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第十讲等差数列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85567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第十讲等差数列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三年级第十讲等差数列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三年级第十讲等差数列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三年级第十讲等差数列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三年级第十讲等差数列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第十讲等差数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第十讲等差数列(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斯 - 德国数学家,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C.F.Gauss,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高斯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并有“数学王子”的美誉。他独立发现了二项式定理的一般形式、数论上的“二次互反律”、素数定理、及算术-几何平均数。1795年高斯进入哥廷根大学,1796年得到了一个数学史上极重要的结果,就是正十七边形尺规作图之理论与方法。高斯在历史上影响巨大,有“数学王子“、“数学家之王“的美称、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四位数学家之一“(阿基米德、牛顿、高斯、欧拉)。,第十讲 等差数列,200年前,德国有位 数

2、学家叫高斯,他小时候就非 常聪明。一天,他的小学数学老师教完加法后,想要休息一下,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1+2+3+ . +97+98+99+100 = ?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出去时,看见高斯举起小手,问:“高斯,有什么事?”高斯说:“老师我做好了。”老师非 常惊讶的说:“是吗?怎么可能呢。你的答 案是多少?是怎样算出来的呢?”,思考:高斯是怎么算出来的呢?,我们先来看看当时的高斯是怎么回答的。 高斯说:“老师, 1加 至 100 可以排两行,第一行顺 着排,第二行倒过来排。”我们来看一下 1 + 2 + 3 + 4 + 5 + 97 + 98

3、+ 99 + 100 100 + 99 + 98 + 97 + 96 + 4 + 3 + 2 + 1,公式推导,我们两排的第一个数相加是101,第二个相加还是101,第三个还是101,第四个还是101,最后一个还是101,也就是说两排相加共有100个101,也就是10100,那么一排相加的和是101002=5050 所以 和=(1+100)1002=5050,动手算一算,计算 1+2+3+198+199的和。 解析:原式=(1+199)1992 =2002199 =100199 =19900 【注】:计算是基础,利用巧算方法更省力。,认识等差数列,如果一个数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面的差都相等

4、,这样的数列叫做等差数列。这个相等的差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数列中每一个数称为数列的项,并且根据他们所在的位置,第一个数叫做首项,第二个数叫做第二项,以此类推,最后一个数称为末项。这个数列的个数称为项数 例如数列1、3、5、7、9、11、13 2、4、6、8、10 5、8、11、14、17 ,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再写出几个等差数列吗,并指出它的首项、末项、项数、公差,下面的数列中,哪些是等差数列?若是,请指明公差,若不是,则说明理由。 6,10,14,18,22,98; 1,2,1,2,3,4,5,6; 1,2,4,8,16,32,64; 9,8,7,6,5,4,3,2; 3,3,3,3,3,3,

5、3,3; 1,0,1,0,l,0,1,0;,例1:2、5、8、11、14。按这样的规律排列的一串数,其中第21项是多少? 方法一:采用最笨的办法,直接按照规律,直接写到第21项 方法二:过根据已知的数,列出算式(数出增加的公差) 第二项比首项多1个公差,第三项比首项多2个公差,第21项比首项多20个公差,则第21项比首项多320=60,所以第21项是62 列式:2+(21-1)3=62 思考:这个数列的第40项是多少?,第n项=首项+(项数1)公差,例2 求等差数列 3 ,7 ,11 , 15 , 的第 20 项,解 :第20项=首项+(项数1)公差 =3+(201)4 =3+76 =79,新

6、授,例3、小松鼠摘松果,第一天摘了9个,第二天摘了12个,第三天摘了15个,第四天摘了18个,按这样的摘法,第八天小松鼠摘多少松果,通过观察发现这是一个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首项为9,项数为8,公差为3,求末项,9+(8-1)3 =9+21 =30(个),首项,项数,公差,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思考:第15天摘了多少松果,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例4、有一个数列4,10,16,22,46,这个数列一共有多少项?,方法一:采用最笨的办法,直接按照规律,直接从4数到42 方法二:分析这是一个等差数列,首项为4,末项为46,公差为6,46-4=42,426=7,所以46比4多7个公差,多1

7、个公差是第二项,多2个公差是第三项,多7个公差应该是第8项。 列式:(46-4)6+1=8,补充:64是这个数列的第几项?,例5小明从一个箱子里取乒乓球,第一次去了6个,第二次取了10个,第三次取了14个,就这样每次都比前一次多取4个,最后一次小明取了34个乒乓球,小明一共取了乒乓球多少次?,哇!又是等差数列,那么当取34个乒乓球的时候,比第一次多取了7个4 (346)4=7,就是第8次取得(7+1=8次),综合算式得(346)4+1 =28 4+1 =8(次),末项,首项,公差,等差数列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例题精讲,例 求数列 3,5,7,9,11,13,15,17的和 解:3+5+7+9+11+13+15+17 =(3+17)82 =80,数列求和的公式为 : 和=(首项+末项)项数2,练一练,计算下列各式的和 1、 2+4+6+2008 2、3+5+7+9+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