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学试题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201344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教育学试题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职业教育学试题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职业教育学试题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职业教育学试题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职业教育学试题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职业教育学试题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学试题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职业教育专业与课程一、填空题1、专业设置的按需设置原则是指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设置相应专业,为社会发展服务。2、专业设置的稳中求活原则是指设置专业必须处理好(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关系,社会需求稳定,需要人才数量较多,就业面宽广,培养难度大周期长的专业,应该追求(稳定),提高质量扩大影响,相反则应追求(灵活),适时调整满足需要。3、课程一般包括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内容。4、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一般过程是:(职业岗位分析);学生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编制课程文件)。5、(课程目

2、标)是课程所要实现的标准,它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选择(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的依据。6、关于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存在“社会本位论”和“学生本位论”的争论,前者强调以(社会需求)为其价值取向,后者强调以(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为其价值取向。二、选择题1、职业学校要培养复合型人才,这反映了专业设置(B)的要求。A. 按需设置原则 B. 宽口径原则 C. 特色性原则 D.稳中求活原则2、职业学校要对社会未来人才需求进行预测,这反映了专业设置(D)的要求。A. 按需设置原则 B. 特色性原则 C. 稳中求活原则 D.超前性原则3、系统地表述课程教学内容的材料,被称作(D)A.教学计划 B.课程

3、方案 C.课程标准 D.教材三、概念题1、课程课程是培养人的总体设计方案,它主要回答“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然涉及“为什么教”、“怎样教”、“怎样学”等问题。2、学科课程也称为分科课程。是一种以人类各门科学的知识体系为基础,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类型。3、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从学校培养目标出发,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组织由学生担任主角的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本身就是课程。4、核心课程核心课程这是一种以生产问题、社会问题、生活问题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把重心放在个人与社会生存问题的设计上,强调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相关程度。基本思路是以学生解决问题为中心,在此基础上,把多

4、门学科知识及其技能围绕解决问题交织综合起来。5、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传统称为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方案的要求,以纲要形式规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的教学文件,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教学工作、编写教材、统一课程教学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四、简答题1、专业与学科有何区别专业是培养人才的类型或方向,学科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专业分支。1.学科与专业的构成不同一般来说,一门独立的学科至少需要具备两个要素,一是有独特的研究对象,二是有基本完整的理论体系。专业的构成主要有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专业中的人。2.设置专业与划分学科的原则不同学科的划分,遵循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有相对稳定性。专业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

5、岗位的专门人才的需要来设置。3.学科与专业追求的目标不同学科发展的核心是知识的发现和创新,向社会提供科研成果。专业的核心是培养人才,满足社会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2、专业设置应遵循哪些原则1.按需设置原则2.特色性原则3.宽口径原则4.超前性原则5.稳中求活原则6.技术难度原则3、核心课程的主要特征有哪些?第一,强调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的意识,通过组织积极的学习探究,获得改造社会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教材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第二,强调以学生的需要为教育基础,使学生有机会参与课程计划的制定。同时也强调这种需要不是学生个人的直接感受,而是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的学生群体的共同要求。因此,要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6、。第三,主张围绕组织课程,重视教材的系统讲授,使学习内容具有相关性和综合性。然而这类课程的困难之处,在于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必须要深入社会实际,了解社会的焦点问题,结合教学要求编制课程,否则会使课程单元缺乏连续性。4、职业教育课程有何特点?职业教育课程目标具有明确的职业针对性;强调技能教学的重要性;兼顾就业与发展的双重需要。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围绕当今就业、以后转岗和未来提高三个发展阶段所需的各种本领组织内容,具有实用性;实践性教学内容占较大比例;教学内容是一种以横向为主的模块式课程体系,围绕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组织教学内容,强调的是知识、技能的横向联系和综合运用。职业教育课程的实施条件较苛刻,运行

7、成本昂贵;职业教育课程实施必须在统一标准基础上满足“用户”的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办出特色。5、实施性课程方案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1)招生对象与学制;(2)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3)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4)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5)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按周分配);(6)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6、实习教学计划一般包括哪些内容(1)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职业技能等级或职业资格标准;(2)教学实习课题和生产实习安排;(3)教学实习各课题设施要求;(4)实习成绩评定标准和方法。五、论述题1、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中应如何处理好社会需要与学生需要的关系关于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存在“社会本位论”和“学生本

8、位论”的争论,前者强调以社会需求为其价值取向,后者强调以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为其价值取向。我们认为两者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中不可偏执一词,追求极端,应同时追求两种价值取向。现代教育的本质属性既是人类文化和经验传递的载体,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也是使人从自然属性提高到社会属性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并不矛盾,职业教育应兼顾两者的利益。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职业学校办学中必须坚持素质教育思想,以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中心,它既体现了社会需求,又满足了个体发展需求。随着生产力水平和我国经济市场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两者完全融合并非只是一种理想。2、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中应如何处

9、理好当前顶岗能力与发展后劲的关系在学校有限时间内既要使学生形成顶岗能力,又要具有发展后劲,这是一对矛盾。有些学校认为文化课与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和素质的养成教育,其教育效果往往不是立即就显现,为了满足企业要求毕业生有立即顶岗的能力,在学生入校后只注重岗位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后劲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由于能力单一导致就业面窄,不能适应转业转岗和技术更新的需要。有些学校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师资、设备、资金等条件,又有过分加大文化、理论教学的倾向,把职业教育办成普通教育。那么,在课程设置中,如何科学合理配置,使教学内容具有较强职业针对性,又能提高综合能力,从而获得较宽的就业面呢?现代社会是信息加速膨

10、胀、知识迅速老化、就业竞争激烈、产品更新周期缩短、职业岗位变换频繁的社会,就能力与知识结构而言,学校应以较大覆盖面为基础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来组织教学,强调专业知识面宽,能覆盖一个专业大类,技能达到一专多能。就技能训练而言,应该是在专业理论与专业知识指导下进行的,其训练过程,就是把所学理论转换成技能的过程。因此,专业理论与专业知识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技能水平。目前我国经济建设正处于转变时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水平都处于激烈的变革之中,产业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强,产业组织趋于现代化,产业岗位趋于综合化。体能起主导作用的岗位逐步向机械化、智能化转移。许多职业学校的专业覆盖面向宽的方向和综合方向

11、发展,更注重学生适应性和发展后劲的培养。如:把原来的钳工、铆工、管工专业(工种)合并为安装专业;车、铣、刨、磨专业(工种)合并为金工专业;电工和仪表专业(工种)合并为电仪专业;财会、税收和金融专业合并为财经专业;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专业合并为经营管理专业等等。3、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中应如何处理好课程内容稳定与更新的关系 从学校设备、教材、教学秩序和专业师资方面看,稳定的课程内容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社会对人的知识、能力要求是多变的,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和世界接轨,行业结构、岗位要求的变化越来越快,随之对学校课程内容灵活性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解决这一矛盾,首先,学校的课程设置应当稳定在某一大类专业

12、上。具体讲,该专业的专业基础与基本技能课应当以不变应万变。例如电子电器专业,它包含视频、音频、通讯、办公设备等维修工种。这些工种有共同的基础与技能课程,如“电工基础与基本技能”、“无线电工艺”、“模拟与数字电路”等等。这些课程,专业知识与技能面宽,适应性强,注重专业基础知识,同时进行多工种的基本技能训练,以打好专业素质基础为目的。它们应当是相对稳定的。其次,在专业技术与专项技能训练课程上应当体现“活”。通过它们进行针对性的专门化教学,同时按工种进行强化,以达到行业等级标准。例如电子电器专业针对视频、电器工种分别开设的“电视机维修”、“制冷设备维修”等课程,它们不是每个学校非开不可的,而应是根据学生就业情况分析,由学校来选择。这类课程可随市场经济的调整与人才市场的变化而变化。4、结合你了解的情况,谈谈你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趋势的认识六、运用题1、针对某一具体职业,运用职业分析的方法,初步尝试进行职业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