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现路径探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88576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现路径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现路径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现路径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现路径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现路径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现路径探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现路径探析 摘要:纵观各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较量,文化实力的强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文化强国建设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本文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入手,着重从文化体制建设、文化创新、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与加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几个方面来阐述实现文化强国的具体途径,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最终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强国;实现路径 一、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战略的实施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我国要顺应时代的要求,跟上生产力发展的步伐,改革管办不分,条块分割的传

2、统文化体制的弊端,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市场条件。放宽投资条件,吸引更多的投资力量进入公共文化建设,保持公共文化领域的丰富多彩。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发挥科技在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使文化沿着科技化的道路发展,提高科技含量。文化创新要求在文化内容、文化形式和文化传播方式上进行创新,建立文化内容上丰富多彩,形式上多种多样,传播方式多元化的文化创新战略。不管是文化内容、形式和传播方式的创新,都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实际,从社会实际情况出发,文化创新立足于社会的需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

3、成部分,在发展文化产业时要求发挥地区特色产业的优势,整合地区文化资源,利用区域民族特色发展具有独特性的文化产业,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其他领域的良性循环,从而实?F整个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打造文化产业品牌,形成文化产业链条,提高文化产业在国际上市场上的竞争力,推动具有品牌效应的文化产品的推广及应用。繁荣各项文化事业,建立门类齐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们多种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设立艺术中心,文化保护站、青少年文化宫、俱乐部,图书馆、爱好交流团等多种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公共场所,提供人们文化沟通的机会,物质文明提高的同时满足人们更高要求的文化生活,提高精神生活水平。 三、加强文化人才队伍

4、的建设 文化强国建设离不开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而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首先需要优化人才队伍建设理念,把教育放在重要地位,确保接受良好的教育条件,才能有效实现人才作用的新突破。其次,高素质文化人才建设需要优化人才结构,整合文化人才结构类型,建立具有创新型、专业型、复合型的人才队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然后,加强文化人才队伍的培训,实施文化创新培训机制,针对项目类型进行高效地技能训练,加强文化人才队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最后,建立人才队伍的奖惩制度,针对人才队伍结构建立多元化的人才管理体制,奖励与惩罚措施并用,激发人才队伍创新精神,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四、

5、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一方面,促进中西方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增强自身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肯定学习西方文化的先进之处,积累本民族和西方文化丰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加快本国经济发展,凸显中国文化在世界中的重要地位,促进中国传统文化节日走向世界,使世界享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促进中国文化的发展进步。另一方面,通过儒家文化加强与整个东亚圈文化的交流。儒家文化是整个东亚地区文化发展的核心价值文化,对他们经济的发展也产生重大的影响。合理利用儒家文化在东亚地区的地位,形成整个东亚文化圈,提升东亚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以实现东亚文化走向世界,构成多元世界文化体系,通过与周边地区文化联系,繁荣东亚文化体系,促进与世界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