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文】弹琴姑娘教案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82641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A文】弹琴姑娘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7A文】弹琴姑娘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7A文】弹琴姑娘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7A文】弹琴姑娘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7A文】弹琴姑娘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A文】弹琴姑娘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A文】弹琴姑娘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弹琴姑娘教案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弹琴姑娘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精神。2、领悟通过间接描写表现人物特点及将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弹琴姑娘锲而不舍的精神,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自由读文,整体感知琴声1、今天,我们继续和陈伯吹先生一道,去认识一位弹琴姑娘,聆听她那天籁般的琴声,感受她那美好的品质。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琴”下面不要写成“令”)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上“课文先写了-,接着按()顺序具体写了-,然后写了-,最后写了-”的顺序词概述课文内容。3、课文用一个象声词模拟琴声,请同学们画出来。(叮咚

2、!叮咚!叮叮咚咚!-)用自己喜欢的音调和节奏读这个词。可引导学生连续反复读,4、请用课文中词语描述这叮咚叮咚的琴声。这是(好听)的琴声指名反馈,课件出示:悠扬夜莺般流水般熟悉、使人感到安慰轻松、有甜味等词语。5、师:多么美好的字眼,多么动听的琴声,请带着对琴声的初步理解读一读上面的词语。二、品读想象,聆听优美琴声1、师:文中除了7个“叮咚!叮咚!叮叮咚咚!”,没有对琴声过多地直接描写,而是把琴声融于春夏秋冬四幅美丽的画卷中,请同学们在文中画出融琴声于一体的描写景色的句子,并读一读,请试着分别为这几幅图定个名字,你喜欢哪一幅图呢?2、生读喜欢的段落,并为画面命名,师相机板书:春雨淅沥夏日黄昏秋夜

3、星空雪夜归人3、你喜欢那一幅图呢,指名学生读喜欢的段落。相机出示重点语段,指导朗读,想象画面。课件出示“春天的日子多雨,常常淅沥淅沥地下着。只要琴声一响,雨点就轻松活泼起来,轻轻细细地洒在树叶上,洒在马路上,洒在行人的雨伞上,也洒到人家关着的玻璃上-洒得长长的胡同里稀湿稀湿,耀出一片亮光来。”可结合朱自清春中有关春雨的描写“像牛毛、像细丝、像针尖、密密地斜织着”,杜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相关语句或联系生活,指导学生读出春雨的轻柔曼妙的特点。4、师:这段话还可以这样排列,请同学们读一读,想象画面。出示课件,配乐读诗。(将此段话排成诗行,播放钢琴曲)春天的日子多雨常常淅沥淅沥地下着只要琴声一

4、响雨点就轻松活泼起来轻轻细细地洒在树叶上洒在马路上洒在行人的雨伞上也洒到人家关着的玻璃窗上-洒得长长的胡同里稀湿稀湿耀出一片亮光来5、师:请同学们在诗中找一个排比句。文中,用排比句将春雨和琴声的描写融为一体,富有表现力。你能仿照此例写一个排比句重写补充这首诗吗?春天的日子多雨常常淅淅沥沥地下着只要琴声一响雨点就轻松活泼起来轻轻细细地洒在_洒在_洒在_也洒到_-洒得长长的胡同里稀湿稀湿耀出一片亮光来反馈,生填空,配乐读诗。6、春雨姑娘跳起轻盈优美的舞姿,那么,此刻琴声不就像春雨一样轻柔优美吗?引读,师:“它们多么淘气啊,跳着快乐的集体舞,跟着琴声的节拍”生齐读“叮咚!叮咚!叮叮咚咚!-”7、学习

5、描写秋夜星空的部分。引导学生品读想象画面,感受流水般、夜莺般的琴声。相机出示语段“秋天天高气爽。晴朗的夜里,月牙儿分外清明。它悄悄地挂在树梢,静静地倾听着悠扬的琴声。顽皮的星孩子们,一刻不停地眨着眼睛,逗着那个弹琴的人。可是星夜莺般的、流水般的琴声,却一直从那个窗口传出来”(琴声吸引月牙和星星,可见琴声的优美)播放钢琴曲星空,生感情朗读。8、学习夏、冬两季的景色描写的段落。质疑“使人感到安慰的琴声”。引导学生想象,在风雪之夜,“我”经过空寂的胡同,于寒冷孤独中忽然听到熟悉的琴声,如一盏灯温暖了照亮了“我”的心,给了“我”慰藉。师引读,生齐读“叮咚!叮咚!叮叮咚咚!-”(读出亲切感)师小结:课文

6、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我们感受了琴声的优美。这样的琴声就是(出示课件)生齐读,(好听)的琴声(悠扬夜莺般流水般熟悉使人感到安慰轻松有甜味)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这就是作者表达的巧妙之处。三、探究情感,感受美好品质1、师:作者是一位儿童教育家,有一颗敏感的心。他在一年四季的琴声里,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作者心目中的姑娘是一个怎样的姑娘?小组讨论。2、生汇报,师相机板书。出示 我老是在想,这个弹琴的人是谁呢? 我在长长的胡同里走着,听着,想着,钦佩着这个弹琴的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啊! 我赞美着这个弹琴的人,“锲而不舍”啊! 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

7、。作者的情感变化:好奇钦佩赞美祝福3、同学们,请看课文插图,这就是那位弹琴的姑娘,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眼前这位正在弹琴的姑娘。姑娘弹的好,不只是她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还有两个关键因素,课文中用了两个词语进行了高度概括。(锲而不舍,勤学苦练)课文中对小姑娘的描写不多,作者是怎样感受到姑娘的锲而不舍,勤学苦练的?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读课文交流自己的看法。结合语段理解:“夏天的黄昏,屋子里还滞留着一股热气-仍然不断地传出好听的琴声叮咚!叮咚!叮叮咚咚!(对比描写,夏练三伏,突出小姑娘的品质)“冬天的寒夜,有时刮风-却来迎接我这个风雪夜归人叮咚!叮咚!叮叮咚咚!-”(冬练三九,突出小姑娘的勤奋)4、师

8、小结:这一部分,我们只闻琴声,不见其人,而小姑娘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美好品质通过作者听琴的感受和情感变化间接地表现出来,这种写法叫间接描写。(板书)四、谋面解惑,虔诚祝福姑娘1、作者见到这位令他赞叹不已的弹琴人了吗?(见到)作者几次见到弹琴姑娘,感受有什么不同?画出直接描写弹琴姑娘的句子。(“一个脸蛋儿俊秀、脖子上挂系着红领巾的小姑娘-”)2、用这是一位()的姑娘,又是一位()姑娘说一句话,把小姑娘的外貌和优秀的学习品质概括出来。3、出示“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理解“虔诚”一词,创设情境,体会作者情感,导读这一句。(1)师:“春天的日子多雨”生齐读:我禁不住虔诚地

9、、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2)师:“夏天的黄昏”生齐读: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3)师:秋天天高气爽“生齐读: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4)师:”冬天的寒夜“生齐读: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4、学到了这里,老师被小姑娘的精神震撼了,相信你们和老师一样,如果此时那个弹琴的小姑娘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对她说些什么?五、再读琴声,回扣课题。弹琴姑娘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让我们再次感受琴声的美妙和她可贵的品质吧。(出示课件,配钢琴曲)生齐读:(好听)的琴声(悠扬夜莺般流水般熟悉使人感到安慰轻松有甜味)(锲而不舍)的姑娘(勤学苦练)的姑娘让我们再读课题,读出你对小姑娘的钦佩、赞美与祝福,读出你向她学习的决心、信心与勇气。六、小结本文在表达上颇具特色,一是作者将琴声“叮咚!叮咚!叮叮咚咚!”贯穿始终;二是刻画人物上,采用了间接描写的方法;三是在写琴声的时候,作者不直接写,而是将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达到了良好地表达效果。板书设计:春雨淅沥好奇夏日黄昏锲而不舍钦佩秋夜星空勤学苦练赞美雪夜归人祝福【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