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能演练提升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79373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89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能演练提升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春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能演练提升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春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能演练提升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年春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能演练提升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春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能演练提升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春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能演练提升 (新版)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铝的产量在近一百多年中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地使用,原因之一就是铝的抗腐蚀性能好。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A.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B.铝不与盐酸反应C.铝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D.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2.某电镀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硫酸铜(CuSO4)。若要从硫酸铜中获得金属铜,以减少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可选择下列物质中的()A.稀盐酸B.氢氧化钠C.银粉D.铁粉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CuSO4+2NaOHCu(OH)2+Na2SO4B.C+CuOCu+CO2C.2AgNO3+C

2、uCu(NO3)2+2AgD.Cu+FeSO4Fe+CuSO44.(2018湖南衡阳中考)某不纯的铁5.6 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0.23 g氢气,则铁中混有的物质可能是()A.锌B.碳C.铝D.银5.如右图所示,一木块漂浮于X中,向X中缓缓加入(或通入)少量物质Y后最终木块上浮,则X与Y可能是(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序号XY水食盐氢氧化钙溶液二氧化碳稀硫酸镁粉硫酸铜溶液铁粉A.B.C.D.6.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XYB.t2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C.t3时

3、,消耗金属的质量:X=YD.t3时,消耗盐酸的质量:X=Y7.小思实验操作考试的题目是“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内容包括:铜在空气中灼烧、锌与稀硫酸反应、铝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下图是他实验操作考试中的部分情景。(1)上图中有一处错误的操作,该操作是(填序号)。(2)操作A的现象是。(3)他将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未出现任何现象,其原因是。8.已知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一种常见的金属,B溶于水得到一种浅绿色溶液,C是单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试回答:(1)写出A、B、C、D四种物质的化学式:A、B、C、D。(2)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探究创新9.废

4、旧金属可以回收利用,用合金废料(含Fe、Cu和Al)制取FeSO4溶液和回收金属Cu,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1)合金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生活中铝比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结合化学方程式解释)。(3)步骤A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Al+2NaOH+2R2NaAlO2+3H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推出R的化学式为。(4)步骤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答案:1.D铝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就很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这层薄膜可以阻止内层的铝进一步被氧化,从而对铝制品起到保护作用。2.D铁粉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置换出金属铜,从

5、而减少废水对环境的污染。3.C4.C5.B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若要使木块上浮,可增大溶液的密度,排出相同体积的液体所受的浮力变大,在木块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木块只能上浮。将食盐放入水中,随着食盐的加入,溶液的密度逐渐增大,木块上浮;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由于生成碳酸钙沉淀而使溶液的密度减小,木块下沉;将镁粉放入稀硫酸中,参加反应的镁粉质量大于产生的氢气质量,溶液密度增大,木块上浮;将铁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小于生成的铜的质量,溶液密度减小,木块下沉。6.Dt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XY,故A正确。由图可知,t2时,X已经消耗完,Y还没有消耗完,又开始时两金属的质量相等且酸是过量

6、的,所以t2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故B正确。由题干可知,金属的质量相等,且酸是足量的,所以最后金属全部反应完。图示中t3时刻两金属的气体质量不再变化,说明金属已经完全反应,又金属的质量相等,所以消耗金属的质量X=Y,故C正确。t3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XY,所以消耗盐酸的质量应该是XY,故D错误。7.答案(1)C(2)铜丝表面变黑(3)铝丝表面的氧化膜未处理(答案合理即可)解析本题结合具体操作考查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包括金属与氧气、稀硫酸及化合物溶液的反应,解题时不仅要明确反应的现象,还要对操作中出现的“异常”作出准确分析。(1)C中所示操作可能会将试管底打破。(2)加热条件下,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

7、化铜,即紫红色的铜变为黑色的氧化铜。(3)因为铝易被氧气氧化,其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内部的铝与硫酸铜溶液接触,故没有现象出现。8.答案(1)FeFeSO4H2H2O(2)2H2+O22H2O解析在解答时要注意题目中给予的信息“D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由此可以推测该物质是水,根据这一突破口,利用倒推法可以把各种物质一一推断出来。9.答案(1)混合物(2)4Al+3O22Al2O3,生成的Al2O3形成致密的保护膜(3)H2O(4)Fe+H2SO4FeSO4+H2置换反应解析(1)合金是金属和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经过熔合得到的,属于混合物。(2)生活中铝比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铝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覆盖在金属铝表面,阻止铝被继续氧化。(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R的化学式为H2O。(4)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