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之我见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88107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垃圾分类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垃圾分类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垃圾分类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垃圾分类之我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垃圾分类之我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垃圾分类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分类之我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垃圾分类问题之我见【摘要】近几年来,我国环境污染尤为严重,保护环境已成为人人关注的大问题,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做为城市中渺小的一员,也是需要尽到这份责任。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可垃圾污染却日益增加。垃圾分类,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生活垃圾的分类应该有两层涵义。一层涵义是在倒入垃圾桶之前就把打算扔掉的东西区分开来。另一层涵义是将只能扔到垃圾桶去的垃圾再进行分类。中国多年前就已开始城市垃圾分类的试点。但直至今日城市垃圾分类仍不尽如人意。把垃圾分类丢弃,只是一件简单不过的事情,而且还能为我们的城市增添一份爱心。本文介绍了垃圾分类的原因、方法、巨大潜力,即在中国实施的现状、困境等。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关

2、键词】垃圾分类,责任归属,处理成本 生活垃圾的分类应该有两层涵义。一层涵义是在倒入垃圾桶之前就把打算扔掉的东西区分开来:一类是经过简单处理可以继续利用的(包括自己用或送给别人用);一类是可以卖给废品回收站的(如废纸、废金属、废塑胶等);剩下的才是扔到垃圾桶去的垃圾。这一步做好了,垃圾的量就能明显减少。另一层涵义是将只能扔到垃圾桶去的垃圾再进行分类。在我国,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四类:可回收垃圾(除上述可卖废品站的以外,还有如废玻璃、废布料等)、厨余垃圾(如剩饭菜、骨头、菜皮果皮等)、有害垃圾(如废电池、废荧光灯、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化学品等)以及其它垃圾(如建筑垃圾、陶瓷、卫生间废纸等)。这一步

3、做好了,垃圾的数量又能进一步减少,因为每一类垃圾经过专业部门处理后,大部分都可以利用,包括做堆肥、焚烧发电等,当然相应的技术也要跟上去。 然而,早在2000年,原建设部公就曾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和桂林这8个城市中率先实行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进行试点工作。尽管垃圾分类在中国以落地生根这么多年,真正的实施情况却不尽人意。目前几乎所有的城市垃圾分类工作,都是宣传意义大于实际效果。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是: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喊着要加入到“垃圾分类”的行列中,另一方面但却鲜有城市真正见到实效。很多城市中的垃圾分类工作大都举步维艰,陷入名存实亡的境地。以北京为例。北京是最早提出“垃圾分

4、类”概念的城市之一,但现今逾六成市民不能做到垃圾分类。 我们为什么要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呢?据统计,目前中国1/3以上的城市面临“垃圾围城”困局。中国每年产生垃圾上亿吨,城市人均垃圾年产量达440公斤,全国600多座城市堆放80亿吨垃圾,这600多个城市中,有2/3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近年来,中国的高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带来了生活垃圾的迅猛增长,这使得现有的以填埋、焚烧为主的垃圾处理体系显得捉襟见肘,仅仅使用填埋的方法使“城内干干净净、城外垃圾成堆”成为许多地方见怪不怪的现实,而焚烧则更会产生大量的多种有害物质。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超过5亿平方米,每年的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元。这些垃

5、圾使土壤破坏,无法耕种。一些地方的稻田土壤因渗入垃圾中的有毒物质被污染,致使稻米无法食用。实际上,对城市而言,少建填埋场,唯一的出路就是减少垃圾。而可以减少垃圾的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垃圾分类。垃圾,被称为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一个保守估计的数字,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分类收集不仅可以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可以使宝贵的自然资源得到重复利用。在这点上,很多先进的国家都有利可循。日本将垃圾分为四类,一类是塑料包装,包括塑料瓶和塑料袋等,即图中紫色标识;一类为资源类,纸张、食品等,图中为绿色标识;一类是可燃物,包括化学品等;再有是不可燃物,大约

6、是含水分较多的废物或土石类等。一周七天每天都专门清理或回收其中一种垃圾。我还看到在此标识下排放得整整齐齐的垃圾袋,每天里面的内容都和规定一致。垃圾分类在欧美发达国家早已深入人心,整个处理体系经过了多年的摸索和实践,远远不是在街道上放上几个分类垃圾箱这么简单。这要求从政府职能部门开始做系统化的工作,包括在垃圾处理点即安排分类处理方式,按处理方式安排专门处理地点,比如填埋处或焚烧处。还要求长时间的对市民的宣传教育,以及配套的设施、器具。 垃圾分类可以为我们带来如此多的潜在利益,但是中国垃圾分类的进展却不尽人意,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究其原因,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深思:一、如何使垃圾减量。其实平时我们扔

7、掉的垃圾里有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人们不愿将它们分离出来,一是怕麻烦,二是废品回收价格太便宜。如果废品回收的价格能提高到人们比较在乎的水平,去做这件事的人就会大大增加。政府可对废品回收部门进行补贴,以提高废品回收的价格。这样做应该是值得的,毕竟垃圾的量减少后垃圾处理的成本也随之降低了,更何况变废为宝后产生出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无法计算的。二、如何应对人口众多。人口众多当然是无法改变的,但同样可以采用利益驱动的办法,来增加人们对垃圾分类的动力。比如对未分类的垃圾要收费;对分类的垃圾不收费;对坚持垃圾分类一段时间的给以奖励。操作上要配一名垃圾管理员,这些人员部分可来自因垃圾量减少和分类后减下

8、来的原垃圾搬运人员,不够的再补充一些,政府财政应予以支持。这样不仅增加了就业岗位,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了一支垃圾分类的专业队伍,使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有了最基本的人员保障。三、如何进行有效宣传。除了必要的经济手段外,居民的节能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常识的提高是不可少的,因此媒体在这方面的宣传工作力度需大大加强。不能只在垃圾桶上贴一下“有机”、“无机”或“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标签就完事,要知道区分这些需要有一定专门知识的。如果能像宣传世博会那样,打开电视机就能经常看到垃圾分类的公益广告以及怎样分类的小常识,包括形式生动、活泼的垃圾分类的竞赛节目等,那么实行垃圾分类的群众基础就会越来越厚实。总之,要做好

9、垃圾分类,各环节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首先要下大决心,把这件事像办世博会那样来对待。目前世界上已有很多国家和城市在这方面取得了可供我们借鉴的成功经验。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共同努力,持之以恒,相信垃圾分类这件事一定能做好,垃圾的量也一定会减下来。对于国内生活垃圾处理的现有问题,我想提几点建议。1. 垃圾分类首先应该由市政府大力倡导,明确分类标准,并在环卫系统建立分类处理设施和区域- 垃圾分类至少应将塑料瓶和袋单独分开,然后是电子产品垃圾,如电池、废电器等,这些都属于不可焚烧的垃圾。剩下的再按可回收、不可回收分类。可回收的多为废纸、木材等。其他为不可回收的垃圾。分类如果定义不清,可操作性就会较差并

10、难以坚持。2. 在居民小区发放宣传材料,设立分类垃圾箱,并在垃圾箱上或旁边用图示的方法标出不同类别,也可仿照日本的做法,对不同类别的垃圾分时回收处理。3. 在中小学开展垃圾分类普及教育。4. 以上除了政府部门的努力以外,一些民间公益组织或志愿者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虽然目前对垃圾焚烧处理争议很大,但我认为焚烧仍是当下难以避免的一种处理方式。其实焚烧产生的污染问题在我们国家有一大部分来自垃圾无分类或分类不当,大量的不适合焚烧的垃圾混在其他垃圾中焚烧当然会产生严重污染。所以,先解决分类问题,然后再细化最终的处理方式。【参考文献】广州实行垃圾分类首日举步维艰来源:中国新闻网垃圾分类何以落地生根?来源:中国环境报第3版垃圾分类,公民须有担当作者: 吕明合 南方周末浅谈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作者:刘凯 环卫科技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