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A版】2018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77289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A版】2018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8A版】2018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8A版】2018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8A版】2018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8A版】2018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A版】2018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A版】2018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第I卷阅读题(共47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

2、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悬在黑暗中摸索。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

3、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u都使马克思感到由衷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塞尔。德普勒的发现。(节选自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下列各项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其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B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构成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C在没有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的前提下,人们也可以从事政

4、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D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都必须由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来解释。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A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B马克思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决定作用的、革命的力量。C马克思发现了资本家靠榨取雇佣工人剩余价值获取利润的规律。D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达尔文发现的发展规律一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B“空白”一词形象地说明了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无产阶级事

5、业是不可弥补的损失,高度赞扬了马克思的伟大贡献。C“豁然开朗”和“在黑暗中摸索”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意义,D作者从马克思的观点中总结出了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二、古代诗文阅读、默写(24分)(一)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4-7题。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

6、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徒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銛于

7、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节选自贾谊过秦论)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履至尊而制六合六合:六国B以弱天下之民弱:使弱小C才能不及中人中人:平常的人D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抗:匹敌、相当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秦朝灭亡原因的一项是()(2分)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

8、之兵,聚之咸阳废先王之道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振长策而御宇内ABCD6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段叙述了秦始皇为了巩固政权采取对内镇压对外掠夺的措施。B作者用对比论证的方法阐述了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C文中叙述秦始皇取天下之猛和守天下之严是为了反衬出秦朝灭亡之迅速。D作者既歌颂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也批评了他不体恤百姓的暴行苛政。7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1)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二)古代诗歌阅读(7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与吏郎中钦听黄鹤楼上

9、吹笛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注安史之乱中,李白怀着平乱的愿望,曾任永王李鳞的幕僚,后受牵连,被流放夜郎。这是他流放夜郎途中经过武昌游黄鹤楼时所作。8诗的首句提及的“迁客”当指西汉贾谊,作者借他来表达自己的什么心情?(3分)9江城五月,当然无梅,可作者说他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这支曲子的笛声时,竟觉眼前有梅花漫天飘飞之感。作者这样写运用了什么手法?产生了怎样的效果?(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每空1分)(1)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

10、食野之草。我有嘉宾, 。(曹操短歌行)(2) ,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不违农时, ; ,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l14题。汉话,我想对你哭北国骑士武汉大学某教授在一次讲演中曾不无感慨地说到,汉语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弱势语言、一种第二阶级的语言。在座的富有自由辩论精神的学子们一片哗然,纷纷以“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观点反驳。但在听了演讲者“一个外国人晋职、升中学、上大学、考研究生、攻博,需要考我们汉语吗?”的反问之后,全场寂然。我不

11、否认,今天我们必须学习西方科技知识,掌握其语言、了解其文化。但是,如果我们普遍陷入对外国语言(这里主要是指英语)的畸形崇拜,那么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关系到本民族文化生存前景的严重问题。大多听讲者也明白在那种狂热的气氛里,是难以学到什么新东西的,但他们认为,即花费时间、金钱换来一种心理上的平衡也值得。因为,英语对于考研者来说,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它早已成为考研游戏的前提。而且,随着竞争者日众,它的难度也不断水涨船高。具体地说,一个报考中国现当代文学甚至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考生,如果英语不迭“国家线”的话,即便专业再优异也是白搭。相反,专业平庸,英语成绩突出的考生,却往往成了录取的亮点。然而,我们对英语

12、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我们真的重视英语吗?20XX年武汉大学博士生录取的英语线,划为:应届、往届的文科考生分别是55、50分,而理科应届、往届考生分别只需50、45分。,也就是说大家同是博士生,在英语卷面分只有100分的情况下可以相差10分之巨。而且,更让人不解的是,一个研究空间物理的博士生与一个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博士生究竟哪一个更需要英语?我们年轻一代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态度的冷漠、了解的浅陋让人心痛。我参加过湖南省的高考作文评阅工作,在所阅过的近20XX篇文章中,很少能看到字句完全通顺的,更无以奢谈文采,而太多“准大学生们”在文字中所体现出的对题旨把握的模糊、表达的幼稚,取材的单一和价值观念的混

13、乱真是让人惊叹!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不可遏抑的世界趋势。面对强势文化的入侵,我们知道其他民族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的吗?多数时间在美国教书的法国人德里迭来北京大学作演讲的时候,开始打算应学生要求用英语,但法国领事馆坚持要他用法语,因为他是法国人。几十年前,美籍华人丁肇中先生在诺贝尔奖的颁奖台上致答词时,这位英语远比汉语讲得流利的科学家,却坚决要讲汉语,就因为那是母语。据说在德国的讲台上授课,政府规定一律都得用德语。而在许多最需要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国际讲坛上,我们却听到了中国代表的满口洋话。最近惊闻武汉某著名大学也要实行双语教学,据说包括其中文专业也不能幸免。如果这则消息确实:那么在中国大学的课堂

14、上使用英语讲授汉语言文学,将成为世界教育传播史上的一大奇观我们小时候都学过最后一课。我想这篇体验一种语言命运的著名短篇小说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共鸣,是因为那位老师在最后一课上,表达了一个超越民族界限的感叹: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这句话可以置换为: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最美丽的。遗憾的是,这种美丽往往只有在危及语言存亡的时候,才体会得出。我们非得要扮演一回那个不成器的小学生么?英语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狼来了”。来了一匹我们不能赶走也无法赶走的“狼”。但我想,即使我们没有气度、勇气、胆识、能力与之共舞,也不至于要把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身上的好肉都送到它的嘴里,任其撕咬吧?汉语,我只有对你哭

15、!(选自读者20XX年第2期,有改动)11文章第一自然段中,在听武汉大学某教授讲演时,学子们为什么先是“一片哗然”,然后又“全场寂然”?(4分)12文章为什么引用短篇小说最后一课?请根据文意,简要作答。(4分)13文章的题目是“汉语,我想对你哭”,而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却说“汉语,我只有对你哭”,措辞的变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文作答。(4分)14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文中划横线句子的理解。(5分)第卷表达运用题(53分)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1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羁绊(pn)毁家纾难(sh)撮弄(cu)一鳞半爪(zho)B数说(sh)啼饥号寒(ho)狙击(z)造谣中伤(zhng)C信笺(jin)生拉硬拽(z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