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板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97083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板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板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板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板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板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板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板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板书邮编:416300 单位:古丈一小 作者:向智慧职务:教师 职称:小学一级 电话:13517430358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极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高度的精确性和广泛的实用性,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小学生“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特点,就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板书,才能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最优化创造必要的条件。板书不仅可以概括教师上课时进行讲解(或讲述)的教学内容,补充教师上课时口头语言的不足,而且板书又有具体性与形象性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教材的重点和实破教学难点;同时,教师还可以用正确、美观、整洁

2、、规范的板书陶冶学生爱美、欣赏美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实现学生数学书写的规范化要求。因此,板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这一点呢?本人结合十二年的教学经验简单谈一下,供大家商榷。一、板书的基本要求1、板书文字书写的基本要求。对写字的要求是书写正确、端正、清晰、规范,最好用正楷字,要遵循“横平竖直,结构匀称”,切忌草书和怪字。不写错别字,更不能自行简化,自造文字。此外还应注意字的大小适当,不能自行简不能太小,应使全班学生都看得清楚,注意横行要水浃,行与行间应有一定的间距。对数字及符号的写法,不但要求规范书写,还一定要到位,对数字可选择字贴上的写法,即美观又好

3、看。2、板书要有计划。在备课时,要考虑板书的设计。首先,要根据本课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设计板书。板书的应是这堂课的主要内容或重点内容,应尽量突出重点,做到少而精,不可多而杂。板书的重点是一些重要的概念,要写出详细的推导过程,对于辅助演算,可把它放在次要位置(一般在黑板右边)。其次要考虑板书的合理布局,数学教学中,板书量大,但黑板的容量有限,教师应全面设计布局,对整个黑板要有一个预先的安排。讲述内容不必全部写出,应选择重点或主要内容;非重点内容,讲后可以擦掉。总之,只有做到有计划安排板书,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完成。3、板书要有启发性。板书要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体现认识的规律。

4、公式的推导。要上下对齐,注意类比,有利于学生自己领悟出规律。重视典型例题的板书,例题的讲解以及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具有示范作用,教师应认真板书要讲究书写格式,特别要注意逻辑推理的严密性。作图时应讲究技巧,边画边讲解,讲过题后马上指导学生进行相关课堂练习,这样学生在启发中巩固了知识。4、板书应有知识系统性及连贯性。系统性及连贯性是教学本身的特征,设计板书时就应特别注意。此外板书有所保留,这样,知识思维连贯,讲述也紧凑,节省了时间。5、板书应注意知识的巩固。讲新课时,就应想到知识的巩固,必须有课时小结,适当地安排板书。板书时上下对齐,左右并列,图文对应等都有助于巩固新知识。6、板书的示范性。板书要

5、注意教育的示范作用,教学术语和叙述要严谨,证明题作图及代数论证、演算的书写都应规范化,一律按课本格式书写,教师的当堂绘图的过程就是学生的严格训练过程,一定要严格按照“制图标准”来画。二、板书的技巧1、板书不宜跳步过大,在板书证明题目或是计算题时,都必须循序渐进,而不能不顾同学们的可接受性,任意跳大步;在学生不易懂的地方,不要轻易地板书“易知”、“显然”等文字,以免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2、板书时要注意式子和图形的配合。在讲解几何问题时,如不画图,不易考虑解题途径,因此我们应先在黑板上画图,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在画函数图像时,也应与函数的性质相符,即图文要相配。三、板书的作用板书是小学数学课堂教

6、学的重要手段1、结合板书讲清数学概念数学概念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细胞,进行准确判断的依据,实现恰当推理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给以足够的重视,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在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所要讲授的具体内容,用逐步书写或绘画所需讲解的图形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所要讲解的知识重点上来,从而使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及难、由表及里、由简入繁地学好数学概念。2、结合板书,推导数学公式、法则、定律同济大学陆敬严教授深刻指出:“教师的工作,一靠说,二靠写。”说,就是讲解;写就是板书。一堂数学课上得成功与否,讲解是一个重要方面;但板书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正确、具体、形象的板书可以帮助学生从大量的感性材

7、料中推导出数学公式、法则、定律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牢固掌握数学知识。3、结合板书,帮助学生揭露隐蔽条件,正确解答复合应用题板书是述诸视觉的,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板书,还可以板画,运用板画可以帮助学生揭露复合应用题中隐蔽的数量关系,达到顺利解题的目的。总之,数学教学中板书切不可忽视,良好的数学板书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最重要的途径,对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由此可见,成功的教师,总是在板书的问题上煞费苦心,精心设计,力求完美:内容应当写在什么地方;例题及必要的配图应当写画在什么地方;课前准备的挂图、小黑板应当挂在什么地方;利用现代化手段映像应当投向什么地方;哪些需要课前板书

8、的,应当充分准备好;为了辅助语言表达,可以随写随擦的应当写在什么地方等等。决不可以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东写一条,西画一片;写了就擦,擦了再写。以至后来巩固复习需要这些内容时,到处找不到,弄得学生眼花缭乱,头绪不清。有人常将整个黑板大致分成三部分,自左至右或中、左、右顺次板书:要保留的宜写在中、左,不要保留的宜写在右。这样,一堂课上完之后,主要内容就留在黑板上了。学生需要回顾,教师需要小结,都十分方便这是非常可取的。在数学教学中培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在教师不断地提出问题,学生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对学生来说,解决问题所用的知识是已经学过的,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最

9、大的潜能,教师只是相机给予适当的点拨,这样做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新知识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它们之间有内在联系可以建构学科知识体系。问题推进式的教学结构是:设置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例如:在认识了三角形的分类后,出示这样一个问题:将三角形另外两个叫遮住后,告诉你露出的一个角是直角,你能不能判断它是什么三角形?如果露出的是一个钝角,它是什么三角形?露出的是锐角呢?设置了情境,提出了问题。下面就是学生解决问题了,前两个问题很好解答,但也把学生学生引入了歧途,学生根据前两题的经验判断露出锐角的一定是锐角三角形。但是很快的就发现了问题(任何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

10、锐角,露出锐角并不能确定是什么三角形),于是学生就开始了自主探究学习,完善问题的结论。六、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体验成功,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脱离实际的教学,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学生身边的事物隔离开来,既不利于他们理解抽象概括的教学知识,又无法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教学中,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引出数学知识,他们感到亲切、易懂、自然。课堂教学的过程,始终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始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寓言、故事、竞赛等多种手段组织教学,创设愉快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讲比例尺,从学生的照片和校园平面图切入

11、,一下子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又如,在教学正比例时,我问:不许登高,你们能测量出教学楼有多高吗?你能知道旗杆有多高吗?看一看杆高、影长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从而把学生的兴趣集中引向了研究、探讨和寻找结论的途径上来。教师不仅要满足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这种成功的情感体验能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促使学生一次又一次探寻新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首先,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为教师对学生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学生潜在力量,激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其次,创设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为此教师

12、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等。其三,展示成功,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促使其主动地参与学习。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得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后,教师不可急于应用公式解决问题,而是继续启发学生探究。如果只用一个三角形,你能转化成一个我们学过的简单图形,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这时,学生思维异常活跃,自主学习的劲头十分高涨。在互相协作中,将一个三角形分割、拼揍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进而又推出三角形面积公式。整个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了发现者五、培养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增强学生的提问意识

13、。然而,学生主动提问的很少。为此,我在教学中抓住对易混淆的疑难的内容质疑,促进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去探索,去打开智慧的大门。如教商不变性质,教师出示12020=6这道算式进行分类再分类:(1)(1202)(202)=6(2)(1203)(203)=6(3)(1205)(205)=5(4)(12010)(2010)=11(5)(1204)(204)=6(6)(1205)(205)=6(7)(12010)(2010)=6(8)(1202)(202)=6(9)(1203)(202)=9(10)(1202)(202)=24让学生自行探索,发现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规律后,教师要求看书学习,然后让学生提出质疑。“同时”“相同”是什么意思,深化学生对商不变规律的理解,使学生学得的知识扎实、引深、拓宽,形成知识链。以上是我在尝试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中的一点思考,其实质就是在教学中,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学得主动、生动。其次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只有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只有那些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