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月考测试卷(一)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84241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月考测试卷(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月考测试卷(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月考测试卷(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月考测试卷(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月考测试卷(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月考测试卷(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月考测试卷(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月考测试卷(一)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我国劳动人民发明和使用的农具中,不直接使用人力或畜力为动力的是 ( ) A耧车 B翻车 C筒车D曲辕犁 2隋朝时实行的科举制度,正确的叙述应是 ( )加强了地方豪门大族的势力选拔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参加政权科举制的实行比起魏晋以来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官员的制度,更具历史进步性 AB CD 3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 ) A任用魏征等贤

2、臣 B重视人才的培养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D创立科举制度 4“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妇孺皆知,历史上西行取经的目的地是 ( ) A天竺B新罗 C日本D波斯 5学习了隋唐历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出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 ) A文明初露的曙光 B分裂奔向统一 C繁荣与开放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6杭州是隋朝大运河的最南端隋朝时杭州称 ( ) A涿郡B洛阳 C余杭D临安 7右图是大雁塔进士题名帖的拓本。与此拓本所含信息相关的制度是 (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内阁六部制8“世上痍疮,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是郭沫若写的一副对联,对

3、联中所说的诗人是( ) A李白B杜甫 C白居易D王维9下列少数民族首领中,与汉族通婚,促进了两族友好关系的是 ( )A松赞干布 B苻坚C怀仁可汗 D云南王10下列连线正确的一项是 ( ) A杜甫新乐府 B李白-早发白帝城 C白居易“三吏”“三别” D阎立本一一送子天王图11提倡诗歌要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的诗人是 ( ) A杜甫B李白 C白居易D苏轼12.下列事件,不是唐太宗时发生的是( ) A合并州县 B增建校舍,增加学生人数 C科举制正式形成D重用魏征13.唐朝文化繁荣的根本原因是 ( ) A疆域辽阔 B人口众多 C历史悠久D经济发达14.右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俑,驼背上是两个

4、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可以获取的唐朝信息不包括 ( ) A艺术的繁荣状况B农业的发展状况 C手工业的发展状况D开放的社会局面 15.下列古迹中,能体现鉴真为向日本传播佛文化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 ) 16.日本社会至今仍保留着唐朝的一些社会习俗。下列各项属于日本受唐朝文化影响的有 ( )仿照唐制进行政治改革参照汉字创造日本文字学习改进饮茶方法,形成茶道建筑、铸钱都与唐朝相仿 AB C D 17.与唐朝诗人杜甫的情况不符合的是 ( ) A“三吏”“三别”是他的代表作 B他的诗深刻反映了当时复杂、动荡的历史,被称为“诗史” C他

5、处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年代 D他的诗气魄雄浑,人称他为“诗仙” 18.隋唐时期文化成就辉煌。下列有关隋唐文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颜真卿的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 B我国国内现存最古老的山水卷轴画是游春图 C“吴带当风”是称赞吴道子的画注重线条,立体感强 D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 19.下列关于“开元盛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出现于唐玄宗统治前期 B这时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C唐玄宗重用姚崇、宋璟 D史称唐玄宗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20.下列对唐玄宗统治后期的社会状况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节度使势力膨胀,威胁中央 B社会矛盾尖锐,爆发农民起义 C少数民族

6、势力强大,进攻中原 D各地军阀割据,争战不断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1)此话是谁说的?是什么意思?(2分)(2)他对少数民族是怎样“爱之如一”的?(3分)2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新安吏材料二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石壕吏材料三“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潼关吏(1)这些诗歌的作者是谁?(1分)(2)请你说说这

7、些诗歌所反映的当时的社会状况。(2分) (3)请你列举出和作者同一朝代的另外两位著名诗人。(2分)(4)这些诗被称为什么?作者又被称为什么?(2分)23. (7分)识图并回答问题。(1) 上图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历史现象?(1分)(2) 列举出唐朝对外交往的重要史实。(2分)(3)假如你是当时政府的出访人员,你认为访问应该准备哪些唐朝的特产呢?(2分)(4)这种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要求列举出两条)(2分)24.(5分)你会写解说词吗?看下面两图,请为它们各配一段简短的解说词。25. (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在以上四幅书法作品中找出柳公权的作品,该作品的名称是什么?(1分)(2

8、) 柳公权在书法上有何成就?说说有关他的佳话。(3分)(3) 图B是谁的作品?其书法有何特点?(2分)月考测试卷(一)一、1C 解析筒车随水流自行转动,竹筒把水由低处汲到高处。 2C 解析科举制就是为了改变从各地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官员的弊端,是削弱了地方豪门大族的势力,故错误,排除A、B、D,正确答案为C。 3D 解析科举制度是隋文帝创立的。 4A 解析玄奘从长安出发,历艰经险,前往天竺。 5C 解析隋唐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对外贸易交往等都有极大发展,因此是荣与开放。 6C解析京杭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7C 8.B 解析杜甫被称为“诗圣”,由“诗中圣哲”可知所说的是杜甫

9、。 9A 解析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10.B 解析新乐府的作者是白居易;“三吏”“三别”是杜甫的诗;送子天王图是吴道子的画。 11.C 解析白居易提倡诗歌要更多的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 1 2D 13D 14B 1 5B 解析唐招提寺为鉴真精心设计而成。 16.B 解析政治改革不属于文化,故错误,排除A.C.D,所以正确答案为 B. 1 7D 解析杜甫被称为“诗圣”,“诗仙”是李白。 1 8A 解析柳公权的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 1 9D 20A 解析赵州桥建于隋朝,由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二、21(1)唐太宗。自古以来帝王都以中原民族为贵,而轻视周边少数民族,我却对他们一视同仁,

10、所以赢得了这些少数民族的拥戴。(2)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帮助厥的各首领管理旧部;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22(1)杜甫。(2)反映了安史之乱时唐朝复杂、动荡的社会状况。(3)李白、白居易等。(4)“诗史”。“诗圣。 23(1)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2)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o(3)丝绸、瓷器、茶叶等。(4)唐朝政府比较开明、唐代处于封建社会繁盛期、唐朝重视对西域的管理、重视民族关系、外国纷纷向唐朝学习等。(言之成理即可) 24提示:图一,位于唐朝长安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雄伟,富丽堂皇,是长安城著名的建筑之一。图二,唐朝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25(1)D;玄秘塔碑o(2)柳公权博采众长,别出新意,自成“柳体o他的字方折峻丽,骨力劲健。柳公权借谈书法来劝谏荒唐的皇帝唐穆宗,在历史上留下“笔谏”的美名。由于他在书法上的巨大成就,后人把柳书和颜书并称为“颜筋柳骨”。 (3)图B是欧阳询的作品。他是由隋入唐的书法家。他先学王羲之的书法,后学北朝碑刻,融会贯通,笔法方圆兼济,结构严谨匀称。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