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秦末农民大起义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71364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秦末农民大起义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9A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秦末农民大起义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9A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秦末农民大起义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9A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秦末农民大起义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9A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秦末农民大起义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9A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秦末农民大起义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秦末农民大起义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人教版七年级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掌握秦朝暴政;大泽乡起义的过程;张楚政权的建立;项羽的巨鹿之战;刘邦进逼咸阳和秦的灭亡;楚汉之争及其后果。2.能力与过程:从众多的史实中分析战争发生的原因以及分析战争胜败的原因。3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爱国、爱民的教育,体会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统治的经过。教学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三、课前准备学生自主预习本课并收集与本课有关资料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温故知新(提问):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

2、封建国家是哪个朝代?生答:秦朝师: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大的秦帝国,嬴政自称秦始皇。他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却仅仅存在了短短的15年,秦王朝为什么昙花一现、迅速走向灭亡了呢?一、秦的暴政情景:当时在秦朝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由此情景引出秦朝的刑罚(1)刑法的严苛死刑:坑杀、腰斩、车裂、醢(音海,即剁成肉酱)等十多种肉刑:割鼻、断腿、挖膝盖等秦法还规定:族诛连坐等(2)赋税和徭役繁重多媒体出示秦长城、阿房宫、秦始皇陵等一组图片,让学生感受要修这些规模宏大的建筑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出示数据材料:秦朝法律规定,男子17岁

3、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从此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据估计,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50万,南戍五岭50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70万,加上修驰道等其他徭役,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计算:秦朝全国总人口有20KK万人妇女人数有1000万人男子中的老弱病残、小孩650万人青壮劳动力还有多少?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300万人耕田种地的还有多少?通过计算让学生感同身受,不到50万的人口,需要种地养活20KK万人。思考:1、修建宫殿陵墓和长城需要很多钱,钱从哪里来呢?2、农民要将收获的多少上交国家?3、以上图片和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思考,答出赋税徭役的繁重(3)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秦始皇去世后这些暴政是

4、不是随之消弭了?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补充出示材料:秦二世即位后下令将秦始皇无子的妃嫔全部陪葬,把修骊山墓地里机弩的工匠全部活埋在墓中,诛杀兄弟、姊妹22人,杀害蒙恬等大臣不计其数,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想一想:在秦的统治下,你有何感想?如果你是一位秦朝百姓,你打算怎么办?(让学生知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二、秦末农民战争1、陈胜吴广起义(播放视频)多媒体出示自主学习框架,播放视频时注意找到起义的时间、原因、口号、经过、结果。并根据幻灯片提示,填写完整。出示陈胜吴广起义的地图,标出地图中的关键地理位置,请学生根据地图复述陈胜吴广起义的经过。师生一起总结这次起义的历史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

5、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探究:有人说“秦末农民战争是因为那场大雨如果天不下雨能按期到达,就不会有起义,秦朝就不会灭亡。”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自主思考:陈胜、吴广直接领导的起义失败了,秦末农民战争就此结束了吗?通过阅读教材,学生知道,不仅没有结束,大泽乡起义的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那么在这之后,是谁又成为农民起义的领袖?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学习最后一框“刘邦项羽起义。”2、刘邦项羽起义(1)巨鹿之战学生讲解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的故事,知道这次战役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并歼灭秦军主力。(2)公元前206年,刘邦进入咸

6、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三、楚汉之争出示项羽、刘邦图片,学生讲述刘邦项羽故事“鸿门宴”“约法三章”“霸王别姬”最终刘邦胜利。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讨论:楚汉之争还是农民起义吗?发散思维:刘邦建立了汉朝,请结合本课的学习,如果你是刘邦,你怎么去治理国家?五、板书设计一、秦的暴政1、刑法的严苛2、赋税徭役的繁重3、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二、秦末农民起义1、陈胜吴广的起义2、项羽刘邦的起义三、楚汉之争(帝位之争)本课内容涉及到的人物和事件很多,如秦的暴政中的阿房宫、骊山陵墓及相关的兵马俑、修长城、各式各样的残酷的刑法,陈胜、吴广,刘邦、项羽及与他们有关的人物、事情等,这些内容很多,且都是

7、很多学生很感兴趣的。这就使上课时的选材产生了难度,不讲吧,会使学生索然无味,讲吧,又会显得太多,而且不能很好地突出重点与难点。如何才能适量地讲述,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我在设计时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利用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历史知识掌握程度,我把全节课分成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史料解读,让学生能够体会历史课的学习氛围,同时能够增长知识;第二部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在相互的问答中感受提问的乐趣和体验成功的喜悦;第三部分:讨论探究,很多学生对刘邦与项羽的故事都会或多或少地知道一些,因而对他们的故事和老师的提出的问题表现出了很大的好奇心,因而在讨论时都

8、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气氛热烈。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中学习历史知识,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而且也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教学设计思路基本上是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原则,创设情境,提供史料、地图等,以问题式启发学生逐步探究得出结论,充分关注学生的发展。总的来说,这节课紧张有序地完成了。学生通过思考、分析问题,对历史事物的认识有了不少的提高,反馈的意见也比较好,但我深深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教学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一、本节课的成语故事是非常多的,我在授课过程中忽视了成语故事的穿插。对于刚接触历史的初一新生来说,历史故事是他们最感

9、兴趣的的话题。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具备对学习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才能乐在其中,才能勤奋地学习。有些学生上课注意力不能持久,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对感兴趣的事情愿意去做,不感兴趣的就表现出心不在焉。显而易见,如果不注重趣味教学,就很难培养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今后要努力的方向就是在授课过程中适时地穿插一些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将激发兴趣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二、学生胆量有点小。当时听课的教师比较多,学生比较腼腆,只有少数学生积极大声回答问题,部分同学是多次鼓起勇气想说,最后还是咽下去了,部分同学干脆埋头做笔记,偶

10、尔抬起绯红的脸看一眼老师。今后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还要好好地多想办法。三、在语言的表述、提问的设计方面有待提高,局限于课本知识,没有将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拓展。如分析刘邦项羽胜败的原因时,局限于课本知识,没有引导学生做全面的分析,后再重点强调主要原因是失民心。“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表现在哪里?”“秦王朝存在是时间”这些问题也没有做详解,没有引导学生如何计算年代。四、没有正确引导学生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没有及时给予学生方法上的指导。今后努力方向:力争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多思考与积累,精心设计有梯度、多角度的问题,力求少而精。备课要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形成多样的知识网络,多搜集相关资料,丰富课堂,多听课,多反思,力求更大进步。【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