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99101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电大《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电大《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电大《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电大《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大《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题(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大古代汉语期末考试题 一、填空题(15分) 1.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第一次解释了六书的含义。六书中的( )( )( )( )讲的是造字法;讲用字法的是( )( )。 2.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要区别是( )。 3.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主要区别是( )。 4.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主要有( )种类型,即( )。 5.古今汉语在词义范围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三个方面。 二、解释句中黑体字(36分) (一)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古义和今义(16分) 6.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 7.今日之战,寡人目亲伤。 8.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9.其友竖谷阳奉危酒而进之。 10.责毕收乎

2、,来何疾也? 11.射其右,毙于车中。 1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13.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二)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并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10分) 14.故不能推车而及。 15.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16.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17.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18.处势而骄下者,庸主之所易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句中的意义(10分) 19.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20.吾闻穷巷多怪,曲学多辨。 21.邹忌脩八尺有余,身体昳丽。 22.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23.君何患焉。若阙

3、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说明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15分) 2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5.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6.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27.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28.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并说明其类型(14分) 29.姜氏何厌之有! 30.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31.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3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33.微斯人,吾谁与归! 34.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四、将下列古文译成现代汉语(20分)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

4、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16分) 1.每项1分,共6分。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转注、假借 2.1分。 通假字是本有其字,假借字是本无其字,这就是通假字和假借字的主

5、要区别。 3.1分。 使动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的结果,意动用法是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的看法。(意思对了即可给分。) 4.4分。 三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 5.3分。 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 二、解释句中黑体字(34分) (一)每字2分,句中的意义和今义各1分,共16分。 6.国:国都;国家。 7.亲:新;亲自。 8.反:返回;反对。 9.奉:捧。 10.责:债务;责任。 11.毙:倒下;死亡。 12.保:安定;保卫。 13.揭:高举;揭发。 (二)每字2分,说明句中的意义与说明句中用的是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各1分,共1

6、0分。 14.及:追赶上;本义。 15.时:天时;引申义。 16.城:城墙;本义。 17.池:护城河;本义。 18.骄:矫;假借义。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在句中的意义(10分) 19.无:通“毋”,不要。 20.辨:通“辩”,争辩。 21.脩:通“修”,身高。 22.锡:通“赐”,赐予。 23.阙:通“掘”,挖掘。 三、指出词类活用、说明活用作什么、什么意义各1分,每词3分,共15分。 24.水:名词活用作动词;游泳。 25.鄙:使动用法;使成为边邑。 26.美:意动用法;认为漂亮。 27.贫:使动用法;使贫穷。 28.目:名词活用作动词;用眼睛示意。 三、说明前置宾语和类型各1分

7、,共14分。 29.厌。用“之”复指前置宾语。 30.尔。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我。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1.敌。用“是”复指前置宾语。 32.奚。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3.谁。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34.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四、本文共10个给分句,每句1分,意思对了即可给分;重点词10个,每个1分;译文中的错别字酌情扣分。共20分。 33.原文: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

8、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参考译文: 齐国有一个和一妻一妾同住在一起的人,那丈夫外出,就一定吃够肉喝足酒才回家。他的妻子问和他一起吃喝的是什么人,他说都是有钱有势的人。他的妻子告诉他的妾说:“丈夫外出,就一定吃够肉喝足酒才回家。问他和他一起吃喝的是什么人,他说都是有钱有势的人。可是却从来没有显贵的人来,我准备偷偷地看看丈夫所去的地方。” 早晨起来,她躲躲闪闪地尾随在丈夫后面,看丈夫所去的地方,走遍国都之中没有一个和他站着谈话的人。最后到东边城外的坟地,走到祭扫坟墓的人中间,乞讨他们剩余的饭菜;不够,又回头到别处乞讨。这就是他谋求吃饱喝足的办法。 他的妻子回到家,告诉他的妾说:“丈夫是我们依靠终身的人,如今却像这样!”与他的妾骂她们的丈夫,一起在院子中哭泣;但那丈夫却不知道这件事,洋洋得意地从外边回来,对他的妻妾摆威风。 由君子看来,有些人用来追求升官发财的办法,他的妻妾不感到羞耻,又不一起哭泣的,是很少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