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82477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10.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高中政治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高中政治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高中政治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高中政治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1(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市场经济的含义? 2.市场如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方式+优点)? 3.如何规范市场秩序?,复习回顾,生生互提,教师抽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中国梦”的经济基础,学习目标,1.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2.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重点) 3.了解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含义、主要目标。 4.理解宏观调控的手段及其相互关系。(重点、难点),阅读课本P82-84页,找出相关问题答案. (要求:1.认真阅读、勾画答案。2.精读答案、加深理解。3.争取记忆、脱离课本回答。),自主学习,4分钟,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P82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P82-83(理解、运用) 3、社

2、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P83 (了解) 4、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为什么 P83 (识记) 5、宏观调控的含义及主要目标是什么 P84(识记) 6、宏观调控的手段怎么做 P84 (区分、运用),“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不能没有,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是“画龙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 江泽民,检查反馈基础知识梳理,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一、社会主义市

3、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 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判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使国家的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成果展示一,1.这些上榜的中国企业具有哪些共同特点? (从企业的性质和涉足的行业去分析) 2.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特征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合作探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

4、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1.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我国政府采取了那些重要措施? 2.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税费改革、粮食直接补贴、扶贫工作、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等。),合作探究二,特征二: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注意:,1.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时富裕、同步富裕。,2.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大家实现共同富裕。,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西气东输工程:总投资1200亿人民币,西电东送工程

5、:总投资规模达5265亿元,思考:我国为什么能进行这么巨大的工程建设?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我国市场经济的什么特征?,合作探究三,特征三: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基本标志),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根本原则),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内在要求),知识点一,口诀:一公二共三调控,常见误区:1.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有特征? 2.市场经济都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成果展示二,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两结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当前利益与长远 利益,市场经济 的长处,局部利益 与整体利益,

6、手拉手,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二、科学的宏观调控,1、必要性:,2.宏观调控的含义,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谁(主体),用什么,调什么,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稳定物价,3.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2017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

7、口增长6%左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能耗强度下降3.1%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减少。,探究: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是如何体现的?,(1)经济手段,国家还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等,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4.宏观调控的手段,1.经济政策: (1)财政政策:如:财政收入、支出数量、税收、税率、国债等 (2)货币政策:如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 2.经济规划、计划:如:制定十二五规划,年度计划、远景规划等

8、。 3.其他:经济政策、经济计划、经济利益的调整、,关键词,国务院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政府调节财政收入(税率、税收、国债)和财政支出总量来调节和控制国民经济,央行调节货币的供应量、信贷量、利率来调节和控制国民经济,税率、税收、国债、政府采购、补贴等。,信贷、利率、外汇、汇率、准备金率等。,都是经济政策,都是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经济立法:规范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调整社会经济关系 经济司法:保证各项经济政策执行、经济合同的履行、打击各种经济违法犯罪行为,(2)法律手段:,经济法规,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等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立法、经济司法、依法查处

9、、依法打击等,关键词,国家通过采取具有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等行政手段,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3)行政手段:,特点:直接、迅速,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如:国务院及各地方政府下达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通知等。,关键词,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1.提高粮食收购价,2.国家修订个人所得税法,5.国家勒令关闭污染严重企业,3.实施产业振兴规划,8.国务院发出通知坚决取缔传销活动,6.实行结构性减税,4.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7.依照反垄断法调控房价,9.物价局核准公交车价格,连连看,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充

10、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5、宏观调控三种手段之间的关系,科学的宏观调控,含义,目标,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知识点二,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2、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是什么),二、科学的宏观调控,小结,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地位基本标志,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根本目标,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内在要求,(为什么),1、含义,2、基本特征,(怎么办),4、调控手段间的关系,我 的 收 获,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 ) 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C.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D.以市场为基础配置

11、资源,A,2.中国人民银行决定,2017年2月1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 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上调,这一材料表明:( ) A.国家运用经济手段调节经济 B.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调节经济 C.金融活动不应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D.国家用法律手段管理金融活动,A,3.蓝天白云是人们对美丽中国最朴素的理解,治理大气污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存环境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治理大气污染,政府应当( ) A.运用法律手段增加排污费的征收力度 B.运用经济手段增加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性信贷支持 C.运用行政

12、手段关闭所有排污企业 D.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治理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B,自古英雄出少年 少年有梦在今朝 自古英雄出少年 少年有梦在今朝 黄河九曲 奔腾在百折不挠的华夏,长城万里 屹立在浩瀚青史的中华 日出东方 我们是八九点的太阳 中华少年 向伟大中国梦出发 啊少年中国梦,一、有关“资源配置、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设问 (1)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资源优化配置、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机制(价格供求竞争)、市场规则、市场交易原则(自愿平等公平诚信)、市场体系、市场准入、市场秩序、市场主体、市场活力国际市场(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市场多元化等) (2)

13、科学的宏观调控(内在要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遵循价值规律,弥补市场失灵 (3)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思维过程,2、对的肯定,给个理由先,1、找辨析点,判断正误。,3、错的,指出错因,4、纠正,提出措施,方法技巧 关于宏观调控的主观题的一般解题方法 对本考点的考查经常涉及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稳定物价、促进就业、转方式调结构等知识。常见的设问角度是“为什么”(或单独问“必要性”“意义”)、“怎么样”。常用的知识点主要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科学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宏观调控的手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