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级制校长利与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201403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级制校长利与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职级制校长利与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职级制校长利与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职级制校长利与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级制校长利与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利于弊利:1.原先的校长是由组织部门管理和任命,有行政级别,现在采用职级制后,是由教育部门由教育局管理,实现了教育部门管事与管人的真正统一,实行了校长职级制,取消了行政级别。这样可以少了许多行政应酬。少去了许多如计划生育、春耕夏收以及安全生产等与教育毫无关联的繁琐事务,成为名副其实的专职校长。 2、在实行校长职级制改革前,校长所享有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差别很大。业务上,虽然校长们要接受教育部门的指导,但实际上一大批校长的任用与管理,都是归当地组织或人事部门,有的学校的行政级别高于教育局,导致教育局能管学校却管不住校长。实行职级制之后,教育局直接对校长管理,有效解决了上述不正常现象。

2、3、实行职级制之前,一些不懂教育、不懂教学的干部常常被“安排”到学校,担任校长、副校长。而不少校长为了升迁,往往精力并不在学校教育教学上,而是一门心思追求政绩,以求“被知道”,被上级领导知道,被组织部门知道。实行职级制之后,提高了校长的准入门槛,使得那些不懂教育、不懂教学的干部不能感人学校的管理层,避免了外行指挥内行的现象发生。4、中小学校长实行职级制动态管理,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付校长的职级工资,借助职级与业绩挂钩机制,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校长办好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再担心自己的业绩不为人知5,在没有实行职级制之前,由于学校行政级别不同,校长只能从行政级别较低的学校流向高级别的学校,校

3、际校长的流动和交流很难实现。实行职级制可以促进校长的校际交流,推动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弊: 1、取消校长行政级别后,虽然实行了校长职级制管理,但是,这种职级评定都是由教育部门设定的,一旦校长们退休,职级是否还能够在退休待遇中有所体现,与没有实行职级制相比较,校长的退休待遇受到伤害。2、是实行校长职级制以后,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管理者,校长的职级工资并不是很高,有很多的优秀人才还是不喜欢从事教育,对外界的优秀人才缺少吸引力。3、取消校长行政级别、将其人事档案转交教育局,实际上在阻断外系统干部进入学校任职的同时,也彻底关闭了优秀校长尤其是优秀的年轻干部进入政府部门任职的唯一通道,这意味着今后出身教育系统的政府官员将越来越少。4、实行职级制以后,使得教育与其他部门打交道的机会很少,有些需要各部门协调的事情就要报上级,降低了工作效率。5、实行职级制,行政干部不能进入教育部门,这样外界优秀人才很难进入教育界,学校也缺少了学习其他部门的管理的经验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