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 练习题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98585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   练习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现代汉语   练习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现代汉语   练习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现代汉语   练习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现代汉语   练习题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 练习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 练习题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汉语下册 期末考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词语只有( b )组词性完全相同。a 快活 主要 翠绿 b刚才 过去 目前c 重视 清楚 愿意 d毅然 突然 纵然2、下列句子( d )中的代词是活用。a 你去办这事。 b他会来帮助我们的。c 咱们一起去。 d这也不是,那也指责。3、下列成语都是连动式结构的一组是( a )a 画蛇添足 丢盔弃甲 负荆请罪 破釜沉舟 b 过河拆桥 狭路相逢 莫名其妙 深谋远虑c 借花献佛 引人入胜 锲而不舍 近水楼台 d 杀鸡取卵 调虎离山 山清水秀 持之以恒4、下列句子是形容词非主谓句的项是( c )a 松花江畔。 b下雨了。c 真宁静啊! d好美丽的公园!

2、5、下列词语都是兼类词的一组是( d )a 充实 音节 花瓶 茶壶 b明白 矛盾 汉语 指示c 冤枉 困难 报纸 香烟 d标准 安定 繁荣 丰富6、下列句子只有( c )是复句。a 前任领导遗留的问题,我们要想办法解决。 b无论什么人,都要服从组织纪律。c 因为领唱缺席的原因,合唱排练停了一周。 d 由于天降暴雨,他们的损失十分惨重。7、下列成语每组内两个的结构关系都相同的是( d )a 飞黄腾达 司空见惯 b翻天覆地 不求甚解c 轻歌曼舞 求全责备 d滥竽充数 掩耳盗铃8、“一个阔人说要读经,一群狭人也说要读经。”这句话运用了( b )a 双关 b仿词 为了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

3、,临时仿造出的新词 c 反复 d对偶9、下列短语只有( c )的功能类别(即相当于什么词性)不同于其余三个。a 热情歌唱 b十分谦虚c 感谢老师 d贯彻执行10、下面的词组没有歧义的是( c )a 不爱穿高跟鞋的女孩 b职工家属都来了c 加快人才交流 d试验改良品种1 指出下面句子中作定语的短语的结构类和功能类 耐心,是获得甜果的自豪家(A)A 动宾短语 B偏正短语 C主谓短语 D中补短语 恒心,是攀登高峰的通天梯(B)A连谓短语 B 动宾短语 C 中补短语 D偏正短语2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做句法成分的分句加上 贯通全局的句调构成的是 (D)A并列复句B联合复句C顺承复句D

4、复句3 常见的标点符号有(A)种A 16种 B 15种 C 14种 D 13种4(A)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A定语B状语C补语D谓语5语法的三要素包括语音、词汇和(A)A语言 B词 C短语 D句子6 下列几项中哪一项不是名词作定语(C)A 小的深度 B野地的花 C动听的歌 D洪湖水7 下列几项中属于偏正短语的是(A)A狡猾的狐狸 B上山采药 C请他进来 D我们大家8从修辞角度看:“这辆车久经风尘,该庆古稀高寿,早该退休了”属(B)辞格A 比喻 B比拟 C借代 D夸张9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主要方式是?(D)A形态B虚词C语序D虚词和词序1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

5、蝉联,上递下接,这种词格是? (B) A 排比B顶针C回环D婉曲2下列哪项不是检查语病的方法?(C)A 朗读法B减缩法C对比法D类比法4“禁止吸烟”是(A)A动词非谓语句B省略句C动宾短语D联合短语5下列不属于语法单位的是(D)A语素B词C句子D语序7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这种词格是? (B) A 排比B顶针C回环D婉曲9下列句子运用比喻修辞的是(A)A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B多读多写,作文就会进步。C春天到了,梨树开花了,D他是忘了,还是故意不来的?10下列是主谓短语的是(A)A粮食丰收 B想他C今天和明天D非常宽3、下列各句中,“的”

6、是结构助词的有(A)A、我是外来的 B、我是喜欢的C、我昨天到的武汉 D、这是我买的书4、“给”属动词的是(D )A、他给人骗了 B、你给我翻译 C、给我打了一针 D、给他织了一件毛衣5、下列句子中,哪一个选项是施事主语的语义结构(A)A、武松打死了老虎 B、老虎打死了 C、北京美丽的秋天 D、羊被狼咬死了7、 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这种辞格叫(C)A,借代 B,双关 C 粘连 D 婉曲10、“我们既然拿来了,就不带回去了”属于(C)A目的复句 B.转折复句 C.因果复句 D.条件复句4、划分词类的目的是(C)A说明语句的结构规律B说明各类词的用法C说明语句的结

7、构规律和各类词的用法D明确词的分布7、“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要的任务,是把那些又臭又长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所应用的比喻类型是(B)A、明喻 B、借喻 C、暗喻 D、讽喻8、“面对这一派大好形势,我们能无动于衷吗?”属于(A)A、疑问句 B、陈述句 C、祈使句 D、感叹句9、属于使令式的兼语句(A )A、中国的变化令人惊奇 B、他妈妈也骂他是个懒鬼 C、大家选他当代表 D、轮到你值班了10、属于主谓短语的是(C)A、有书 B、鱼在水里 C、阳光灿烂 D、这件好1、句子“客人吃不吃晚饭呢?”是疑问句类型中的( D ) A 是非问 B 特指问 C 选择问 D 正反问

8、2、以下不属于常见句法错误的是( C ) A 搭配不当 B 句式杂糅 C歧义现象 D 语序不当3、以下实词是处所名词的是( A ) A以西 B 周围 C 东郊 D 里屋4、“在这里,蓝天明月,秃顶的山,单调的黄土,浅濑的水,似乎都是最恰当不过的背景,无可更换。”该句运用的修辞是( B ) A 层递 B 排比 C 拈连 D 映衬5、病句:“报晓的公鸡是集结的信号“是下列哪种句法失误(C)A 成分残缺 B句式杂糅 C搭配不当 D语序不当7、辞格的综合运用中不包括下列哪种类型(C)A连用 B兼用 C移用 D套用8、紧缩句由什么构成(B)A单句 B复句 C长句 D短句9、下列句子运用暗喻这一修辞的是(

9、C)A没有智慧的头脑就像没有蜡烛的灯笼B鲁迅在一篇文章说道“如果不打落水狗,他一旦跳起来就要咬你”C中国是一直沉睡的雄狮D真理像星星一样闪出光亮照亮一切 10、下列各句中运用借代中具体代抽象的是(B)A中国人民中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B搞好菜园子,丰富菜篮子C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D林先生早已汗透棉袍,虽然显得那么着急,但他还是很愉快 二、填空 1、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性质表现为( 概括性 )、( 稳固性 )和( 民族性 )。 2、实词和虚词的重要区别在于:( 能否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 3、代词分为( 疑问代词 )、( 人称代词 )、( 指示代词 )。 4、一个语法单位的分类,可以

10、按其外部的( 组合特点 )分,也可以按其内部的( 结构特点 )分。 5、兼语短语是由一个( 动宾 )短语和一个( 主谓 )短语套叠构成的。 6、主谓谓语句是指以( 主谓短语 )作谓语的句子。 7、一部分不能做谓语但具有分类作用和对立性质的词叫( 区别词 )。 8、划分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词的( 组合能力 和词的( 造句功用 )。 9、词的分类是逐级进行的,根据能否充当句子成分把词分为( 实词 )和(虚词 )两大类 10、虚词的特点是:(1)虚词总是( 附着 )在实词或短语上边,表示一定的语法作用;(2)虚词不能单独充当( 句子的结构成分 );(3)虚词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比

11、较固定。1 量词表示计算单位,可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2 短语是由(语法)上能够搭配的词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又叫(词组)3 常见的句法失误有(搭配不当)、(残缺和多余)、(语序不当)和句式杂糅。10 (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叫做非主谓句。3连词具有 双向性 和 多向性 。6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是语法事实 ,另一个是语法学 。2、三类特殊动词: ( 判断动词“是” )、(能愿动词 )、(趋向动词 )5、句子可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分出(句型)和(句类)。10、复句运用中常见的错误有分句间缺乏密切联系、分句间次序混乱、分句间层次不清、 关联词语的错

12、误 。8、划分词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三方面9、只有一个意义的短语叫(单义短语)10、主语可分为(名词性短语)和(谓语性短语)1、语法具有(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的性质。2、检查语病的方法有(阅读法)、(简缩法)、(类比法)4、分析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灯火辉煌( 偏正短语 ) 柴米油盐( 联合短语 )上山采药( 连谓短语 ) 首都北京( 同位短语 )6、语法的单位主要有四级(语素)(词)(短语) (句子)7、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叫(非主谓句)8、调换原句的成分位置的变式句叫(倒装句)10、比拟的基本类型有(拟人)(拟物)三、判断1、“跑了一匹马”和“杀了一匹马”的宾语“一匹马”都是受事。( )2、“很聪明”和“很了解”都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因而可以归入形容词。( )3、“他总是说这孩子很聪明。”“他总是夸奖这孩子聪明。”前一句的“聪明”是形容词,后一句里的“聪明”是名词。( )4、“武侠小说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