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心得与反思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99771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磨课心得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磨课心得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磨课心得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磨课心得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磨课心得与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磨课心得与反思沙塔坪中学 杨小强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而“磨课”活动则是这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现。近期,在桑植县教育局的直接领导和组织下,我们开展了“磨课”活动。现将本次活动的心得与反思总结如下:一、磨课心得 1、“磨”教材教材是教师呈现教学艺术的依据。我感觉到教学过程中要深刻理解教材,抓住关键、分清主次。磨课的过程首先就是对教材理解的辩论,同组教师对相同教材见仁见智的理解。通过本轮的磨课我对教材的理解进一步加强了。2、“磨”教法有人说:好课是“磨”出来的,我想是很有道理的。在“磨”课的时候,一般的做法是先让执教者自主设计一种教法,第一次试教后,执讲者要对自己本轮磨

2、课进行反思,听课者进行讨论。研讨的时候,我们要求听课者把发言的中心定在“如果我来教,我会如何教”上,于是各种教法一一亮相,一些年轻教师的大胆设想和创新思维也找到了用武之地。经过认真分析,进一步完善,找出各个课堂中的教学“亮点”并进行整合。执教者再次从上课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和自我诊断,吸取各方意见,把别人的教育经验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在不断的磨练中,教师自然会深切地感悟到:要上出一堂好课应该考虑到的各种因素。如此往复下去,何愁教学水平和教学智慧得不到提升呢?3、“磨”手段一节好课不应该脱离教学实际,教学手段不应该过于花哨,每一次面临公开课,我们总会花大量的时间制作精美的课件,这不仅吸引了学生的

3、注意,更让课堂蓬筚生辉。但有时不免做得花哨。在这次试教磨课后,发现了这个问题,通过考查试教的效果,我们能明显地看到课堂所运用的多媒体课件在数量、质量以及展示时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后的课件制作中,我们都注意了这方面的问题。通过磨课我们为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度”。这样才能既不加重学生的负担,又收到理想的效果。4、“磨” 精度磨课是一个艰苦的反复修正的过程。在磨课中,先通过自己的学习,吸取精华,加以改造,灵活运用于该课教学及教研之中。对自己的说课、讲课认真回忆、思考,向大家简析自己该课教学的优点和缺点,对某些重要问题作简要说明,提出某些问题请大家讨论,并虚心听取参与教师的

4、评议,对参与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作必要的解释,要作好记录,发现失误,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通过磨课,我认识到一堂好课,必须注意两个核心问题:一是要注意选材和情景设置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的需要;二是问题的设置要有效,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聚焦点。5、“磨”协作磨课的过程往往是一群智者对话的过程。研讨活动中,整个组的老师们被捆到了一起,每一轮尝试下来,大家都要细致地分析问题,寻求对策,思想不断受到碰撞,学术气氛异常活跃。在此过程中,个体的行为变成了群体的行为,工作方式由封闭走向了开放,在强调发挥集体智慧的同时,又提升了教师个人的主体悟性。作为执教者,在写出教案后,经其他同伴观摩后再度修改完善,

5、这样进步的不仅仅是执教者本人,其他参与“磨课”的人也同样受益匪浅,教师们通过参与磨课,全程了解了一堂好课是怎样“磨”出来的,这是平常的校内听课所难以企及的境界。二、磨课反思:1、“磨课”也存着一些问题。比如,这种集中“磨课”一周毕竟时间有限,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平时每周都要上七八节、十几节甚至更多的课,每节课都精雕细刻这确实是不现实的。但如果每个学期去精心“磨”几节课,我想我们教师的收益是巨大的。2、磨课的过程使我深深地意识到:悉心研究一节课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上好一节课,而是在“解剖”、在“理解”课的内涵。在反复实践中不断地感悟、反思、积累,增强了教师对课堂教学实质的理解,促进了教师可持续发展

6、,促使教师不断专业成长!“磨课”应该是在“磨”字上做文章,既要磨,就要有一股磨劲,我们要把磨课的重点放在一个“研”字,一个“改”字。通过磨课,也许我们在磨课中教学的方法变了,但教学的方向却没变;也许我们教学时知识的存在方式变了,但是教学的本质没变。这让我深深感受到:教学是不能“浮”的,也是不能“虚”的,它是实实在在的,它需要我们教师智慧地预设,智慧地反馈。3、磨课更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光是单纯的上研讨课或单纯的与教学同伴进行分析,没有每位教师发自内心的体会和感想,再多的“磨课”也是达不到提高教学素养和教学能力的目的!作为一线教师,应该鞭策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不仅要在课后进行体会,还要把上课过程中的“优”与“缺”进行言语组织,认真写好每一节课的课后反思,为自己的教学活动积累珍贵的资料,注意自己教学中的各个方面,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几天磨课下来,我深切感受到:所谓的“经验”,不仅仅是“经历”了多少,更重要的是“体验”有多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