼。三是通过民主决策提高班子决策能力。凡是涉及我镇各项工作的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等“三重一大”问题始终坚持集体研究、集体决定,尽量扩大议事范围,能在班子会议上研究的,不在党委会上研究;能在党委会上研究的,不在书记办公会上研究;能让多数人参加的,不搞少数人碰头。通过扩大范围来提高民主程度、增加交流机会,通过能力培养来创新

5、思维方法、理清工作思路。对村居干部而言重抓带头致富。对村居干部,我们要求他们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上”下功夫。主要做法是:一是抓“一把手”致富。群众要致富,关键看干部,干部要致富关键看“支书”,因此我们特别注重发挥“一把手”书记的引领作用。去年以来,我们先后选配了两个“百万富翁”到村居担任“一把手”书记,目前全镇10个村居书记中,资产过百万的有3人(后圩村的雷斌、星兴居委会的王成尧、大黄村的樊增猛)。这三个书记都自己配有私家车,其中星兴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家有两辆车,7月份,刚花了60多万元给儿子买了一辆全进口凌志车。后圩村全体村干部在总支部书记雷斌的带领下,每人都承包水面养螃蟹,最多的承包

6、近百亩,5名镇管村干部正常年份仅养蟹一项就增加收入510万元。二是抓典型引路。今年“七一”期间,党委突出“致富”,在全镇范围内组织“十佳党员致富带头人”、“青年创业之星”评选表彰活动,鼓舞和激励更多的党员群众,特别是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截止07年11月,全镇实际在职的52名村居干部,经营性收入达10万元以上的6人,5万元以上11人,24万元的23人。他们 “双带”作用的发挥,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三是抓后备人才致富。我们坚持“有产”原则,加强镇管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在选拔后备人才时,以是否有致富能力、是否有带领群众致富为基本标准,对镇管后备人才进行定期考核,跟踪培养,对不符合条件的人

7、员坚决予以调整,坚持做到去芜存菁。同时,我们还不断探索后备干部快速培养的新途径,先后在两个村进行参照“选调生”的培养模式快速培养村居后备干部试点,取得了一些经验。去年底,我镇撰写的参照“选调生”模式,快速培养村后备干部的实践与思考一文,受到市委组织部有关领导的重视。目前,我们51名镇管后备干部中,35岁以下的30人,占;高中以上31人,占;有产业和职业的达100。我们还选派8名区管后备干部到村居挂职,明确培养责任人。对机关干部而言重抓制度。一是完善工作制度。我们制定了近一万字的星甸镇干部人事管理办法、出台并较好地执行了重大事项报告制度、限时办结制度、机关工作纪律要求、机关作风建设实施意见等10

8、多项制度,让机关干部工作起来有章可循。二是创新用人制度。今年,我们创新用人机制,扩大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在党委使用干部上的提名权,采用干部群众直接提名的方法,选拔镇团委书记和镇管后备干部。 三是严格执行制度。一年多来,我们依据有关制度对9名干部采取了或免职、或降职、或诫勉谈话。免职、降职的,工资奖金随之下调,不搞“( )”,收入上动真碰硬,对机关干部震动很大。2、突出重点,狠抓难点,发挥不同类型党员的作用。截止XX年11月底,星甸镇党委下辖12个党总支、55个党支部,其中直属党支部17个,非公企业党支部11个;全镇共有党员1528人,其中在职党员325人,35岁以下党员118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9、的党员261人。1528名党员中,农村老弱病残党员占近60%。我们在分类抓好农村广大党员作用发挥的同时,特别注重对300多名机关干部、村组干部党员和教育系统党员的管理教育。在抓党员队伍的建设上,我们坚持“突出一个重点,提高一个门槛,狠抓三个难点”。突出一个重点,就是把300多名机关、村居、学校在职党员作为我们党员队伍建设的重点。从某种程度上说,机关干部、村组干部党员和教育系统党员的素质就代表星甸镇党员队伍的素质。因此,在抓在职党员队伍建设上,我们从严要求,一是要求活动正常。要求支部活动有记录,个人学习有笔记,参加活动有考核,年终评议有格次。二是要求培训经常。我们特别重视对机关党员干部的实际能力

10、培养和文化知识学习,开展了电脑培训、开展招商引资知识培训、组织村居主要干部到发达地区参观学习等各种形式,提高他们对招商引资和市场经济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三是要求学历提高。党委政府鼓励党员干部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并出台鼓励政策,凡是参加承认的学历教育且毕业的,学费100报销。并要求凡年龄在35岁以下者,要达到本科水平;年龄在35-40岁要达到大专水平。将学历教育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条件之一,并与工资挂钩。目前全镇31名机关中层干部研究生毕业2人,本科学历5人,大专学历19人。20名村居主要干部中45岁以下已全部达到高中(中专)学历水平。今年,我们又组织一批35岁以下,有发展潜力的年轻村居干部参加学

11、历教育,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 80的两委会主要干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提高一个门槛,就是提高入党门槛。近年来,我们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十六字方针,严把党员发展关,用控制数量来保证质量,严格控制“一大二少”(年龄大,科技知识少、致富门路少)人员进入党员和干部队伍。从XX年起,发展党员坚持全镇“一盘棋”,每年只发展15名,是11个镇街中发展较少的单位。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我们在坚持考学制、票决制的同时,积极探索署名推荐制和考察制。去年以来,我们一直在教育系统实施了署名推荐制,改变了过去由校长、书记几个人定调子、群众走过场的做法,使发展党员更加公开、公平。党员发展前,党委组织

12、部门还参照对干部的考察模式,对党员发展对象进行考察,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党员发展质量。狠抓“三个难点”,就是困难党员、非公企业党员、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一是对困难党员,我采取对口帮扶、典型引路的办法,解决困难党员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对老弱病残困难党员,政府和党委每年安排解困资金都在4万元左右,主要用于生活补贴,同时结合对低收入纯农户的帮扶,对困难党员进行结对帮扶。为了实现对困难党员服务的全覆盖,我们以石窑村新村部为基地,整合团委、妇联、民政、劳务公司等多方资源,设立了“石窑村党员服务站”。服务站内设有“慈善超市”,全村低保和贫困党员群众凭民政部门发放的票券到超市内无偿领取生活所需的粮油

13、和日用品。党员服务站还为困难党员和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帮助他们到镇上办理有关手续,如组织关系接转、低保和建房申请、医疗费用报销、劳动力就业、子女入学学杂费减免等事项。对中青年党员,我们采取典型引路、协会帮助的办法,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脱贫致富,仅大黄茶叶合作社和龙东养鸽大户就带动了14名党员脱贫。南京利华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与各村居党总支开展“手拉手”活动,只要中青年党员肯出去打工,公司负责推荐工作。今年16月份,利华公司就推荐了456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在树立农村党员致富典型上,我们不好高骛远、舍近求远,而是把身边可学可比的典型拿出来宣传。比如:有老有所为、从不服输,通过养殖、经商

14、每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的老党员石窑村原书记的武纪友;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劳动所原支部书记,退休后成为远近闻名的茶叶种植大户黄德炳;艰苦创业,永不言败,从木材贩子到木材加工企业老板的禹发涛等。用身边的典型激励党员创业致富。二是对非公企业党员,我们通过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来加强教育和管理。我镇现有11家非公企业成立了党组织,至此,全镇所有的规模非公企业均成立了党组织。为了发挥有关职能部门与企业接触多、与法人感情深的优势,我们在成立非公企业党组织后,及时成立了星甸镇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办公室党总支部,将集中区内所有非公企业党支部全部划归其下;成立星甸镇企管站党总支部,将集中区外的所有非公企业党支部全部

15、划归其下。通过组织设置调整,非公企业的党组织与镇有关职能部门联系更加密切,两个党总支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更加明显,指导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增强,较好地解决党委组织部门指导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因“距离远”、“人头生疏”而导致的力度不够问题。在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中,我们从实际出发,坚持“双赢”方针,成熟一个组建一个,稳步推进,不搞虚的、假的。在加大与企业法人沟通力度的同时,我们承诺“三不”,即不给企业增加人力负担、不给企业增加经济负担、不插手企业生产经营,让法人代表看到组建党组织在凝聚人心、服务企业等企业发展方面大有益处,从而调动企业法人组建党组织的积极性。组建

16、后,我要求组织部门,在抓非公企业党建和机关党建上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既要联系经常,又要活动正常,注意把握好度。近期主要开展了三项工作:与南京利华人力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开展互动工作。利华公司党支部及时向镇组织部门上报入党积极分子、推荐优秀青年加入镇管后备干部队伍、优先帮助各村居党组织介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组织人事部门在企业职工评定职称方面给予支持。为企业发展牵线搭桥。帮助江苏雨发建设有限公司和星甸镇大黄村、龙井居委会实行村企共建,大黄村和龙井居委会负责协调矛盾,先后将XX多亩成片土地流转给雨发公司开发,发展规模高效农业,雨发公司优先解决被流转土地农民的就业,已解决60名剩余劳动力就业,并帮助村居发展集体经济和社会事业,实现双赢。雨发公司还就帮助大黄村建设500平米的村级阵地,与大黄村达成协议。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南京胜兰制衣有限公司和南京毅强设备电力制造厂,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曾遇到困难,企业党支部负责人及时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