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谋道镇苏马荡教育集团2018年春季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答案不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79625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谋道镇苏马荡教育集团2018年春季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答案不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谋道镇苏马荡教育集团2018年春季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答案不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谋道镇苏马荡教育集团2018年春季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答案不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谋道镇苏马荡教育集团2018年春季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答案不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谋道镇苏马荡教育集团2018年春季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答案不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谋道镇苏马荡教育集团2018年春季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时间:70分钟满分:70分)一、 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4分)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从较远距离逐渐靠近焦点的过程中( )A光屏也要逐渐靠近凸透镜 B光屏上呈现的像逐渐变小C光屏上呈现的像逐渐变大 D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虚像第3题图2 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距透镜4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 A40cm B. 30cm C.20cm D.10cm3从如图所示情景中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2、 B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下列实例中,利用物体惯性的是( ) A. 高速路上汽车限速行驶 B. 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C. 司机开车时应系安全带 D. 汽车在转弯时应减速慢行第5题图5对下图所示的情景解释正确的是( )A踢出去的足球“飞行”一段路程后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B跳远运动员助跑可以提高成绩,是利用了身体的惯性力C男孩水平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小于车所受的阻力 D人随蹦蹦杆跃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6小刚同学用力踢一下草坪上静止的足球,足球滚动起来,滚动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关于这个过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

3、以足球为参照物,草坪和它是同向运动的B踢一下静止的足球,足球滚动起来,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C足球最终会停下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 足球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7右图是物体AB经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当AB沿主光轴远离镜头时,则物体上A点的像A会沿 移动。AAO BAF C水平向右 D水平向左第8题图8重力相同的a、b两件货物在两台吊车钢索的牵引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在图象描述的运动过程中()A它们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a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b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D前6秒内,a货物的平均

4、速度小于b货物的平均速度9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6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第9题图第10题图A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B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C甲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乙、丙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D甲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乙、丙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10. 如图示为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这个

5、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为了减小摩擦,应选用尽量光滑的水平桌面B为使实验效果明显,应选用质量较大的小车C调整两边的托盘所放的钩码数量,可以改变力的大小D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是为了改变力的作用线的位置题13图11.正在运动着的物体,若它所受的一切外力都同时消失,那么物体的运动一定( )A.立即停下来 B.速度大小不变,但运动的方向改变了 C.速度变慢,逐渐停止 D.做匀速直线运动 12. 一物体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水平方向只受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则该物体( ) A只能以一定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可能在水平面上向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C不是静止,就是沿力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D只能沿一个力的方向做匀

6、速直线运动二、填空与问答题(填写语言要求完整、简洁。每空1分,共21分)13如图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当物距为15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 。14.成语“风吹草动”中的施力物体是_ ,受力物体是 .15. 汉宜高铁开通后,我们从利川到武汉只需要四个多小时。(1)在高速行驶的动车上相对于座椅来说,桌子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放在桌面上的书能够静止不动,原因是它受到 (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的作用。(2)高速行驶的动车进站前关闭电源,由于 动车仍以较大的速度前进。16.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

7、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t=1s时,物体处于 状态(选填“匀速运动”、“变速运动”或“静止”),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t=5s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 N。第17题图第16题图17如图所示,在玻璃杯里装上大半杯米,把一根筷子插在中间,将米压紧并使筷子直立,再往杯内加少许水,过一会儿拿起筷子,可以看到筷子把装米的玻璃杯提起来。这是因为米吸水后发涨发涩,既增大了米对筷子和米对玻璃杯的_ _,又增大了它们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摩擦力。若米重2N,玻璃杯重1N,则当筷子提着米在空中静止时,米与筷子的摩擦力

8、为_ _N。18. 小丽同学在超市购物时,用15N的水平力推着一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小车受到的阻力是_ _N。突然,小丽发现前面有一小孩,她马上用20N的水平力向后拉小车,使小车减速,在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小车所受的合力为_ _N。方向 _19.如图所示,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分别滑到铺有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_ _;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相等,说明了平面越_ _,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 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 _;推理,若平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_ _(填“会”或“不会”)改变,小车将做 _运动

9、而永远运动下去。毛巾表面棉布表面木板表面三 实验与作图(共15分)20.(2分)如图所示,画出斜面上的物体A所受力的示意图。21(2分)如图所示,F1、F2为凸透镜焦点。CF2是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AB为一过焦点且与主光轴垂直的平面镜,请画出CF2进入凸透镜前和经平面镜后的光路。图27乙甲B0c m501009080706040302010平行光源A0c m50100908070604030201022(2分)如图甲所示,小文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保持位置不变,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把烛焰与光屏的位置对换后,在光屏上将观察到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

10、大”)的实像。小文将光屏先后放在如图27乙所示位置,在光屏上能观察到大小相等的光斑,凸透镜B的焦距为 cm。23(7分)小红和小明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小红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次实验(1)实验要求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方向做 运动,根据 原理,可知此时摩擦力与拉力二力大小相等,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甲图示数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4)比较 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5)请针对你提出的实验过程中的不足是_写出改造方案 _砝码质量(g)1002003

11、00400500600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1.02.03.04.05.0已无刻度24.王华同学用一支最大测量范围是5N的弹簧秤来测量质量不同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实验时得到的数据如下表,他去掉最后一次600g的砝码,指针回到0.5N处 2分(1)王华同学做实验中错误的做法是_.(2)去掉错误部分,你从这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_四计算题(25题4分、26题6分,共10分)25.一个重为147N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一弹簧秤勾住物体向上提,弹簧示数为35N,求:( 4分)(1)物体的质量; (2)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 26勤学善思的武爱同学,当他提着装满水的桶在楼道里行走时就想:“我用了多大的力

12、提水?”于是他观察桶的容积是19L,再测量同样的空桶质量是700g 。求:(6分)(1)桶的重力是多少?(2)所提水的重力是多少?(3)桶和水的总质量是多少?(g =10N/kg )2018年春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题答案一、 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4分)123456789101112CBABACDDABDB二、填空与问答题(填写语言要求完整、简洁。每空1分,共21分)13 10 幻灯机或电影14 风 草15 (1) 静止 平衡力(2) 惯性16 静止 1 0 17 压力 3 18 15 35 水平向前 19 (1) 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速度相等 (2) 光滑(粗糙) 小(大) 远(近) (3) 不会 匀速直线 20 略21 略22 缩小 20 23 (1) 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2) 2.4 (3) 压力越大 (4) 甲丙 (5) 不易控制拉测力计匀速运动 不拉测力计,而拉木板匀速运动 25题 (4分)15Kg 112N26题(6分) 7N 190N 19.7Kg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