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文】高中语文学习基础知识汇总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77338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203 大小:5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A文】高中语文学习基础知识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203页
【7A文】高中语文学习基础知识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203页
【7A文】高中语文学习基础知识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203页
【7A文】高中语文学习基础知识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203页
【7A文】高中语文学习基础知识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2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A文】高中语文学习基础知识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A文】高中语文学习基础知识汇总(2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语文学习计划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内容是读书!如果你想拥有好的成绩,阅读吧!如果你想获得最佳的精神享受,阅读吧!如果你想创造美好的未来,阅读吧!1.勤奋读书,必须做到珍惜时间,抓紧分分秒秒。欧阳修善于利用“三上”的时间读书,即“马上、枕上、厕上”,郑板桥读书则利用“舟中、马上、被底”的零星时间读书背诵。2.平常得多看书,看一些美文,像记叙文相信大家都能看懂,但是美文需要找感觉,有的时候看多了,你的感觉就会来了。阅读的多了,就对各方面有了了解,见到问题,以前阅读遇到过类似的都出来了,自然就解决了。这是一种奇妙的现象。3.读书必须学会圈点勾画,学会做读书笔记,摘抄、摘

2、录,钩玄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要养成勤查词典资料等工具书的习惯。把自己以前读得不准确的字记在一个小本子上,考前再看一看,印象就比较深。4.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首先要善于提出问题,其次要善于分析综合。培养独立思考习惯要克服不良的思维定势,防止思想的僵化。所谓思维定势就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好的思维定势可以使学习和解决问题变得容易、迅速;不良的思维定势则会束缚人的思想,难以有所发现和创造。要善于从固有的思路中跳出来,变换角度去思考,往往会有新的思想。5.朗读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6.养成求教于人的习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甚至是激烈的争辩。问一

3、切可能了解情况的人。7.日记不但形式十分灵活,可长可短,可叙可议,可描写,可抒情,可说明,而且内容也非常广泛,可以海阔天空,无所不谈。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自己想什么就写什么,不必进行过多的加工。日记往往记的是身边的琐事,但要注意从这些琐事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受,反映出自己的观点、看法。8.死记硬背(默写这种一定拿分的东西花再多时间也不过分,关键是一定拿到,不要认为反正几分无所谓,这里几分那里几分就很恐怖了)9.古文本阅读:要上课时认真听记,老师讲的一些词意义记住,比如“以”有用来,来,凭靠等意思,(老师上课都讲过的),考试时翻译也就考察了你的这方面的基础(是基础!)文言文翻译其实无非就是掌握重

4、点实词和特殊句式,把“之乎者也”这些关键的虚词和人名、地名什么的区分开来,所以平时的基础积累很重要。个别解释不会,只要用迁移和扩充两种方法就没错。个人认为考课外文言文大概只有两种考法。一是纯粹考课外的,比如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名人刻苦求学的故事,或者反映某位仁兄很有品格的故事。第二种就是给你一段课内文言文再给你一段课外的。比如说送东阳马生序有可能和凿壁借光一起考,或者是给你送东阳马升序再给你一个宋濂其他的故事。平时多看这些典故考试兴许就会碰上,了解大概的意思,再难的句子也能翻译出一二。即使没有碰上也是知识的积累,作文中也可以用上。10.对于诗歌鉴赏,不仅要多做题,还要多看些模板。有些题,怎么问

5、,就怎么答,有固定答法,多积累,答题的专业词汇(从答案中积累关键词),尤其什么意境,诗人风格,思想感情的词语。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重点看看。11.现代文阅读一向是重中之重,培养你的语言表达、文章理解和分析能力,特别是要学会在阅读文字材料中发现有效信息,原文中有明显的准确答案,要善于利用阅读文字材料中的“原文”材料,果断作答。练习时有“捷径”可走,这个老师也讲过,“套”记得场景描写有什么作用吗?渲染,暗示,升华主旨。这个公式是你练习现代文阅读的速成之路。比如答:文章通过。运用。(手法+具体句子的分析。分析不要害怕,就是把句子里的某些词语拉进分析里,联系文章的话怎么说都有分)表达了、揭示了。(文章主旨

6、。这就要看你的基础了,为什么?词汇积累越丰富,表达越方便,通常主旨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战争”联系人性与罪恶的主题,“孤独”联系社会温暖与关怀的主题)做题+对照答案+总结模板,一段时间下来,一定会有成效。其实只要把你读完这篇文章后的感觉用套话包装一下,就绝对不会托你后腿了。“题目经常出现,我写了很多,怎么和写一点的人一样多分啊?”这种问题.首先你要分析给分,批卷是按点给分的,有的题甚至只要答到关键字就给分了。分析一下给的分可能包括几点,比如6分,可能是3点每点2分,可能是2点每点3分,自己心理要有个数,然后尽量往多里答。多不是字多,而是点多,要从多个角度.看一些参考书,把一些答题结构背下来.比如

7、:某句话有什么作用?答:一方面,在结构上起.另一方面,在内容上起.一些表现手法要背下来,碰到就套,比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12.作文和阅读分不开,经常性的多做一些阅读,可以提高你的写作水平的,有的时候你甚至可以把你读过的好的句子直接运用到你的作文当中去。什么最重要,首先是一个构思,不需要多的,只需要比别人想得深那么一点点。想好了,20分得到了。标题,这个需要花点功夫,一个让人很激动的名字,一个让你自己感动的名字。不需要长的,我的一般就是两个字,但是这总能给老师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然后,开头,没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了。一个精彩的开头,有很多,自己去琢磨哈。至于中间,那个好说,无外乎就是例子嘛,我的观

8、点是,例子不在多,关键是自己要精灵一点,随便什么题都能找到例子套。还有中间老师能看得第二个得分点,就是你的结构,这就意味着你的每段开头句,也就是分论点也很重要。老师一般看中间时,也就是看一下分论点,然后看一下你的例子丰富不丰富。最后一个得分点,就是结尾了,这也是点睛的一笔,找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结尾,跟开头一起练吧!作文不要求高分要求稳和偏高分,那么选议论文最保险,因为它不容易的低分。议论文要开门见山,主题鲜明,开头就点出你的论点,这是你平时背的名句就有用了,能用上去就用上去,不说文采好吧,老师至少觉得你语文公底很扎实。作文最忌讳空洞,不要一段一段讲道理,抒感情,鲜明的例子举出来,又占格子又丰富

9、内容,例子哪来,请背。还有书上学过的名人例子,也可以用。批作文很快很累,别指望老师给你细看,所以作文一定不要隐晦,每段要说什么在开头灵活的提出来,开头最重要。开头结尾用优美或哲理的文字修饰下,中间段落分明。审题要清,切入要小,经常点题。比如聚焦奥运,别只顾奥运把聚焦丢了,也别把聚焦变成关注之类的同意词.结尾一般要点题.不多说了,总之,语文考试是应试,你要学会应试的方法.拼命背语文书尤其古文不会错,你会被不一定会默,会默不一定会用,一定要天天被,死背,最后你会发现,你在起跑线上赢了一大节!一、语文基础知识篇附1:当代汉语出版物中最常见的100个别字1.按(安)装2.甘败(拜)下风3.自抱(暴)自

10、弃4.针贬(砭)5.泊(舶)来品6.脉博(搏)7.松驰(弛)8.一愁(筹)莫展9.穿(川)流不息10.精萃(粹)11.重迭(叠)12.渡(度)假村13.防(妨)碍14.幅(辐)射15.一幅(副)对联16.天翻地复(覆)17.言简意骇(赅)18.气慨(概)19.一股(鼓)作气20.悬梁刺骨(股)21.粗旷(犷)22.食不裹(果)腹23.震憾(撼)24.凑和(合)25.侯(候)车室26.迫不急(及)待27.既(即)使28.一如继(既)往29.草管(菅)人命30.娇(矫)揉造作31.挖墙角(脚)32.一诺千斤(金)33.不径(胫)而走34.峻(竣)工35.不落巢(窠)臼36.烩(脍)炙人口37.打腊

11、(蜡)38.死皮癞(赖)脸39.兰(蓝)天白云40.鼎立(力)相助41.再接再励(厉)42.老俩(两)口43.黄梁(粱)美梦44.了(瞭)望45.水笼(龙)头46.杀戳(戮)47.痉孪(挛)48.美仑(轮)美奂49.罗(啰)唆50.蛛丝蚂(马)迹51.萎糜(靡)不振52.沉缅(湎)53.名(明)信片54.默(墨)守成规55.大姆(拇)指56.沤(呕)心沥血57.凭(平)添58.出奇(其)不意59.修茸(葺)60.亲(青)睐61.磬(罄)竹难书62.入场卷(券)63.声名雀(鹊)起64.发韧(轫)65.搔(瘙)痒病66.欣尝(赏)67.谈笑风声(生)68.人情事(世)故69.有持(恃)无恐70.

12、额首(手)称庆71.追朔(溯)72.鬼鬼崇崇(祟祟)73.金榜提(题)名74.走头(投)无路75.趋之若骛(鹜)76.迁徒(徙)77.洁白无暇(瑕)78.九宵(霄)79.渲(宣)泄80.寒喧(暄)81.弦(旋)律82.膺(赝)品83.不能自己(已)84.尤(犹)如猛虎下山85.竭泽而鱼(渔)86.滥芋(竽)充数87.世外桃园(源)88.脏(赃)款89.醮(蘸)水90.蜇(蛰)伏91.装祯(帧)92.饮鸠(鸩)止渴93.坐阵(镇)94.旁证(征)博引95.灸(炙)手可热96.九洲(州)97.床第(笫)之私98.姿(恣)意妄为99.编篡(纂)100.做(坐)月子高中语文答题公式(一)某句话在文中的

13、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

14、的解答: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15、六)段意的概括归纳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