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文】大学语文-课程教案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82766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126 大小:3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A文】大学语文-课程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7A文】大学语文-课程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7A文】大学语文-课程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7A文】大学语文-课程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7A文】大学语文-课程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A文】大学语文-课程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A文】大学语文-课程教案(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大学语文 课程教案课程名称大学语文课程编号总课时数:3248学时机动课时:2学时学分2类别通识基础课()学科基础课()限选课()任选课()任课教师谢卫平职称副教授授课对象专业班级:电气工程060107工业工程0601、02共9班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序号教材(参考资料)名称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1大学语文谢卫平机械工业出版社20XX2大学语文李幼奇湖南教育出版社20XX3大学语文徐中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4实用写作余国瑞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一、目的:本课程教学内容分文学、写作、语言与口才四大板块,侧重于名篇佳作的阅读、鉴赏,让学生在学

2、习大学语文时,能吸取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文化精髓,自觉地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同时又能适应进入社会写作和交际的实际需要,以此提高他们作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综合素质。二、要求:学生应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科学的学习方法。1 认真听课(适当笔记);要考勤;作业独立完成;安排1:1的时间课后的复习和知识消化。2 考试课:期考占70%,平时30%(达到55分参加期评)考查课:期考占50%,平时50%(达到60分参加期评)本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先秦文学中的诗经孔子与论语;魏晋南北朝文学中的陶渊明及其作品;隋唐文学中的诗人张若虚、王维、王昌龄、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牧、李商隐及其作品;宋代文学中

3、的苏轼及其作品;行政公文中的报告、请示、通报通知、函、会议纪要的写作;科技论文的写作;演讲稿的写作;国际大专辩论赛。二、 教学难点:对作家及其作品的理解和把握、审美尺度;对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理解及其行政公文的具体写作;专用书信的写作;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演讲稿的开头和结尾的建构;国际大专辩论赛模式的运用。第一章 先秦文学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先秦诗歌;熟悉并背诵蒹葭;掌握蒹葭的意境的朦胧美、湘夫人的浪漫主义特色、秋水的写作特色。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先秦诗歌概述、秋水的写作特色难点:蒹葭的意境的朦胧美。教学方法及手段: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教学学时:4学时第一节先秦文学概述中华民族有着500

4、0多年的文明史,文学也源远流长。按照通常的文学史分期,秦代及其以前的文学统称为先秦文学。在文字产生之前,文学以口头创作的形式出现,并且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得到修改和加工,成为集体的创作。神话和歌谣就是两种最古老的文学形式。神话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态”(马克思语),是远古时期的人类在幻想中做出的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具有艺术意味的描述和解释。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先民在自然力量面前无能为力,便在想像中把一切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和人格化,按照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创造了许多神的故事。所以,尽管神话充满着幻想和虚构,但却深深植根在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而且充满着永恒

5、的艺术魅力。我国古代的神话是十分丰富的,但由于时代的久远,加上儒家的排斥和曲解,被记载和流传下来的较少,只在山海经、穆天子传、天问、淮南子等古籍中保存了一些零星的片断,如盘古开天地、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即使是这些片断的神话,也充分反映了我们的祖先要求改变现实的强烈的愿望、顽强的斗争精神和对自身的坚定信念,集中了他们在和自然界斗争时所积累的经验和智慧。这些,不但成为我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的最早源头,更影响到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古代歌谣主要保存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诗经原来叫诗,编录了西周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中创作和流传的民歌和文人的作品,共305篇,这些诗在当时都是可以合乐

6、歌唱的。它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包括十X五“国风”,有160篇;雅分“小雅”、“大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共105篇;颂分周颂、商颂和鲁颂,是一种宗庙祭祀用的音乐,共40篇。古代教育家孔子十分重视诗歌的作用,曾经做过诗的整理工作,并用它来教育自己的弟子。汉武帝时儒学定于一尊,诗被尊为“经”,称为诗经。当时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前三家失传,只有毛诗流传了下来,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诗经。诗经中文学价值最高的是十X五“国风”,它从各个方面生动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包括人们的生存状态、生活处境、风俗习惯、恋爱婚姻等。国风中的诗歌大部分是抒情

7、诗,通过抒情主人公的直接倾诉,表现了他们的欢乐和悲哀,反映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不同的性格特征;它们以生动简朴的语言描摹事物,以朴素的生活画面反映社会现实,奠定了古代文学创作优良的写实传统。国风中大量使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采用回环反复的重章结构,多数为四言一句,隔句用韵,普遍使用叠音词和双声叠韵词,这些对当时的文人和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随着文字的发明并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散文才逐渐发展起来。先秦的散文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西周以前,“学在官府”,文字主要由极少数巫师兼史官的人掌握。先秦的史籍可以分为记言和记事两类。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是记叙散文的

8、雏形。尚书是古代第一部以记言为主的散文总集。尚书就是上古之书,相传为孔子所编,汇集了虞、夏、商、周四代的重要历史文件。秦始皇焚书坑儒,这部书一度亡佚。到了汉代,便有“今古文”之分。今文尚书是汉初经师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下的;汉代在孔子墙壁中发现的尚书是用古文字书写的,所以称为古文尚书。流传下来的尚书是古文尚书,58篇中只有33篇为今古文本所共有,其余的是魏晋时人所伪造。春秋是鲁国编年史著作,所记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它由一些类似标题新闻的文字组成,极简括地记载了春秋时期周王朝、鲁国及其他各国的事件。相传春秋经过孔子的修订,虽然记事十分简略,但通过严

9、谨的书法来褒贬事物,体现了尊王攘夷、正名定分、维护周王朝“大一统”局面的思想,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和“微言大义”。战国时期,史传散文的写作有了长足的进步,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左传、国语和战国策。左传是左氏春秋传的简称,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是古代注释的一种体式。由于春秋文句简短,措词隐晦,后人在传习它时往往加以解说和补充,称为“传”。解说春秋的除左传以外,还有公羊传和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左传记事终于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比春秋多13年。它详细记载了许多历史事件的本末及相关的佚闻琐事,广泛涉及春秋列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活动,也记载了天道、鬼神、灾祥、卜筮等作者认为可资劝戒之

10、事,内容丰富多彩。左传揭露了统治者残暴与荒淫,宣扬了民本思想,讴歌了爱国主义,但也宣扬了宗法伦理思想、正统等级观念和宗教迷信。左传重视对事件起因、过程和结局的完整记述,叙事生动,特别善于描写战争的场面,善于通过细节和对话来刻划人物,表现人物性格。它的叙事传统和语言艺术对于后世的史传文学、叙事散文和小说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国语是分别记载公元前10世纪至前5世纪周王朝和诸侯各国史事的一部国别史,起于周穆王,终于鲁悼公,以记言为主,所以名为国语。司马迁认为此书是左丘明所作,实际上大约出自战国初期史家之手。比起左传来,国语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较为逊色,但记言或生动有趣,或婉而多讽,有自己的特色。战国策杂

11、记东西周及诸侯各国史事,是秦汉间人杂采各国史料编纂而成,后经西汉刘向重加整理并确定书名。国策记录了战国时代约240年中谋臣策士合纵连横、纵横捭阖的政治活动和有关的言辞。国策中的人物是复杂的,既有蔑视王侯、排难解纷而无所取的“义侠”之士,也有朝秦暮楚追求功名富贵的利己主义者。他们共同的特点是长于分析形势和各种利害关系,辩辞铺张扬厉,气势充沛,并且大量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寓言来增强说服力。国策的记事也善于铺张渲染,而又细腻传神,如苏秦失意的颓丧与得意的忘形,鲁仲连的倜傥奇伟、慷慨慕义,荆轲的慷慨悲壮、沉毅勇决,都能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标志着叙事散文语言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12、王室凌夷,诸侯争霸,“士”阶层兴起,学术由官府向下层转移。新兴的“士”以学者或政治家的面目出现,讲学授徒,著书立说,百家争鸣,推动了这一时期说理散文蓬勃的发展。先秦诸子散文早期有论语和墨子,中期有孟子与庄子等,晚期有荀子和韩非子,由短小篇幅发展到结构完整的长篇大论,语言风格由质朴简约发展到或宽厚弘博,或恢诡恣肆,或简洁严谨,或犀利峻刻,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论语是一部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所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著作,全书共20篇,每篇分若干节,以简短的谈话或问答来反映孔子以“仁”为中心的政治思想与各种学术观点,语言简炼,寓意深远,风格雍容和顺,含蓄迂徐,能在简单的对话和描述中展示人物性格,不

13、少话语成为格言与成语,流传至今。墨子是墨家学派著作的总汇,现存53篇,既反映了学派创始人墨翟的思想,也记述了墨子弟子的言行。墨子的文章语言质朴,较少文学色彩,有的还保存了语录和对话的形式,但善于运用事例进行说理,从具体到抽象,逻辑性很强。墨子涉及的学术领域广泛,其中墨家后期学者的科学著作,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孟子记载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轲的言行,是一部由若干篇对话组成的论辩著作。全书共七章,每章又分上、下。孟子的思想以“仁义”为核心,强调以民为本,施行“王道”。其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有纵横家的气概;在辩论的开展中善设机巧,引人入彀,先纵后擒;对话语言接近口语,语气逼真

14、,生动有趣,常常用形象的比喻、寓言来叙事说理。庄子是道家学派的著作,今存33篇,其中内篇7篇相传为庄周所作,外篇和杂篇出自庄子的后学。庄子继承并发展了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哲学,强调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区别是相对的,主张顺应自然,清静无为,力图在乱世中保持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自由。庄子的散文善于设譬取喻,采用大量的寓言来阐述自己的哲学观点和政治思想,进行论辩,想像恢诡奇幻,形象生动,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庄子的文章构思奇特,变幻莫测,有时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有时似万斛泉源喷薄而出,有时则汪洋恣肆机趣横生,不仅在先秦散文中独树一帜,就是后世的散文也罕有其匹。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代表人物荀况的著作,全书32篇

15、。荀子兼法后王,亦尚霸道,不信天命而强调人事,政治主张与孟子有显著的差异。荀子学问博通,涉猎甚广,他的散文长于辩论,思想深邃,说理透辟,逻辑严密,句法整练,比喻叠出,词采缤纷。其中韵散结合的赋篇,则开后世赋体文学的先河。韩非子是战国后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的著作。全书55篇,主要是针对现实问题而发,研究君主如何运用法术威势的各种手段进行统治,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韩非的散文议论透辟,逻辑严密,语言犀利,风格冷峻,既有极强的分析能力,又以大量的寓言故事和历史事实为论据,是先秦说理散文论辩艺术的集大成者。其中许多寓言故事至今仍流传不衰,脍炙人口。战国时期,在我国南方楚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楚辞”。它以个人为创作主体,突破了以四言为主的诗歌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的新诗体,“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浓郁的抒情色彩。汉代的刘向和王逸将楚辞类作品编集在一起,定名为楚辞。楚辞与诗经成为先秦诗歌中的双璧、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