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文】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内容分析全面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75651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A文】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内容分析全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7A文】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内容分析全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7A文】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内容分析全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7A文】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内容分析全面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7A文】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内容分析全面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A文】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内容分析全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A文】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内容分析全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内容分析(实验)第一部分前言这一部分主要是数学的概念,数学学习的现实背景以及学习数学的价值。数学与现代社会的息息相关,在现代社会中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数学教育不仅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认识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科学语言和有效工具。并在经济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和促进个人智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质是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数学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

2、,数学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的重要方面,它是公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是终身发展的需要。数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使学生表达清晰、思考有条理,使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1、 课程性质高中数学课程首先是义务教育后的一门主要课程,更是一门基础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数学本身的一些价值,形成学生思维、能力都是有基础性作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习其他学科有很强的基础作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提高全民素质有很深远的意义。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构建共同基础,提供

3、发展平台高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后,为满足需求给学生提供更高水平的数学基础;第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主要体现在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安排上。2.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也给教师和学校选择空间。3.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4.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高中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思维能力在形成理性思维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4、5.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6.与时俱进地认识“双基”根据时代的发展,适时适度的增减课程内容,让学生与时俱进的掌握双基。7.强调本质,注意适度形式化适度形式化,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8.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高中数学课程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并在适当的内容中提出对“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设立“数学史选讲”等专题。帮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9.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

5、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尤其是教学中难以呈现的内容。10.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引起评价体系的深刻变化,高中数学课程应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在数学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多方法的评价,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三、课程设计思路高中数学课程力求将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与课程的框架设计、内容确定以及课程实施有机地结合起来。()高中数学课程框架1.课程框架高中数学课程分必修和选修。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其中系列1、系列2由若干个模块组成,系列3、系列4由若干专题组成;每个模块2学分(36学时),每个专题1学

6、分(18学时),每2个专题可组成1个模块。课程结构如图所示。注:上图中代表模块(36学时),代表专题(18学时)。2.必修课程必修课程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数学内容,包括5个模块。数学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数学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数学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数学4:基本初等函数II(三角函数)、平面上的向量、三角恒等变换。数学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3.选修课程对于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愿望进行选择。选修课程由系列1,系列2,系列3,系列4等组成。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

7、方程、导数及其应用。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框图。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选修23: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系列3:由6个专题组成。选修31:数学史选讲。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选修34:对称与群。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3:数列与差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选修46:初

8、等数论初步。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选修49:风险与决策。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4.关于课程设置的说明课程设置的原则与意图必修课程内容确定的原则是:满足未来公民的基本数学需求,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选修课程内容确定的原则是: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对未来发展的需求,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获得较高数学素养奠定基础。其中,系列1是为那些希望在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而设置的,系列2则是为那些希望在理工、经济等方面发展的学生而设置的。系列1,系列2内容是选修系列课程中的基础性内容。系列3和系列4是为对数学有兴趣和希望进一步提高数学素养的学生而设

9、置的,所涉及的内容反映了某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打好数学基础,提高应用意识,有利于学生终身的发展。其中的专题将随着课程的发展逐步予以扩充,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进行选择。设置了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内容高中数学课程要求把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的思想以不同的形式渗透在各模块和专题内容之中,没有做专题。模块的逻辑顺序必修课程是选修课程中系列1,系列2课程的基础。选修课程中系列3、系列4基本上不依赖其他系列的课程,可以与其他系列课程同时开设,这些专题的开设可以不考虑先后顺序。必修课程中,数学1是数学2,数学3,数学4和数学5的基础。系列3、系列4课程的开设学校应在保证必修课程,选修

10、系列1、系列2开设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情况,开设系列3和系列4中的某些专题,以满足学生的基本选择需求。学校应根据自身的情况逐步丰富和完善,并积极开发、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包括远程教育资源)。对于课程的开设,教师也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制定个人发展计划。(二)对学生选课的建议根据各方面不同,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课程组合,选择以后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三)本标准中使用的主要行为动词本标准的目标要求包括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涉及的行为动词水平大致分类如下。第二部分课程目标高中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

11、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概念、本质,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价值。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学以致用有所突破。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

12、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教师是关键,教师应首先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以及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要积极探索和研究,提高自身的数学专业知识和教学科学素质。数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数学的学科特点以及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1.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为了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多样性的基本理念,使不同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2.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发展能力(1)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教学

13、中应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贯穿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2)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在高中数学课程中,要重视运算、作图、推理、处理数据以及科学计算器的使用等基本技能训练。但应注意避免过于繁杂和技巧性过强的训练。(3)与时俱进地审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随着时代和数学的发展,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在发生变化,教学中要与时俱进地审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3.注重联系,提高对数学整体的认识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要注重数学的不同分支和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4.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

14、力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5.关注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科学观的形成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发展的动力。促进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数学精神。6.改善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但要注意的是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1)高中数学课程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对于这些内容,教师要把握标准的定位进行教学。(2)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的参与和行为的参与。(3)加强几何直观,重视图形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鼓励学生借助直观进行思考。(4)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形式化的表达是一项基本要求,形式的表达与本质的掌

15、握要合理。(5)对不同的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教学和学习方式。(6)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内容、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拓展、延伸的空间和时间,合理进行探究。(7)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8)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7.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应重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原则是有利于对数学本质的认识。二、评价建议数学学习评价,既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又要重视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既要重视学生学习水平又要重视其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既要重视定量又要重视定性;既要重视教育者对学生又要重视学生的自评、互评。总之,应将评价贯穿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既要发挥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更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1.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下面给出一些具体评价内容的建议与要求。通过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应努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的价值,产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动机和兴趣。是否愿意思考?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交流合作?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刻苦以及克服困难的毅力等良好的意志品质。能否从实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