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4课 海峡岸的交往检测 鲁教版五四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80050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4课 海峡岸的交往检测 鲁教版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4课 海峡岸的交往检测 鲁教版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4课 海峡岸的交往检测 鲁教版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4课 海峡岸的交往检测 鲁教版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4课 海峡岸的交往检测 鲁教版五四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4课 海峡岸的交往检测 鲁教版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春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4课 海峡岸的交往检测 鲁教版五四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4课海峡岸的交往1.如图中的一位“母亲”怀抱中有个“孩子”,她正在等待另一个“孩子”回来。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孩子”很可能是(C)A.香港B.澳门C.台湾D.西藏2.1992年,大陆海协和台湾海基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其核心是(B)A.制定和平统一方案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C.提出“一国制”方针 D.落实八项主张要求3.如图是台湾地区某老兵阔别家乡38年与亲人团聚抱头痛哭的情景,这一幕最早发生在哪一年(B)A.1978年B.1987年C.1992年D.1995年4.被誉为“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因故一分为二,分别存于大陆和台湾。2011年6月,部分画作在台湾同时展出,实现了山水合

2、璧。“山水合璧”反映了(C)A.岸政治经济交流成为常态B.海协与海基开始对话C.统一是岸人民的共同愿望D.岸分离阻碍了文化交流5.2016年暑假期间,某旅游公司设计了多条“走进台湾”系列产品线路,包括美食之旅“吃”遍宝岛;花博之旅“花”现宝岛;婚纱蜜月之旅钟爱一生宝岛演艺等。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B)A.它为岸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B.海峡岸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C.海峡岸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合作共赢符合岸人民的共同利益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早日结束海峡岸的分裂局面,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们根据时局和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对台政策,岸关系经历了敌对缓

3、和和平发展的艰难历程,也与新中国一道同呼吸共命运经受了历史的考验。材料二2015年11月7日,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面,“习马”是1949年以来岸最高领导人首次面。习近平指出:“岸双方共同努力,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共同巩固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深化岸交流合作,增进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请回答:(1)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党和政府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2)20世纪90年代,随着海峡岸交流的日益密切,岸分别成立并授权哪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

4、政治对话?1992年,这个团体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岸和平统一进程?(提出一点可行性建议即可)答案:(1)“和平统一,一国制”的基本方针。(2)海峡岸关系协(海协)、海峡交流基金(海基)。海峡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3)如:加强海峡岸经济、文化交流,发展交通,密切岸人员友好往来等。(其他言之有理亦可)7.“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反映了诗人希望(C)A.到大陆生活 B.葬于大陆C.祖国统一 D.与大陆交流8.示意图可以使复杂的历史简洁化。下面的示意图再现了(A)A.大陆和台湾的关系B.内地和香港的

5、关系C.内地和澳门的关系D.中央和西藏的关系9.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我国解决“乡愁”的基本方针是(B)A.武力解决 B.“和平统一,一国制”C.民族区域自治 D.“入联公投”10.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运动,提出:“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反映了(A)A.民众要求打破岸隔绝状态B.岸民间团体开始政治对话C.香港、澳门回归产生重大影响D.和平统一局面已经完全形成11.台湾地区民进党领导人蔡英文在2016年5月20日“就职演说”中拒谈“九二共识”。这实际表明(A)A.蔡英文挑战一个中国的原则B

6、.台湾和大陆对抗升级C.和平与发展不再成为时代主题D.祖国统一最终难以实现12.改革开放以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有(D)西藏和平解放提出“一国制”香港、澳门回归海峡岸的交往日益密切A. B.C. D.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这首改编的回乡偶书反映出(C)历史上海峡岸曾长期隔绝如今海峡岸有了交往台湾同胞浓烈的思乡之情台湾与大陆已实现统一A. B.C. D.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材料二请回答:(1

7、)材料一是于右任先生表达的台湾和祖国大陆分离的哀痛,造成其哀痛的历史原因是什么?(2)台湾同胞最早在什么时候可以穿上材料二中的服装回到大陆见到故乡?为什么?你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结束海峡岸分离状态的途径是什么?(3)材料二表明台湾同胞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海峡岸的分离。(2)最早能在1987年回到大陆,见到故乡。因为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和平统一,一国制”。(3)渴望台湾与祖国大陆早日实现统一;岸人民同宗同源,血浓 于水。15.(创新探究题)台湾问题的解决关系到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下列材料

8、,回答问题:【回顾历史】材料一1981年8月26日邓小平见知名人士傅朝枢时说:“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一个区,还保持它原有的制度、生活方式”“希望台湾的一些领导人把眼界放宽一点,放远一点,统一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希望,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材料二1993年4月,海协长汪道涵和海基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谈。将“加强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海峡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1)为解决台湾问题,我国政府确立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2)材料二中“谈”被称为什么?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出这次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展望未来】材料三2016年5月25日,中

9、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发言人就蔡英文“520”讲话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这一讲话,在岸同胞最关切的岸关系性质这一根本问题上采取模糊态度,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和认同其核心意涵,没有提出确保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具体办法。我要强调的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涉及岸关系根本性质的原则问题,是一道绕不开的“必答题”,没有任何模糊空间。(3)你认为发展海峡岸关系,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前景的认识。答案:(1)“和平统一,一国制”。(2)“汪辜谈”;将“加强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3)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4)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愿望。它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强大。我们要坚决同一切分裂势力作斗争。汪辜谈1993年4月27日至29日,在海协的倡议和积极推动下,经过海峡岸的共同努力,备受瞩目的第一次“汪辜谈”在新加坡正式举行。其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及对岸关系的影响已引起台湾岛内的高度重视和国际社的普遍关注。“汪辜谈”是在岸于1992年达成的“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举行的。在海峡岸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汪辜谈”就加强岸经济合作和科技、文化、新闻等领域的交流进行了协商,签署了四项协议,受到了海峡岸和国际社的普遍好评。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