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各章复习要点和试题练习--7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99988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病学各章复习要点和试题练习--7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神经病学各章复习要点和试题练习--7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神经病学各章复习要点和试题练习--7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神经病学各章复习要点和试题练习--7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神经病学各章复习要点和试题练习--7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病学各章复习要点和试题练习--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病学各章复习要点和试题练习--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神经病学各章复习要点和试题练习 第一章神经病学概论 【考纲要求】 1运动系统: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锥体外系损害的临床表现;小脑损害的临床表现。 2感觉系统:浅感觉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深感觉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 3脑神经第、对脑神经的解剖生理、临床表现。 4神经系统检查:反射:常见深、浅、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的临床意义;腰椎穿刺术;脑脊液检查。 【考点纵览】 1上运动神经元发自大脑中央前回运动区的锥体细胞,其轴突形成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皮质脊髓束在延髓锥体处大部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皮质脊髓前束,在各个

2、平面上终止于脊髓前脚;而皮质脑干束在各个脑神经运动核平面上交叉至对侧,终止于各个脑神经运动核。 2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特点:瘫痪肌肉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出现病理反射,瘫痪肌肉无萎缩,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正常,无失神经支配电位。 3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分为皮质型(单瘫)、内囊型(三偏征)、脑干型(交差瘫)和脊髓型。 4下运动神经元包括脊髓前脚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经轴突。 5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特点:瘫痪肌肉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瘫痪肌肉有萎缩,无病理反射,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异常和失神经支配电位。 6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定位诊断:脊髓前脚细胞,引起弛缓瘫痪,其分布呈节段型,而无

3、感觉障碍;前根,其分布也呈节段型,不伴感觉障碍;神经丛,其损害多为单肢的运动、感觉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周围神经,瘫痪及感觉障碍的分布与每个周围神经分布的支配关系一样。 7锥体外系主要组成部分为基底节,又称纹状体,包括尾核、壳核及苍白球,其主要功能是维持肌张力、身体姿势和协调运动。 8小脑病变最常见的症状是共济运动失调,急性小脑损害表现为肌张力减低,构音障碍,意向性震颤。 9感觉系统的解剖生理:痛温觉的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脊神经根节内,止于后脚并交换神经元,第二级神经元经脊髓前联合交叉至对侧侧索,组成脊髓丘脑侧束,上行到丘脑的腹后外侧核(第三级神经元),终止于中央后回的感觉区;触觉的第一级神经元位

4、于脊神经根节内,止于后脚并交换神经元,第二级神经元经脊髓前联合交叉至对侧,组成脊髓丘脑前束,上行到丘脑的腹后外侧核(第三级神经元),终止于大脑顶叶皮质的感觉区;深感觉的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脊神经根节内,中枢突进入脊髓后索组成薄束和楔束,终止于薄束核和楔束核,由此发出第二级神经元发出纤维交差至对侧组成内侧丘系,终止于丘脑的腹后外侧核,通过第三级神经元发出纤维到达大脑皮质的中央后回。 10感觉障碍的临床表现分为抑制性症状(感觉缺失和感觉减退)和刺激性症状。刺激性症状包括感觉倒错、感觉过敏、感觉过度、感觉异常和疼痛。 11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末梢型、周围神经型、节段型、传导束型、交叉型、偏身型和单肢型。

5、 12视神经:视神经发源于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层,视网膜鼻侧半的神经纤维经视交叉后与对侧眼球视网膜颞侧半的纤维结合,形成视束,到达外侧膝状体,换元后发出纤维形成视放射,终止于视皮质中枢。 13视神经损害不同部位临床表现不同。 14动眼神经麻痹:上睑下垂,外斜视,复视,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眼球运动受限。 15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额纹变浅或消失、眼裂变大、口角偏向健侧,皱额、闭眼、鼓腮、示齿不能。 16常见深反射有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反射、膝反射、踝反射;常见浅反射有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肛门反射。 17腰穿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历年考题点津】 1右侧内囊后

6、肢(后脚)受损,可能出现的病症是 A嗅觉丧失 B同侧肢体麻痹和半身躯体感觉丧失 C双眼左侧半视野偏盲 D对侧半身痛温觉丧失而触觉存在 E右耳听觉丧失 答案:C 2某病人因外伤致使脊髓腰1节段右侧半横断,损伤平面以下会出现 A右侧痛温觉丧失 B右侧粗触觉丧失 C左侧本体感觉丧失 D右侧本体感觉丧失 E左侧肢体随意运动丧失 答案:D 3位于延髓内的脑神经核是 A滑车神经核 B三叉神经运动核 C面神经核 D展神经核 E疑核 答案:E 4可有痉挛性斜颈表现的病是 A帕金森病 B锥体系损害 C舞蹈病 D脑干疾病 E肌张力障碍 答案:E 5引出Chaddock征提示 A皮质脑干束损害 B脊髓丘脑束损害 C

7、锥体束损害 D薄束损害 E楔束损害 答案:C 6出现颞叶钩回疝时,有定位意义的瞳孔变化是 A患侧瞳孔逐渐扩大 B患侧瞳孔逐渐缩小 C双侧瞳孔散大 D双侧瞳孔缩小 E双侧瞳孔大小多变 答案:A 7无眩晕、无听力障碍和肌力完好的患者,出现右上肢指鼻试验不正确和轮替动作差、右下肢跟膝胫试验差。病损部位在 A小脑蚓部 B右侧小脑半球 C左侧小脑半球 D左侧脑桥前庭神经核 E右侧脑桥前庭神经核 答案:B 8病人男性,21岁,右侧肢体抽搐2年。突然昏迷1小时。查体:神志浅昏迷,左侧肢体偏瘫。CT显示右额叶脑内血肿,临床诊断最可能是 A原发性癫痛 B脑动脉硬化 C脑动脉瘤 D脑血管畸形 E高血压脑出血 答案

8、:D 试题点评:突然起病的颅内出血,无外伤史,病人年轻,最可能是脑血管畸形。 9只受对侧大脑运动皮层支配的脑神经运动核为 A三叉神经运动核 B迷走神经背运动核 C疑核 D舌下神经核 E动眼神经核 答案:D 10正常人脑脊液中糖的最低含量为 A 40mmoVL B 35mmol/L C 30mmoVL D 25mmoVL E 20mmol/L 答案:D 11偏盲型视野缺损最常见于 A糖尿病性视神经乳头水肿 BGraves病浸润性突眼 C嗜铬细胞瘤阵发高血压眼底出血 D垂体腺瘤鞍上发展 E希恩(Sheehan)综合征垂体梗塞 答案:D 第二章周围神经病 第一节面神经炎 【考纲要求】 1病因。 2临

9、床表现。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治疗。 【考点纵览】 1面神经炎的临床表现:急性起病,主要症状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眼裂不闭合,试闭眼时出现倍尔现象,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吹口哨时漏气。 2面神经炎的治疗方法:急性期用糖皮质激素减轻神经水肿,如确系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口服无环鸟苷;维生素B族药物及理疗康复也起一定作用。 第二节三叉神经痛 【考纲要求】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治疗。 【考点纵览】 1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三叉神经分布区的短暂的、反复的发作性剧痛,持续数秒至2分钟,突发突止,病情逐渐加重,缓解期可数天至数年不等;而查体无阳性体征。 2三叉神经痛需与继发

10、性三叉神经痛、牙痛、鼻窦炎、颞颌关节病鉴别。 3三叉神经痛的治疗药物有:卡马西平为首选,苯妥英钠、氯硝安定也有一定疗效;射频消融术选择性破坏三叉神经的痛觉纤维,简便、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对老年患者不宜接受手术者尤为适宜。 【历年考题点津】 1男,70岁。左侧下领部阵发性抽搐剧痛3天,不能吃饭,查体:双额纹对等,闭目有力,面部感觉对称存在。诊断 A右面神经麻痹 B偏头痛 C左三叉神经痛 D右三叉神经痛 E左面神经麻痹 答案:C 试题点评:据患者典型的三叉神经分布区的发作性剧痛,查体无阳性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患者为左三叉神经痛。 2左侧继发性三叉神经痛,除出现左面部痛觉减退外,尚有的体征为 A左角膜

11、反射消失,下领向右偏斜 B左角膜反射存在,下领向右偏斜 C左角膜反射消失,下领无偏斜 D左角膜反射消失,下领向左偏斜 E左角膜反射存在,下领无偏斜 答案:A 第三节急性炎症性脱髓 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考纲要求】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治疗原则及呼吸机麻痹的急救处理。 【考点纵览】 1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及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炎性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病;其发病机制一般认为属迟发性超敏性自身免疫病。 2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半数以上其病前有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史,表现为四肢对称性无力伴感觉障碍;脑神经以双侧面神经麻

12、痹常见,可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典型的脑脊液改变是蛋白质含量增高而细胞数正常,称为蛋白一细胞分离现象;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逐渐减慢,潜伏期延长,动作电位幅度下降。 3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需与急性脊髓灰质炎、重症肌无力、周期性瘫痪鉴别。 4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呼吸肌麻痹的处理包括对症支持和对病因治疗两方面,激素的应用尚有争议;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应用呼吸机指征时要及早应用呼吸机。 【历年考题点津】 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典型临床表现之一为四肢远端 A感觉障碍比运动障碍明显 B感觉和运动障碍均十分严重 C仅有感觉障碍 D疼痛明显 E感觉障碍比运动障碍轻 答案:E 第三章脊

13、髓病变 第一节脊髓压迫症 【考纲要求】 1常见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及鉴别诊断。 【考点纵览】 1脊髓压迫症是由于椎管内占位性病变而产生脊髓受压的一大组疾病,病变呈进行性发展,最后导致程度不同的脊髓横贯性损害和椎管阻塞;脊柱、脊膜、脊髓和神经根病变均可引起脊髓压迫症。 2急性脊髓压迫症多数表现为脊髓横贯性损伤,常伴有脊髓休克;慢性脊髓压迫症的症状是进行性的,通常分为刺激期、脊髓部分受压期和脊髓完全横贯性损害期,可表现为神经根症状、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反射异常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注意鉴别髓外压迫和髓内压迫。 【历年考题点津】 女性,35岁。5个月来间歇性胸背剧痛。体检:右侧下肢肌力度伴膝、

14、踝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右踝振动觉消失,左胸下痛温觉消失。余神经系统无异常。胸椎平片无异常。胸段MRI结果见右图,可能诊断为 A髓内肿瘤 B髓外肿瘤 C脊髓炎 D脊柱转移癌 E脊柱结核 答案:B 试题点评:患者出现间歇性神经根刺激症状,胸背剧痛,体检示右侧下肢肌力度伴膝、踝反射亢进,锥体束征阳性,对侧胸6下痛温觉消失,胸段MRI结果示髓外肿瘤的影像特点。 第二节脊髓炎 【考纲要求】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治疗。 【考点纵览】 4急性脊髓炎是脊髓白质脱髓鞘或坏死所致的急性脊髓横贯性损害,导致双下肢或四肢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2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起

15、病急,先有背痛、腹痛或腰部的束带感,常出现下肢瘫,肌张力低,腿反射消失,同时伴传导束型感觉障碍,4周以后进入恢复期。 3急性期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主,维生素B族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恢复期加强肢体锻炼,促进肌力恢复。 【历年考题点津】 1女性,30岁,2天来进行性双下肢瘫痪,大小便障碍,体温正常。胸水平以下深浅感觉丧失和截瘫。脑脊液检查压力正常,白细胞80106/L(80个/mm3),淋巴细胞占80%,蛋白轻度增高,最可能的诊断为 A脊髓出血 B急性脊髓炎 C脊髓肿瘤 D多发性硬化 E急性硬膜外脓肿 答案:B 试题点评:进行性双下肢瘫痪,大小便障碍,体温正常,有病损平面以下深浅感觉丧失和截瘫,而脑

16、脊液检查压力正常,白细胞80106/L(80个mm3),淋巴细胞占80%,蛋白轻度增高,是典型的急性脊髓炎。 2脊髓灰质炎的瘫痪特点是 A对称性迟缓性瘫痪,有感觉障碍 B对称性迟缓性瘫痪,无感觉障碍 C不对称性迟缓性瘫痪,有感觉障碍 D不对称性迟缓性瘫痪,无感觉障碍 E双下肢痉挛性瘫痪,无感觉障碍 答案:A 第四章脑血管疾病 第一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考纲要求】 1概念。 2临床表现(颈内动脉系统、椎动脉系统)。 3诊断及鉴别诊断。 4治疗。 【考点纵览】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颈内动脉系统、椎动脉系统一过性供血不足,导致供血区的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不超过24小时即完全恢复。 2颈内动脉系统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