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安全隐患治理措施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204399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电线路安全隐患治理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输电线路安全隐患治理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输电线路安全隐患治理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输电线路安全隐患治理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输电线路安全隐患治理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电线路安全隐患治理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电线路安全隐患治理措施(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输电线路安全隐患治理措施 输电线路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输电线路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理,就不可能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不但会危及电网安全运行,还可能造成用户停电,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因此,必须坚持不懈地做好输电线路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切实保证输电设备、设施的完好和安全运行。 l 杆塔 11 铁塔基础受损部分投运时间较长的线路,其铁塔基础的混凝土表面严重脱落、露筋,钢筋锈(腐)蚀,保护帽严重破裂,基础被洪水严重冲刷,受冲刷侧基础外露;承力拉线、辅助拉线基础缺土严重。 治理措施:修补混凝土基础保护层。对于可能遭受洪水、暴雨冲刷的杆塔基础,应根据线路所处的环境及季节性灾害发生的

2、规律和特点,采取加固基础、修筑挡水墙和拦(排)水沟,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迁移塔位、基础改型等措施,提高基础的牢固性、稳定性和增强抵御外力的能力。 12 电杆及铁塔基础冻胀 电杆受冻有2种情况: (1)电杆顶未封堵,雨水、雪水进入电杆内形成积水,受冻后膨胀,冻裂电杆根部; (2)电杆埋深不够,在冻土层以上或上卡盘在冻土层内,因冻土膨胀而使电杆上拔。铁塔基础冻胀的主要原因是基础周围回填土的含水量较大,受冻后造成对基础的危害。 治理措施:封堵电杆顶;减少铁塔基础周围回填土的含水量或换土(如换为碎石及中、粗砂等)。严格按照GB50233-2005 l10kV500k 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对

3、在建线路杆塔基础进行施工和验收。 13 电杆裂纹、钢圈锈蚀、倾斜超标 (1)部分处于盐碱地中的钢筋混凝土电杆因底部防腐处理不符合规定,露出地面部分腐蚀严重,造成电杆保护层脱落,外露的钢筋受到腐蚀,导致截面减小。部分电杆存在贯穿生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宽度超过0im,段与段连接钢圈锈蚀严重。2fl (2)一些运行中的电杆基础未夯实,电杆拉线脱落或松弛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土壤松软,受外界影响后杆基下沉,电杆倾斜度超过15。 治理措施:严格执行DLT 741-2001(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以下简称运行规程),制订防止倒杆的反事故措施,加强输电设备的巡视检查维护,对出现超标裂纹、主筋外露、钢圈严重锈蚀的

4、电杆进行补强处理或更换,发现电杆倾斜或拉线松弛及时处理。 14 相关措施失效或设施缺失铁塔紧固螺栓松动,防盗、防外力破坏措施失效或者存在设施缺失,具体情况如下: (1)铁塔施工验收把关不严,铁塔8m以上未采取防松动措施,8Yl以下未采取防盗措施;线路投入运行1年后,运行管理单位未按照运行规程)规定的维修周期紧固铁塔螺栓。 ( 2)部分铁塔防盗措施不完善(缺防盗帽),导致塔材丢失;拉线塔的拉线UT型线夹螺栓未安装,防盗帽被盗,拉线棒被锯割,导致拉线失去作用。地处交通道路和人口密集区的拉线棒未装设防碰撞警示管。 (3)部分220k V线路使用拉V塔或拉猫塔连续基数超过3基,若某基塔因拉线松弛或其他

5、因素使拉线失去作用,就会埋下连续倒塔和断线的隐患。 治理措施:按照国家电网公司35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范的规定,对铁塔连接处进行防松和防盗处理,对盗窃多发区应高或改善铁塔的防盗能力,如增加防卸螺母或将螺杆与螺母焊接等。各种防盗金具均应满足防盗金具通用技术标准(试行) 的规定;拉线棒采取防锯割措施;对于易撞杆塔及拉线,应装设防碰撞警示管或采取其他防碰撞措施;对使用拉V塔或拉猫塔连续基数超过3基的线路,应逐步进行改造,减少连续使用的数量。 2 导地线 21 导线弧垂、对地距离、交叉跨越距离超标未落实运行规程中关于导线弧垂、对地距离、交叉跨越距离的测量规定:“线路投入运行1年后测量1次,以后根据巡

6、视结果决定。”部分地段线路相间弧垂允许偏差最大值超过201IT,200T1IkV线路相问弧垂允许偏差最大值超过30mll0T;对地距离、交叉跨越距离超标。由于垂距不合格,在夏季高温天气线路大负荷的情况下,易造成线路放电跳闸事故。 治理措施:严格执行运行规程,对投运后1年未测过弧垂、对地距离、交叉跨越距离的线路,在高温和大负荷季节进行1次测量,做好记录,并建立相关档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2 未按规程的规定定期测试导线连接器和线夹些运行管理单位未配备远红外测温仪,无法按照运行规程要求,定期测试导线连接器和线夹,因此不了解导线连接器和线夹的运行状况。若压接管与导线接触不良、长期发热,可造成断线

7、事故。国家电网公司曾对由于导线压接管压接质量不合格、导线发热从压接管抽出造成断线的事故下发过事故通报,要求定期测试导线连接器和线夹温度,防止发生断线事故。 治理措施:认真执行运行规程)中的规定,购置测温仪器,定期对导线连接器和线夹温度进行测试,发现异常时,及时分析处理。 23 导线接续金具 由于施工或维修质量不良,导致压接式接续金具未压接牢固滑移或出口处断股;接续金具、跳线联板温度超过导线温度l0;螺栓松动,引流线使用的并沟线夹出现过热现象,危及线路安全运行或被迫停运。 治理措施:加强施工、检修质量管理。开展状态检测工作,用红外线测温仪检测导线接续金具线路。以金具lm外导线运行温度为标准值,当

8、金具运行温度超过标准值时,根据超标情况指导后续检修工作(如跟踪测量或更换设备)。对于引流线使用并沟线夹出现过热的现象,应改用压接工艺进行连接。 3 绝缘子与防污闪 31 未按规定的周期检测绝缘子规定的检测周期对瓷绝缘子进行检测,无测试记录。有的线路绝缘子已投入运行l0年以上,都未进行过检测,对线路绝缘子的劣化率无法做到心中有数。由于存在零值和低值绝缘子,易发生因绝缘子击穿导致输电线路跳闸的事故。 治理措施:绝缘子绝缘检测是保证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工作,要严格按照(运行规程、(劣化盘形悬式绝缘子检测规程(DLT6262004) 的规定,按周期、有计划地对所管辖的每条输电线路的绝缘子进行定期

9、检测,对检测出的所有零值和低值绝缘子应及时更换。同时,通过定期检测,掌握每条输电线路绝缘子的劣化率。对投运2年内年均劣化率大于004、2年后监测周期内年均劣化率大于002,或年劣化率大于01,绝缘性能明显下降的绝缘子,应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绝缘子的绝缘水平。 32 盐密测量工作未做到位 由于绘制污区分布图的时间要求紧,盐密测量点少,因此导致污区的划分不够准确。有的单位绘制完成污区分布图后,放松了盐密测量工作,多年未对线路杆塔绝缘子的盐密进行测量,仍用原来的污秽图作为绝缘子调爬依据。 治理措施:做好污区调查和绝缘子盐密度测试工作,绘制符合客观实际的可指导线路外绝缘配置设计(包括调爬)的污区

10、分布图;在污区的各条线路上设置固定的盐密监测点,定期测量盐密,并根据盐密度、周围环境、污源变化和运行经验,定期或不定期地修订污区分布图。有条件的单位应建立基于GI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的电子污区图系统,缩短污区图刷新周期,逐步实现2年更新一次或进行动态调整,使之更有效地指导防污工作。 4 防雷与接地 41 防雷设施损坏 输电线路本体上的防雷设施(绝缘子、避雷线、放电间隙、接地引下线、接地体等)损坏。如:瓷绝缘子裂纹、破损,铁帽与钢脚锈蚀,钢化玻璃绝缘子爆裂,合成绝缘子伞裙破裂、烧伤、均压环变形;避雷线锈蚀、断股或闪络烧伤,绝缘避雷线放电间隙变动或烧损;避雷器封口处密封不良,水汽进入导致避雷器受

11、潮;接地引下线、接地体锈蚀或腐蚀使截面减小等,导致雷击时发生线路故障。 治理措施:对输电线路本体上的防雷设施应按周期认真仔细地进行巡视和检查,记录(包括摄像、照相)各种设施的损坏情况;对损坏的部件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42 接地电阻超标,接地体和接地线锈蚀 (1)对运行20年以上的线路接地体开挖检查后,发现接地体锈蚀严重,有的扃钢锈蚀后的断面不到原断面的50,有的已经锈断;杆塔接地引下线与接地体连接板处的锈蚀现象较为普遍;避雷线与铁塔之间连接不牢固,当接触部分锈蚀时,接触电阻增大。 治理措施:制订并落实老线路接地体开挖检查计划。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段,可采用增加垂直接地体,加长接地带,改变接地形

12、式,换土等措施;在腐蚀较严重的地段,可采用加大接地体截面,选用耐腐蚀材料或采取防腐措施;对杆塔接地引下线与接地体连接板处的锈蚀,应及时进行除锈涂刷油漆的处理,在避雷线与铁塔连接处涂一层导电脂,并连接牢固,减小接触电阻。 (2)某些单位不认真执行运行规程规定,未 定期测试杆塔接地电阻,无测试记录;许多单位对发电厂、变电站进出线段及特殊地点(多雷区、盐碱地段等)没有按2年测试1次的要求去做,无法与原始接地电阻值进行比较。受客观环境变化(如雨水冲刷、人为破坏以及接地装置腐蚀等)的影响,接地电阻会增大,而接地电阻大小决定杆塔的耐雷水平,接地电阻增大,线路落雷反击的概率增大,跳闸率也随之增大。 治理措施

13、:严格执行运行规程规定,定期对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进行测量,一般线段5年测量1次;发电厂、变电站进出线段lkm2k m及特殊地点(多雷区、盐碱地段等)2年测试1次。每次测得的接地电阻值须与原始值和上次测量值进行比较,若增大较多,要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降低接地电阻值,以保持耐雷水平不降低。5 线路通道和杆塔标志 51 通道和环境变化 输电线路交叉跨越的变化及地形的变化,可能造成导线对地以及交叉跨越距离不够;在保护区内违章搭建房屋(塑料大棚)、堆物、取土和偷盗线路器材以及各种施工作业等;植树造林引起导线对树距离不足;污染源变化、转移,绝缘配置满足不了防污要求等,对线路的安全运行都构成威胁。 治理措施:

14、依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l7条的规定:运行单位对不具备批准手续而进入线路保护区工作的单位或个人,应依法加以制止。及时掌握进入保护区内的各种施工作业情况,适时开展保护电力线路的宣传,与当地政府签订保护电力线路安全运行协议,明确职责及内容,视情况派人进行监督。输电线路遭受破坏或线路组(配)件被盗,应及时报告当地公安部门并配合其进行侦破,坚决打击危害电力设施的各种不法行为。 52 杆塔的名称、编号和标志 (1)有些输电线路杆塔的名称、编号标示牌不规范,如不写线路名称,只写杆塔编号;“禁止攀登,. 高压危险!”的标示牌只写“禁止攀登”等。 (2)有的输电线路部分杆塔缺少线路名称和杆塔编号;有的新、扩建

15、的分支线路投产时未对杆塔进行编号;有的输电线路只在发电厂、变电站进出线杆塔上有线路名称、编号标志牌,其余杆塔则无线路名称和杆塔编号或有临时编号无线路名称标志。 (3)部分输电线路的耐张、分支、换位和换位杆塔前后各一基杆塔均无相位标志,同杆(塔)架设的双回线路无明显的色标标志。 (4)线路跨越鱼塘或线路在采矿点附近,易被取土、易受外力破坏处,邻近风筝放飞现场以及在人口密集地区等处所,未设置相应的禁止或警告类标志牌或宣传告示。 治理措施:运行线路杆塔上各类标志牌的规格、样式、型号、颜色、朝向和装设的高度等应符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和电力生产企业安全设施规范手册)的规定。新建线路投产时,线路标志(线路名称及塔号牌、相位牌)和安全警告标志牌等应齐全完整;多回路并架线路必须以鲜明的异色标志加以区别,确保作业人员上塔工作时正确区分带电与不带电的线路;按照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要求,在线路跨越鱼塘、易受外力破坏处、邻近风筝放飞现场以及在人口密集地区等处所,设置相应的禁止或警告类标志牌或宣传告示,以防止人身伤害事故和保护电力设施的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