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73500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疆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疆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疆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疆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疆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阶段性诊断测试高二年级历史期中试题一、选择题:1、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人王室疆土,抢夺巳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 恶”。该状况反映出A.宗法制遭到破坏 B.天子权力开始削弱C.分封制受到冲击 D.贵族政治彻底瓦解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是A封建制度无法有效运行 B天下之道,君臣关系

2、最重要C分封世袭制下统治者的素质得不到保障 D圣贤在分封世袭制下很难出现3、 皇太极死后,在其弟多尔衮与其子豪格的皇位继承大战中,皇子派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他们在议政王大臣会议上表示皇位必由皇子继承,甚至严厉提出“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这反映出A血缘关系是影响皇位继承的唯一因素 B清初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的强化C议政王大臣会议妨碍了皇权的集中 D满族统治者受到宗法思想的影响4、鼎在商周时期是地位和权势的象征,周礼记载:“天子用九鼎”,但考古人员在春秋时期的诸候墓中发现也有九鼎,这说明当时 A诸候争霸,胜者为王 B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C尊王攘夷,号令诸候 D大国诸候饮马黄河,问

3、鼎中原5、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 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6、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7、清代史学家赵翼说:“自古皆

4、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材料表明秦朝政治体制哪一变化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C.中央集权政治开始出现 D.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8、有人认为,与汉朝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是指A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C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D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9、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 “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

5、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A“世胄嗫高位,英雄沉下僚”B“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C“立嫡以长不以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10、檐曝杂记中记载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即封人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钤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 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行里数始密且速矣。”材料说明 军机处A.便于军机大臣控制实权 B.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C.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 D.行政效率高且保密性强11、明史职官记载:“阁臣之预务自此(明成祖)始。然其时,人内阁

6、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这段材料反映了明成祖时的内阁A.是对抗皇权的文官集团的代表 B.实为皇帝顾问的特定秘书机构C.成为中央政府运转的中枢机关 D.实为皇帝幕僚的最高决策机构12、清代定制,官员任命由军机处等机构简选,最后由皇帝朱笔圈定简放。但自太平天国运动以来,不仅司道以下官员的任命,皆由督抚奏定,而且邻省督抚的任命,有时也要征求有力督抚的意见。这表明()A皇帝的权力受到了限制B统治危机冲击中央集权C清政府已无力控制地方D地方政府掌握了行政权13、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写道:“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雄略之主,几乎没

7、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他们吸取的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汉武帝、宋太祖、明成祖采取的相似措施是()A沿用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B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分割削弱相权C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加强专制皇权D通过刺史制和行省制,加强官僚队伍建设14、克里斯提尼废除传统的4个血缘部落而代之以10个新的地区部落,将平原、海岸、山地三大区各分为10区,每三种不同地区的小区又组成一个行政区。这表明A环境对民主政治有一定影响 B民主制度进入繁荣时期C城邦制推动了民主制的发展 D贵族势力遭到沉重打击15、某学者指出,雅典民

8、主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在超出个人知识范围之外的事情上做决策”。与这一“错误”出现无关的是()A法治原则 B集体决策 C直接参政 D轮番而治16、西塞罗在其论共和国中阐述道:“国家是人民的事业。可是人民是指一个人群因服从共同的正义的法律和享受共同的利益造成的整体结合。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这种法治观表现在十二铜表法中,最为确切的认识是()A.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 B.私法之外自由民平等C.废除贵族对法律的控制权 D.野蛮的习惯法被废除17、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雅典民主政体定义为:“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

9、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在柏拉图看来,雅典的民主政体()。A、体现了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的特点 B、有利于民众直接参与管理国家C、是无视能力差异的国家管理模式 D、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18、1135年,在意大利北部的阿马尔菲发现了查士丁尼的国法大全原稿,这引起了意大利法学家的普遍关注和浓厚兴趣,于是波仑亚大学率先开展国法大全研究,逐渐吸引欧洲各国学生前往该校留学,最多时人数过万,形成了罗马法研究的发源地和第一个中心。该现象主要表明()A意大利政府十分重视依法治国的理念 B国法大全是古罗马最完备的成文法C罗马法是近代欧洲国家法律

10、的源泉 D西方人文主义思想最早从意大利兴起19、十二铜表法第十一表规定“平民和贵族不得通婚”,仅仅四年之后,该条款即被废止。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外事裁判官的司法判决 B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C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和妥协 D广大奴隶的持续反抗20、英国经济学家阿弗里德马歇尔曾有如下评说:“我们今天经济制度的得失,间接受罗马思想之影响不少;个人有勤治其事之精神为今天经济制度之所长,过于注重权利观念为今天经济制度之所短;二者皆与罗马法律制度有极深关系。”那么能体现古罗马法精神的评价是()A.主张消灭一切阶级压迫 B.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反对私有制基础上的人人平等21

11、、“在罗马人的观念里,法律应该是不断发展的,以适应变化的情况,但不要变动太大。要用法律和客观的判断而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来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罗马法律也促进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这反映了罗马法()A.保持习惯法传统B.强调维护民主法制的重要意义C.崇尚自由和理性D.追求客观公正地解决现实问题22、下表为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刊的材料,据此可知( )罪名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表决形式程序审判结果陪审员审判员产生方式有罪票数无罪票数死刑票数反对死刑票数慢神和蛊惑青年6000人501人抽签举手一审制281票220票361票140票A. 程序的公正性不能确保民主的真实性 B. 民意的广泛性决定了民主决策的科学

12、性C. 罪名的虚无性很难保证结果的公正性 D. 表决的单一性注定了直接民主的局限性23、有人说,英国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革命,“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实际表明( )A. 革命前后,国王地位没变,议会的地位发生了变化B. 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掌国家大权,二者是平等的C. 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地位而且发生了质变D. 革命前后人们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都处于无权地位24、2017年5月3日英国首相特蕾莎梅获女王同意正式解散议会。议会解散后,议会下院所有席位自动空缺,但包括首相在内的所有内阁大臣仍保留现职位直至新内阁组建完成。由此可见,英国( )A. 君主是虚,立宪为实 B.

13、首相有权解散上议院C. 内阁和首相共同进退 D. 女王有制约首相权力25、1844年美国与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在美国最后生效需经( )A. 总统签署 B. 众议院同意C. 外交部批准 D. 参议院批准2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这体现的原则是( )A. 联邦制原则、民主原则 B. 分权与制衡原则、民主原则C. 自由平等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 D. 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原则27、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A. 总统控制议会 B. 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C. 总统权力大,议会权力小 D. 行政权高于立法权28、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两院制议会行使,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这说明此宪法( )A. 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 B. 实行了三权分立原则C. 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D. 保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