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文】高中物理打点计时器试题两套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76325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A文】高中物理打点计时器试题两套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7A文】高中物理打点计时器试题两套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7A文】高中物理打点计时器试题两套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7A文】高中物理打点计时器试题两套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7A文】高中物理打点计时器试题两套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A文】高中物理打点计时器试题两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A文】高中物理打点计时器试题两套(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高中物理打点计时器试题(一)1(2016湖南校级模拟)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A时间B位移C加速度D平均速度2.(2015鄞州区校级一模)如图是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得到的一条纸带,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重力加速度为g,在计算图中N点速度时,几位同学分别用下列不同的方法进行,其中正确的是()AvN=gnTBvN=CvN=DvN=g(n1)T3(20KK萧山区校级模拟)如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s=cm;C点

2、对应的速度是m/s;该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m/s2(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4(2016春莆田校级月考)为了探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进行下面的两个实验:实验一:采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就水平飞出,同时B求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观察到两球;这个现象说明了实验二:如图b所示所示的装置,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N的末端与可看作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铁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v0相等现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铁球能以相同的初

3、速度v0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下端射出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两个铁球E处,仅仅改变弧形轨道M的高度,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个现象说明5(20KK浙江)如图所示,装置甲中挂有小桶的细线绕过定滑轮,固定在小车上;装置乙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导轨的左端,另一端系在小车上一同学用装置甲和乙分别进行实验,经正确操作获得两条纸带和,纸带上的a、b、c均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1)任选一条纸带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2)任选一条纸带求出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纸带和上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图中(填选项)A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B两条纸带均为用装

4、置乙实验所得C纸带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D纸带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纸带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6(20KK广东)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其中斜面倾角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b)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部分实验步骤如下: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C将小车依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穿过限位孔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用字母填写)图(b)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s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5=

5、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7(20KK山东)(1)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和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m/s2,若用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

6、因数的真实值(填“偏大”或“偏小”)高中物理打点计时器试题(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2016湖南校级模拟)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A时间B位移C加速度D平均速度【考点】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时,每隔0.02s打一个点,所以时间间隔已知,纸带上打出的点之间的距离可以用刻度尺直接量出【解答】解:A、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时,每隔0.02s打一个点,所以时间间隔已知,不需计算,故A正确;B、纸带上打出的点之间的距离可以用刻度尺直接量出,不需计算,故B正确;C、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可以利用逐差法或者速度

7、时间图象得出,需要计算,故C错误;D、平均速度的求解需要运用物理公式:计算得到,故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了打点计时器的应用,根据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可以判断各物理量是否能正确得出2(2015鄞州区校级一模)如图是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得到的一条纸带,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重力加速度为g,在计算图中N点速度时,几位同学分别用下列不同的方法进行,其中正确的是()AvN=gnTBvN=CvN=DvN=g(n1)T【考点】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的处理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可以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解答】解:根据匀变速

8、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可以求出某点的瞬时速度,可以求出N点的速度,据图上的数据可知:vN=,故AD错误,BC正确故选:BC【点评】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3(20KK萧山区校级模拟)如图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s=0.70cm;C点对应的速度是0.10m/s;该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0.20m/s2(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考点】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的处理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

9、】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平均速度就等于在该段时间内的中间时刻瞬时速度求解B点对应的速度,根据x=aT2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a【解答】解: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故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50.02s=0.1s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0.70cm,要注意有一位估读;C点的瞬时速度等于BD段的平均速度,所以:vc=0.10m/s根据x=aT2可得:物体的加速度a=0.20m/s2故答案为:0.70;0.10;0.20【点评】只要掌握了基本的实验原理即可迅速准确的解决此类实验题目注意单位的换算和有效数字的保留4(2016春莆田校级月考)为了探究平抛物体的运

10、动规律,进行下面的两个实验:实验一:采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就水平飞出,同时B求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这个现象说明了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二:如图b所示所示的装置,两个相同的弧形轨道M、N分别用于发射小铁球P、Q,其中N的末端与可看作光滑的水平板相切;两轨道上端分别装有电磁铁C、D;调节电磁铁C、D的高度,使AC=BD,从而保证小铁球P、Q在轨道出口处的水平初速度v0相等现将小铁球P、Q分别吸在电磁铁C、D上,然后切断电源,使两小铁球能以相同的初速度v0同时分别从轨道M、N的下端射出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两个铁球相遇E处,仅仅

11、改变弧形轨道M的高度,重复上述实验,仍能观察到相同的现象这个现象说明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考点】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根据A球的竖直分运动与B球的运动相同得出平抛运动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2)根据P球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与Q球相同,得出平抛运动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解答】解:实验一、两球同时落地,说明A、B两球在竖直方向运动规律相同因此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二、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实验可知,P球从M点平抛,而Q球从N点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二者运动轨迹虽然不同,但是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相同,因此P球会砸中Q球;

12、仅仅改变弧形轨道M的高度,只是影响P球在空中运动时间,但是P、Q两球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规律是相同的,因此实验现象相同,应这个实验说明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同时落地,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相遇,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点评】该实验设计的巧妙,有创新性,使复杂问题变得更直观,因此在平抛运动的规律探究活动中不一定局限于课本实验的原理,要重视学生对实验的创新5(20KK浙江)如图所示,装置甲中挂有小桶的细线绕过定滑轮,固定在小车上;装置乙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导轨的左端,另一端系在小车上一同学用装置甲和乙分别进行实验,经正确操作获得两条纸

13、带和,纸带上的a、b、c均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1)任选一条纸带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2.40cm;(2)任选一条纸带求出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5m/s,纸带和上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图中C(填选项)A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B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C纸带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D纸带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纸带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考点】打点计时器系列实验中纸带的处理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由毫米刻度尺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注意需要估读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解答】解:(1)选纸带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6.

14、504.10cm=2.40cm(2)选纸带读出c、e两点间的距离为5cm,相对应的平均速度=1.25m/s选纸带读出c、e两点间的距离为4.5cm,所以平均速度小于(3)装置甲实验中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相邻的计时点的间距之差相等,装置乙实验中小车受橡皮筋的弹力越来越小,所以做加速度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以相邻的计时点的间距之差减小,所以带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故选C故答案为:(1)2.40cm(2)1.25m/s,小于(3)C【点评】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有关纸带处理的基本知识,平时要加强基础实验的实际操作,提高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要注意单位的换算6(20KK广东)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其中斜面倾角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b)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部分实验步骤如下: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C将小车依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穿过限位孔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DCBA(用字母填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