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采风报告赵志福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207261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黔东南采风报告赵志福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黔东南采风报告赵志福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黔东南采风报告赵志福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黔东南采风报告赵志福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黔东南采风报告赵志福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黔东南采风报告赵志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黔东南采风报告赵志福(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键入文字天津工业大学毕业设计采风报告题目:印象黔东南副标题:南行的日子姓 名 赵志福 学 院 艺术与服装学院专 业 服装设计 指导教师 孙静 职 称 副教授 2013年 11 月 20 日摘 要 让我们背上行囊,远走他乡看青山隐隐,绿水悠悠一路说,一路笑两边都是陌生的风景一路向东,一路向西抵达那所永远长在春天里的木房子去看不一样的树,不一样的山水领民俗,感风情青石板路小桥流水草垛,野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我们爬上山顶奋力一跃的那一瞬我认为我们就是追逐阳光的人在那里湛蓝的天空中留下的是我们不凡的勇气还有万丈豪情我年以后我想我们依然年轻关键词:远走他乡、风景、木房子、山水、民俗风情目 录前言3第

2、一章 长角苗41.1长角苗简介41.2长角标志的六种说法51.3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51.4长角苗的头饰、服饰8第二章 西江千户苗寨102.1西江千户苗寨简介102.2能歌善舞的名族11第三章 传统的蜡染工艺123.1麻糖革家寨123.2宁航蜡染13第四章 镇远154.1古镇154.2舞阳河16总结19 前 言 这次南行,是在孙老师和龚老师二位的带领下,才能进行的如此顺利,就我个人而言,真是受益匪浅。我本来是学服装设计的学生,我的毕业设计也打算做名族方面的服装,孙老师带我们去黔东南采风,其实她早已胸有成竹的,让我们近距离的感受名族文化,在这一点上我是比较敬佩我的老师的。将近退休的孙老师不远万里

3、,带领着我们这个比较“2”的团队,一路上的欢歌笑语,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我都可以清楚在脑海中展现,也打算将它以报告书的形式记录下来。 我们这次总共有18个队员,大多都是同班同学,通过这次采风,同学之间变得彼此更加的了解,我们相互帮助,体现了团队精神和难得的友谊之情。第一章 长角苗在中国西部贵州省的崇山峻岭中,在六枝特区和织金县的交界地带,生活着一支古朴而神秘的苗族分支长角苗族,现仅有4600人。1.1、 长角苗简介长角苗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与外界的交往很少,其生存环境和经济文化仍保持着比较完整和古朴的风貌。风俗习惯内容繁多、内涵丰富,其中以婚嫁、丧葬、跳场等最为独特。迄今为止,他们基本保持了在本

4、民族内通婚,家族内不通婚的习俗。婚姻和家族血缘关系,把12个村寨牢固地联结在一起,从来没有被割断过。每年春节,农历正月初四至十四的跳花坡,是长角苗青年谈情说爱的好时机,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这段时间,男青年都得走村串寨与女青年对歌。他们拿着竹制芦笙、口弦琴、竹笛,或者摘几片木叶,来到中意的女孩家门前对歌。若男方赢了,女方才能开门让其进家。小伙子先给老人磕头,老人对小伙说几句希望话,祝福的话,然后设宴共饮。经过两三天对歌,双方若产生感情,小伙子便在女方家住上几天。接着,便由双方媒人谈判,讲定礼金。如果女方家杀鸡摆酒待客,卜鸡卦“合”表示吉利,那么,就意味着男方可以择定吉日完婚了。梭戛生态博物馆

5、馆长徐美陵介绍,长角苗在谈恋爱时是非常开放的,过去每个寨子都有几个花棚,专供男女青年谈恋爱用。对于他们来说,性爱就是拥抱和亲吻的自然延续。但是,一旦结婚后,要求就会非常严格。这些习惯到现在仍没有大的变化。这里有早恋的习俗,女子十二三岁就开始谈恋爱,十五六岁结婚的比较普遍。但是,现在这种习俗却在悄悄的改变之中。今年刚满13岁的杨聪家住的很高。来到她家,杨聪妈妈很热情,为了欢迎我们的到来,还专门给女儿杨聪穿装打扮,让我们拍照合影。穿上苗族盛装的杨聪显得格外美丽动人。1.2、长角标志的六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这支苗族先民迁居原始森林后,以狩猎为生,为了迷惑野兽,便仿照野鹿,在头上戴起了木角。第二种说法

6、是:当初,人们用一根木棍别在头上,后来,随着审美观念的增长,逐渐演变成木制的新月状的“角”;第三种说法是:乱战时因兵匪只杀男人,不杀女性,于是为了避杀身之祸,不分男女均在头上戴角盘发。第四种说法是:苗王战死后,苗族人在举行送别仪式时,把弓反插在脑后,誓为苗王报仇。以后才改用木制长角取代兵器,并一代代传下来。第五种说法是:苗族是以牛为图腾,木角象征牛角,表示对先祖的敬意;第六种传说是:清朝时苗族曾经挑选一批苗族美女进京做宫女,但因生活和风俗等原因,没有得到皇上“恩宠”,返回故土后,带回了宫女中的梳妆习惯,他们把宫中的头饰和本民族的图腾结合在一起,逐渐形成了现在美丽的头饰。总之,在长角苗的服饰、头

7、饰中,蕴藏着神话、传说、历史记忆、民族风俗等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研究长角苗族群文化的重要信息源。盛装时长角苗女人非常美丽,头顶巨大的束发,双手叠腰,迈步前先将胯送出去,然后才缓缓地出脚,他们从远处走来时,总是显得那样雍容非凡,使人疑心遇见了宫廷贵人,当他们以这种步伐背水时,从来是滴水不漏,令人惊叹不已。1.3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走上1600米的高山之上,临近望去生态博物馆资料中心所在地陇嘎隐患在万山崇中。从外面完全看不到村寨,村寨的后面是一片原始森林,对面山上建有石头查盘。生态博物馆是一个发轨于法国的文化保护运动。1971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首次推出了“人与生物园计划”,包括中国在内的100多

8、个国家结成了国际环境同盟。此后,这一概念在欧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博物馆概念,并产生了重大影响生态博物馆的基本观点就是:文化遗产能原状地保护和保存在起所属社区及环境之中,在生态博物馆中,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建筑、可移动实物、传统风格等一系列文化因素均具有特定的评价和意义。根据生态博物馆专家介绍:生态博物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自然,二是文化。梭嘎长角苗生态博物馆将自然环境和长角苗的文化遗产完整地保护在原生的环境之中,使这种文化能够正常地发展延续下去。在传统博物馆中,展品是僵死的,陈旧的,而在生态博物馆中,文化遗产则不仅属于观光者、旅游者,更在其所属的地区人民不

9、断参与,不断使用不断创造性地延续和发展之下,成为活着的有生命的历史遗产,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体现为社区人们的社会行为,也就是人是活动的文化内涵,当文化主体被置于生态博物馆的概念之下后,他们便时时处在外来的眼光关注下,在不断地交流、对话和文化比较之中,建立自己的文化自觉和文化传播观念。生态博物馆不仅是保存过去的历史,而且是把历史和未来联系起来,以文化生态的发展为目标。.化”。1.4长角苗的头饰、服饰长角苗的头饰是其装束中最为独特之处。他们一面保存着远古先民“髻首”(椎发)之俗,又发展出极为奇特的长角头饰,用近1米长的木制长角,以黑麻毛线掺上之故祖先的头发缠绕于头顶,形成沉重而巨大的头饰,重者达5

10、千克左右。以前男女均戴“长角”,现在由于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男子已不再戴,只有妇女仍持守着这一古老的装束。长角苗服饰极有特色,女人上身着白底蓝绘蜡染束身短衣,下面是黑底嵌以红、白绣带的麻布百褶裙,身后是长几着地的挑花绣片,身前挂一块藏青色羊毛毡护兜,既当风寒,又是女性装束中最重要、最珍贵的部分。长角苗的女人一年中需为自己做 两套以上的衣裙,最复杂、最漂亮的是新娘装,姑娘从容不迫地从1213岁开始,整件衣服都用刺绣,千针万线,色彩斑斓,耗时57年的时间,直到出嫁前才能完成,平时不穿,也不出售。男人们的服装是用家织细麻布,在领、袖口、口袋处均镶挑花刺绣花边的深蓝上衣和白色麻布群裤组成。男式浮肿中最

11、精美的是围在胸前的刺绣围腰,据说三年才能绣成一块。第二章 西江千户2.1、西江千户苗寨简介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km,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km,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km。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西江千户苗寨现共有住户1288户,人口近6000人,全部为苗族。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形成了浓郁的农耕文化与优美的田园风光。由于受耕地资源的限制,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特点,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上千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

12、嶂,鳞次栉比,蔚为壮观。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西江每年的苗年节、吃薪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均名扬四海,西江拥有远近闻明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超高水平,能打造您所需的各式各样装饰银品。 2.2能歌善舞的名族西江苗族是黔东南苗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主要居住的是苗族的“西”氏族。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拥有深厚的苗族文化底蕴,这里的苗族建筑、服饰、银饰、语言、饮食、传统习俗不但典型,而且保存较好。 西江千户苗寨保存了完整的苗家传统,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而苗族歌舞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13、!到达苗寨不久,我们就有幸观看了她们的精彩演出,演出中、漂亮的苗族阿妹、绚烂的民族服装、令人炫目;独特的歌声,灼热而纯净;年轻苗妹热情奔放的舞蹈和老人们原声态的动情演唱,震撼着每一位参访者的心灵!苗族人民根据生产斗争、社会生活、科学实践活动的内容遍歌词。模仿水声、动物声、风声、雷声的韵律而唱,天长地久形成了苗歌。苗歌分古歌、祝福歌、酒歌、情歌、飞歌、嘎百福歌、儿歌等。尤以飞歌、情歌、酒歌享有盛名。 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生下来之后,学会走路时,就学会了跳舞,学会说话时,就学会了唱歌。苗族歌舞有着浓浓的山村气息,古朴和粗犷的风格,充分地表达了西江苗族的真挚、纯朴的思想情操。第三章 蜡染3.1、麻塘革家寨麻塘革家寨位于凯里市城北的龙场镇境内,在虎庄、洛榜公路的东侧距凯里市区21公里,距龙场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这个革家寨居住着400多人。聚居在这里的革家人,特别突出的是他们有着体现民族特征的完整服饰。在麻塘我们还可以欣赏到革家的芦笙舞、板凳舞古歌、飞歌、酒歌、情歌、迎客歌以及革家妇女精美的蜡染和刺绣。革家是一个能歌善舞、勤劳古朴的民族。革家女子服装比较奇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