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勋案例分析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94954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子勋案例分析集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李子勋案例分析集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李子勋案例分析集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李子勋案例分析集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李子勋案例分析集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子勋案例分析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子勋案例分析集(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和陌生人说话/李子勋个案提示: 今年24岁的小琪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眼看就要毕业了,她的忧虑却越来越重。她害怕见到陌生人,每到人多的地方,不仅紧张得说不出话来,甚至有晕倒的感觉。为此,她几次求职均受挫败,一直打不开交际圈,更不知道毕业后该如何踏入社会 A 有照为证:她躲在爸爸背后 小琪到心理访谈求助时,面对心理专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很怕,有一种想找个地方钻下去的感觉。”这无疑给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教授出了一道难题:怕见生人的小琪,连正眼都不敢看他一下,接下来怎么进一步沟通呢? “我想问一下,你只是在找工作时怕见生人,还是在任何场合遇见任何一个陌生人都害怕?”专家的第一问,就让小琪打开了话匣

2、子。她说起过年的故事:在那段时间,总有很多人会带着一些礼物来看父母,家里很热闹。遇到这样的情况,因为客人们总会事先打电话过来,小琪就跟父母说要出去一会儿,然后,她就在外面独自溜达。到了估计客人会走时,小琪再打电话回家,问客人走了没有,她要等人走了以后才回去。今年过年,他父亲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对小琪也是特别照顾的长辈来了,当时小琪没带手机,也没跟家里确认是否有客人在,回去就正好看见他们要下楼了。小琪赶紧以百米冲刺的速度一溜烟跑了,等到客人走了才回家。小琪现场说这事的时候,还紧张得手心都出汗。在她记忆中,很小就开始怕见陌生人。有一次,小琪跟着爸爸一起去当地的一个风景区玩,当时,有一个阿姨看着她特

3、别可爱,想给她拍照片,她就躲在爸爸后面不敢出来。结果,就留下一张特别有意思的照片。那上面只有父亲拖着女儿的小手放在胸前,而她整个人躲在后面。 接下来,专家进一步询问她小时候与爸爸妈妈的关系。小琪说,我只跟父亲比较亲近,跟母亲非常疏远。她没有给我任何关怀。小时候,她的脚崴了,当时肿得老高,她就号啕大哭,妈妈却仍然在那里做她的饭,根本连看都没看她一眼。小琪觉得,虽然和妈妈生活在一起,但好像没有感情上的融合。从小到大,小琪与她母亲的关系一直如此。前段时间,正好有一天小琪在厨房做饭,手指不小心给刀切了一个口子,当时就流了很多血,妈妈也看见了。结果只淡淡地问一句你怎么了,再没第二句话。所以,这使得内心一

4、腔愤怒的小琪逼出一句是不是妈妈亲生的话来。那么,小琪妈妈是不是只对她一个人这样感情冷淡,还是对爸爸或者其他兄弟姐妹都一样呢?小琪说是一样的。可以说,小琪怕见陌生人的原因,与她小时候与父母的关系,特别是与母亲的关系有关。但是否还有别的因素呢? B 一个耻辱:她一直埋在心里 上小学时,有一次学校组织班会,老师带学生去游玩。当时的小琪还是班干部,所以,老师把作为活动经费的200元钱让小琪带在身边。但是钱不知道什么时候在游玩中丢掉了。小琪记得刚去上了个厕所,不一会儿就发现钱没有了。这对小琪来说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事。同学们凑起来的200元钱怎么能丢掉呢?可当时没有任何证人、任何证据说那钱是怎么掉了。因此,

5、小琪就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羞辱。有人指着她的鼻子说,是你中饱私囊了,是你自己想用那个钱了。就在这时候,小琪的班主任走过来,她也不说什么,当着所有同学的面,把小琪的书包拿起来,全部倒出来,书也翻了一地。小琪当时惊愕到不知道该说什么,脑袋“嗡”的一下炸了。她非常生气,但一句话说不出来。回家号啕大哭了一场。 就是这样一件让小琪受到莫大耻辱的事情,她从没跟任何人讲过。直到现在一直埋在心里。 专家分析,这件事与她后来怕见陌生人可能是最早、也是最直接的显性来源,而与妈妈的关系则是隐性来源。先看小琪妈妈,她和每个人的距离都很远,甚至与自己亲生的孩子都很冷淡。但不是说妈妈不喜欢她,而是妈妈缺少这方面的能力,她不知

6、道一个母亲应该怎么表达对孩子的关爱。比如拥抱、抚摸。小琪因此感到不满,所以她现在与陌生人的距离感,很难说不是一种遗传。 2 不和陌生人说话 小琪也说,她有个亲戚,当时在学校任人事处处长。这关系应该算很近了,但她大学四年,跟他讲的话总共不到10句。她看着他心里就害怕得不行,觉得他一脸凶神恶煞,有种在官场上呼风唤雨的感觉,特别怕他。专家分析说,这种害怕,假设用另一个词来替代的话,是不是一种崇拜呢?你想,因为他会呼风唤雨,他能力很强,他事业有成,而恰恰又是你们学校的领导,如果你把这种害怕变成崇拜或者敬畏,是否能接受?小琪表示不能接受。那就说明小琪害怕陌生人,从深层来说,是她对权力的一种否定。在青少年

7、的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就是对过去认为的权威的一种否定,可以叫蔑视权威吧。而这样的心境处理得好,这个孩子就正常成长起来了,但处理不好,她的逃避会影响到她今后的人际关系。因为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促使她要与权威的东西保持距离,不想招惹他们,但也不让他们靠近自己,这就形成了心理自闭。再看丢了200元钱的事,她对权威的害怕,可能就来源于此。因为她本来敬仰的一个老师,竟然为了找出200元钱的下落,就藐视她或不尊重她的权利,把她的东西当众扔出来,这对一个内心很要强的孩子是很大的伤害。往往是这样,一个越是否定权威,或者对权威有反感的人,他是渴望权威的。他是希望能掌控一切的。小琪内心也是一个很要强的人,只是一直没

8、机会展现自己,所以,自从那个耻辱发生后,她就一天天把自己的内心掩藏起来,在家里、在学校,她总习惯与自己熟悉的人交往,直到参加毕业生招聘会时,才猛然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与陌生人交流的能力,从而导致她在求职道路上一次又一次经历挫折。 C 专家支招:好钢用在刀刃上 为实地了解小琪求职时怕见陌生人的情形,心理访谈节目编导事先跟拍了小琪的一次求职经历。在朋友介绍下,她从四川到北京才3天,就有了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机遇。她鼓起勇气去应聘产品包装设计师。在交谈过程中,她主动从凳子上站起来,到那个带有权威人士的身边,有好几次两人的手靠得很近,这当然是无意识做的。那里的招聘人员对她评价说,准备不是很充分,带来的作品

9、看起来不是很方便,她作品的颜色倾向比较压抑。这个评价只说明小琪专业上的问题,而并没有说她害怕陌生人,或者感觉到她紧张。这就看出,小琪每次找工作失去求职机会,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她说的害怕陌生人。专家认为,是她夸大了自己内心的恐惧感。其实,我们每个人在求职时,都不同程度上有害怕被挫败的心理。但我们不能夸大它,应该觉得这是必然的。因为在人的认知中会有一个惯性。比如我们小时候认为,什么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我们就习惯地采取相似的一种认知。比如小时候老师冤枉了你,或者不信任你,看起来这是个别事件,但由于你有了这个习惯性认知,认为你小时候就是这样的,你不讨人喜欢,连妈妈都不愿意搭理你,不关心你,你身边的人也不怎

10、么信任你,所以你也回避他们。这样,你就缺乏了一个与人亲近的经验。以后,你也就会习惯地认知你的所有不顺都是因此造成的。 专家支招说,小琪应当主动迈出这一步,从习惯性的认知模式里跳出来,自己做什么事,要大胆争取让别人来肯定自己,把好钢用到刀刃上,把精力用在需要突破的问题上,而不是去解决早年遗留的那些东西,你就会突然变得很轻松。把每一次的求职经历,当做一种新的体验,一种更积极的经验,相信一定会成功,我们提前祝福你。 她为何越爱越使坏/李子勋个案提示 李琳 女,26岁 外企销售经理,年收入10万元以上。如此优秀的她,自然会去追求有才有识的帅哥们。然而,一旦追到手,与男友相处一段时间后,她会变得尖酸、刻

11、薄,还常常无理取闹,想尽各种办法折磨他们,以获得快感。她也知道自己不对,但就是控制不住,她陷入深深的痛苦中 A故事回放:折磨男友有惩罚坏人的快感 李琳谈了近20次恋爱,至今都没爱上一个人。往往是短则一个月分手,长则三四个月告吹。因为李琳与男友相处时间一长,觉得自己喜欢了,就常常会用一些无理要求去折磨他们。 比如,约会一个男友,他迟到几分钟,李琳就让他跑到一个有3站地远的地方,到超市去买一个口香糖。其实这口香糖她也不是真想吃,而是借此“惩罚”他,还要求对方买了口香糖要在超市打出一个收据给她看。等男友买回口香糖,她还不罢休,要他当面认几十遍错,还要说自己是猪,还让他到附近一个操场里去跑步。有时候,

12、她给男友打电话,对方说在家里,她就会要求,那你敲个碗给我听听。反正,她提出的要求,他们都要去做,不做也得做。真不愿去做,那正好就此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如此行径,每每都不是男的提出分手,而是李琳最终提出分手。她也说不清,自己怎么会有一种惩罚坏人的快感。她的那些男友,可以说又有才,又很帅,怎么就成了坏人了? 李琳自认都是自己的错,“我突然间变得像巫婆一样,太恶毒、太坏了,从人格上我都没办法接受自己,辜负了他们的一腔真情。所以,我就想过来求助心理专家。因为我发现跟他们相处,我爱上一个男人后,就有强烈的嫉妒心和报复欲,我越爱他就越要整他,爱无理取闹。我也觉得这样不好,就好比一个农夫在天亮前拣到一袋石头

13、,扔完后才发现这是一袋宝石,就是这种痛心的感觉。但我当时不这样想。我想,他最初是爱我的,谁知道若干年后,他就变成坏人了,那到将来他负我,还不如我先负他得了,提前惩罚他。一般女孩子,如果觉得爱上一个人,肯定会更加投入,而我会赶紧离开他。为什么?就是怕将来特别爱他,然后让他把我抛弃了,那我就一天到晚搂着我们的孩子哭也没用了,什么都没有了。” B童年追忆:被爱抛弃的苦妞 李琳出生半年后,父亲就抛弃了她和母亲。父亲离开的第3年,母亲也和另一个男人开始了自己的生活。李琳很小就有这样的印象,那时候睡觉忽然醒来,总是妈妈抱着自己在哭,泪水一滴一滴落到脸上,把她砸醒了。渐渐地,她就觉得男人真是坏,他总让女人哭

14、,还抛弃了自己的妻子、儿女,然后出去找别的女人。她也听到周围人说,你爸爸很坏,在哪里又有女人了。为找到李琳的心理症结,首先来看,李琳小时候的家庭亲密模型是什么样子的。 北京著名心理学家李子勋教授,选用了一个木偶构型,开始为她做治疗性工作。他让李琳选择一个小木偶代表妈妈,一个代表爸爸,再一个代表自己。她选了一个高个子的代表妈妈,她说妈妈又漂亮又善良。她觉得一个龇牙咧嘴,有点像坏蛋的木偶可以代表爸爸。在李琳摆出的家庭构型中,专家看出了问题。父亲为什么与妻子、女儿距离远,因为他在李琳的记忆中一直没有给过关怀,他们也没有在一起生活过。李琳说,他从没负过任何责任。如果用3个词来形容自己的父亲,那就是丑陋

15、、恶心、肮脏。在她眼里,父亲就是一个没文化、没修养,一个很丑的男人,提起他恨不能摔杯子、砸桌子。但心理学家发现,李琳在谈到对父亲很大的愤怒时,并没有太多情绪。也就是说,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刻意地去淡忘父亲带给自己的伤害,她把愤怒压抑在内心,把自己包裹得太紧,这就必然造成心理的不健康发展。 专家提出尝试,拿出几件打击乐器,让李琳用乐器来表达对父亲的情绪。李琳选了类似板鼓的乐器,用力敲击,她觉得能从中感觉出一种愤怒,越敲越愤怒。她说:“我要再敲下去,估计能把它敲烂了。”其实,这是专家让她尝试着把从小就被父亲抛弃的长年郁积的巨大愤怒释放出来。还有,在这个家庭构型中,她与妈妈也不是面对面。自从爸爸妈妈都

16、离开以后,她一直是在外婆家住。初中开始在外面读书,住学校宿舍,连春节都不回家。有时候去外婆家,妈妈有她自己的生活,也很少回来。就是与妈妈在一起的时候,感情也错综复杂。妈妈特别爱她,但看到她身上有父亲的影子,又恨她,有时还打她。但她并不记恨母亲,她觉得妈妈很可怜。专家让她选择一个乐器来表达与妈妈的这种复杂感情时,她选了木琴,敲起来发出悦耳的声音。她说妈妈打我、骂我,我都不恨她,我希望她也能爱我。我觉得她没有嫁上好老公,我真想对她好一点。说到这里,李琳再也忍不住压抑已久的伤痛,边哭边说,她到现在与妈妈都没联系,不知道妈妈在哪里。她一直想对妈妈说的话是:你回来吧,我爸爸亏欠你的,我一个人能补偿给你。我会给你最好的房子,最好的衣服,我很希望你能够幸福。她还说,希望在物质上、感情上都能弥补她,现在我每月给她存钱,还在老家给她买了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