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97042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如何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摘要】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是每一位历史教师都想达到的目标。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其次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再次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最后教师还要及时反思自己课堂教学,吸取经验教训。 【关键词】学习兴趣 教学手段 教后反思 新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学生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的能力,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充分发挥历史课堂主阵地的作用,

2、打造高效课堂。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学习的意愿。”为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总是运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导入新课,并且不断地变换方式。 1.利用当前热播剧主题歌和感兴趣的歌手导入新课。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时,课前播放汉武大帝主题曲视频,接着呈现本课主要历史人物汉武大帝的历史功绩,用鲜明的字体出示大一统的具体措施,学生对本课知识点就一目了然了。而在学习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0课明清时期的经济一课时,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歌手周杰伦的青花瓷导入新课,学生一下子就兴

3、奋起来,跟着哼唱,由瓷器的发展自然地引入明清时期的经济,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欣赏新闻视频,教师利用谈话式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从社会热点问题直接切入主题,再把学生视角由现代拉入古代,听新闻,看图片,视听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架起现实与历史之间的桥梁。 3.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的原则。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听众的旧的学习模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限制了部分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放下架子,和学生共同参与课堂,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 二、

4、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教师在课前认真备课,从教教材教到用教材教,备课时,根据课标要求整合不同的课程资源,吸收不同版本教材的亮点。不同教材编写者从不同的史观和角度出发,搜索、使用了大量的史料来支撑教材体系,大大拓展了史料的内容和形式。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史料,拓展了课程资源,丰富了教材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打造高效课堂。 2.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依据教材内容、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而定。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采用讲授法、比较法、小组合作探究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

5、合等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手段和用具:为了增强历史知识的直观性、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制作适应学生特点和教材特点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三、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环节 1.温故知新:课前三分钟让学生安静下来,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前面学过的内容,然后回答。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都具有概括性,并且对当堂内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做能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顺利地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2.自主学习:导入新课后,让学生以教材为依托,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结合导学案读课

6、文文本,在课本上划出重要知识点,然后快速地填空,把导学案填空题补充完整。并让学生自主归纳知识点。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归纳了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引起当时商品经济的活跃,这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基础。 3.合作探究环节: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合作探究学习中最忌讳的是只有少数同学参与,小组内其他同学看热闹,起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还浪费时间,扰乱了课堂秩序,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必须做到几点:A.选取能引起探究兴趣的材料,材料的选取要有利于调动合作学习的兴趣,要确定合作的适当方法,培养合作精神。B.小组合作学习是一

7、种互助性学习,在实际的教学中,小组成员必须要有明确的分工,让小组成员都动起来,小组成员既互相配合,又在分工合作中承担自己的责任。C.合作形式多样化。可以是某一主题,也可以设计为历史故事会、辩论会、专题资料收集等。 4.当堂检测环节的运用。这个阶段要用10分钟左右,事实上这是师生互动的环节,教师通过提问问题,检验本节课教学效果。经过当堂检测环节,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巩固了当天所学知识。教师还可以通过检测,发现问题,及时纠错。 作为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对于课堂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好反思,是一种经验的积累,也是教学工作中的一笔财富。所以,在20年的教学生涯中,我总是认真写好每节课的教后记,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上课失败的教训,我总是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打造更高效的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