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A版】苏教版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试卷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70690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A版】苏教版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8A版】苏教版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8A版】苏教版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8A版】苏教版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8A版】苏教版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A版】苏教版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A版】苏教版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 八上期末复习试卷 20KK.1一、选择题:1 “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C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8米/秒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2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如:隔墙有耳、掩耳盗铃、低声细语、悦耳动听、震耳欲聋。这些成语中描述同一声音特征的是【 】A. B. C. D.3 20KK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歌手们美妙的“高音”、“低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高”、“低” 是

2、指声音中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振幅4 20KK年4月16日,中国海事第一舰“海巡01”轮在海上展开拉练,未来将被派往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如图所示,“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波具有能量 B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地震幸存者在废墟中敲打铁管向外传递信息是利用了铁管传声性能好的特性B小提琴演凑者通过变换手指

3、按压弦的位置来改变琴弦发声的响度C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D学校楼道内设立“轻声慢步”标志的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6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 】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C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7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发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 A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大象的“声音”交流 D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 “超声”排

4、石8.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一下成语进行解释,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 B.隔墙有耳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C.掩耳盗铃固体可以传声 D.耳熟能详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9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其物态变化过程需要吸热的是【 】 A冬天户外的人呼出“白气” B湿裤子晾干 C冬天窗玻璃上有冰花 D钢水浇铸得到钢件10炎热的夏天,课桌上一个杯子中有一把金属勺,把热水瓶中的开水(略低于100C)倒入杯中,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26C)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关于这种金属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金属熔点高于l00C B该金属熔点低于26CC该金属凝固点高于100C D该金属凝

5、固点低于100C11物体放热,则物体的温度【 】A一定升高 B一定不变 C一定降低 D无法确定12把冰水混合物移到10房间内,那么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 A、低于0; B、一定是0; C、高于0;D、可能是013用雪堆成的雪人,即使气温在0以下,时间长了雪人也会逐渐变矮,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整个雪人逐渐熔化 B.整个雪人逐渐升华 C.雪人底部因熔点降低而熔化 D.雪人底部因温度升高而熔化14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吸收热量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C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D水蒸

6、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吸收热量15关于水沸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沸水的温度可以使用酒精温度计 B当水温达到100时,水一定会沸腾C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 D水在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会升高1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北方的冬天,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 D当路面结冰汽车无法行驶时,司机常在轮胎上缠上防滑铁链17如右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像,说法正确的是【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6min时海波已全18

7、20KK年服装服饰类最佳科技成果某公司研制的首款能有效降低皮肤温度的T恤衫,它利用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面料加快人体汗液从人体吸收热量,从而降低人体温度。汗液从人体吸收热量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A液化 B熔化 C升华 D汽化19.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气化成的水蒸气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

8、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20.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 吸收热量的是【 】( 1) 春天, 冰雪融化 ( 2) 夏天, 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 秋天, 清晨出现的雾 ( 4) 冬天, 早晨在太阳照射下, 草地上的霜消失A. ( 1) ( 2) B. ( 1) ( 4) C. ( 2) ( 3) D. ( 2) ( 4) 21.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中的“冰”“雪”的形成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汽化和液化 B、升华和凝华 C、凝固和凝华 D、凝固和液化22.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固态CO2)中,水像重新沸腾一样: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雾气”通过鼓风机

9、喷入舞台,即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雾气”是水蒸气 B“雾气”是小冰晶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D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23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节选自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请你指出包含了凝固这种物态变化的一项是【 】A风雨送春归B飞雪迎春到C已是悬崖百丈冰 D犹有花枝俏24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的温度低于手的温度;猜想2:酒精蒸发时吸热,有致冷作用,随后,他在烧杯中倒入适量酒精,用相同的温度计分别测量手的温度t1和烧杯中酒精的温度t2,并重复多次,

10、均发现t1t2,由此,他【 】 A.只能验证猜想1 B.只能验证猜想2C.既能验证猜想1,也能验证猜想2 D. 既不能验证猜想1,也不能验证猜想225今年冬天,世界多地出现了极寒天气。如图是我国某地出现的雾凇景象。雾凇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发生了【 】 A液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26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27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下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

11、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28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B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蓝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颜色的光C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D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29图是陈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

12、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A远视眼、 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30. 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实验最好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 B. 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 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C. 玻璃板应选择较厚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D. 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一30题一29题一28题一27题31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水中倒影 B日食形成 C小孔成像 D铅笔“折断”A.屏幕上的“手影” B.茶杯在镜中的“倒影” C.水中筷子“变弯” D.钢笔“错位” 3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33图中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下列哪一项操作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 】 A透镜不动,蜡烛、光屏靠近透镜 B透镜不动,蜡烛、光屏向右移动C透镜、光屏都不动,蜡烛向右移动 D蜡烛、光屏都不动,透镜靠近光屏34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 】 A凸透镜位于a点左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