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A版】初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汇总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69437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A版】初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8A版】初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8A版】初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8A版】初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8A版】初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8A版】初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A版】初中语文阅读—答题公式汇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阅读答题公式大汇总1、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人物 + 事情 2、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人物 + 起因 + 经过 + 结果 3、如何梳理文章结构?第一招:按记叙的要素划分结构(时间的先后、地点的转移、人物的出现、事件的发展)第二招:按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结构4、如何分析人物形象?第一招:通过分析人物的典型事例概括人物的精神品质第二招: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5、概括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 内容 + 目的 (情感、道理)6、根据记叙文的不同种类,回答文章主题的固定格式可以有以下几种:写人类:本文通过叙述主

2、人公的什么事件,表现出主人公怎样的思想品格,或者表达了作者对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叙事类:本文通过叙述怎样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写景状物类:本文通过描写了怎样的景或物,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7、标题的含义与作用(1)分析标题的含义 “( 表面 )含义+( 深层 )含义”(2)分析标题的作用“吸引读者注意+明示( 写作对象 )+揭示( 文章内容 )”8、文章的开头与结尾的作用(1)开篇常见作用从结构上看:总领 全文 、为下文 做铺垫 从内容上看:开篇 点题 、揭示 主题 (2)结尾常见作用从结构上看:总结 全文 、呼应 开头 从内容上看:点明 中心 、深化 主题 9、赏析词语的作用:第一

3、招:该词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第二招:该词富有表现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情感。10、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第一招:从修辞(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入手答题公式和赏析词语的作用一样。第二招:根据文章结构,把握语句作用如果句子位于文章的开头,则一般有 总起 作用;如果位于中间,则有过渡作用,如 承上启下 、引出下文、为下文 作铺垫 等;位于文章结尾的句子则往往有 总结 的作用。第三招:根据文章内容,把握语句作用(1)抒发作者 情感 ,点明 中心 ;(2)反映 社会现实 或揭示深刻的道理。【罗砖家训练营】回家去问妈妈毕淑敏那一年游敦煌回来,兴奋地同妈

4、妈谈起戈壁的黄沙和祁连的雪峰。说到丝绸之路上僻远的安西,哈密瓜汁甜得把嘴唇粘在一起一直安静听我说话的妈妈,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不到半岁的时候,我就抱着你走过安西。”我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谈过这段往事。妈妈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以前我一说起带你赶路的事,你就嫌烦,说知道啦,别再-罗嗦。我静静地倾听妈妈的描述,才知道我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生在安西的感动源远流长。突然意识到,在我和最亲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我们总觉得已经成人。母亲只是一间古老的旧房,她给我们的童年以遮避,但不会再提供新的风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寻找自我的价值。全神贯注地倾听上

5、司的评论,字斟句酌地印证众人的口碑,反复咀嚼朋友随口吐露的点滴印象,甚至会为恋人一颦一笑的涵意彻夜思索我们极其在意世人对我们的看法,恰恰忘了,当我们环视整个世界的时候,总有一双微微眯起的眼睛,始终在背后凝视着我们。母亲默默地关注,就像手艺精湛的老艺人,不厌其烦地打磨描绘她们制造的精品。于是我们厌烦了,不客气地说,老提那些过去的事,烦不烦呀?从此,母亲就真的噤了声。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我们幼年的顽皮、成长的艰辛、与生俱来的弱点、异于常人的秉赋从小到大最详尽的档案、每一次失败与成功的记录,都贮存在母亲宁静的眼中。我们曾经满世界地寻找真诚,却不知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我们像一本没有

6、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我们还未曾读懂,著者已撒手而去。从此我们面对书中的无数悬念和秘密,无以破译。我们流落世间,成为飘零的红叶。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一定要赶快啊!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窄的台阶。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儿女一个机会,让我们深刻洞察尘封的的记忆。(选文有删改)20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引发了作者的哪些感悟?(感悟答出两点即可)(4分)21如何理解第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3分)2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中

7、画波浪线的句子。(4分)2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24读了本文后,请你联想一次“问”的经历,写出独特的感悟。(不超出所给字格)(7分)【答案】(二)回家去问妈妈20(4分)事件:我游敦煌回来,和母亲交谈,意外得知母亲曾抱着我走过安西的往事。(2分)感悟:我们极其在意世人的看法,却忽视、厌烦了母亲。母亲是最了解我们的人,最想要的真诚就在母亲那里。趁母亲健在,抓紧时间和母亲沟通交流。(2分,答出两点即可)21(3分)曾经呵护我们的母亲已经落伍了(母亲只能在我们童年时给我们以呵护)(1分),不能再给我们新的启迪和支持(1分),这是我们对母亲的浅薄认识(这是我们急切地投身外面的世界,

8、寻找自我价值的原因)(1分)。22(4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1分),把母亲关注我们比喻成老艺人打磨描绘精品(把“母亲”比喻成“老艺人,把“我们”比喻成“精品)(1分),生动形象地(1分)写出了母亲对我们的耐心培育(1分)。23(4分)本段起过渡作用(1分),承接上文的感悟,引出下文的劝告(1分);紧扣文题(1分),呼吁人们抓紧时间与父母交流(1分)。24(7分)要求:能联想“问”(沟通、交流)的经历,写出自己的感悟,有真情实感,表达流畅。落红曾绍炉我对红色,有着十分的喜爱。虽然红曾经对我是那样的吝啬,少年时代与我情同手足的两位女友:红枝、红梅都因生存的艰难离我而去了,我的每一份真诚,变成幻想

9、成空的泡影。然而在我生命的后来岁月里,红却仍然是我情感寄托的力量,诗意常新的泉源。我喜欢的不是令人恐怖的血的红,而是另一种温和明艳的红,想起它就让人想起光明,想起它就让人想起生活的美丽;看到它就让人温暖无比,心生惊喜,看到它就让人体会到生命的活力它是质朴而骄矜的颜色,是大自然吐露出来的一种无尚的秀美,是生命对于自身赞颂的一种语言。它最初的方式就是不断地蕴藏来自生命之父太阳的光华,并且柔化了它灼热,把他的那份热情,悄悄地藏于自己的根茎叶芽中。他又具有美的本质,借着开花的世界,借着果实成熟的契机,借着秋夜载誉而归的儿子,把那份热情喷发出来以花、以果实、以瑰丽深沉的红叶,装成一个浪漫的世界、诗意芬芳

10、的世界。这个世界的童话,就是让一切美的而尽美,让一切孤零的、失意的、苦陋而凋残的,都在红艳的祈祷中,也变得美,变得动人心扉。我便是被这美陶醉了的一个。我常像孩子一样奔跑于花色斑斓的花丛中,并常常对着那些红色的花朵,低下头来,以含情的目光和它接触,与它交谈,而在美丽的惊叹中,领略大自然的一种超凡的灵气。然而,落红更令我称颂和敬佩。飒飒的东风裹挟那满树满坡的游丝花片,春日里卷来一场铺天盖地的“红雪”;果实蒂落的世界,你会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景观的魔幻般“烟消云散”而惊诧的目瞪口呆;秋风像大地母亲的手臂召唤那些奉献了一生的使者回到自己的怀抱,你会欣赏到红叶那惊世一绝的翩翩舞姿红的飘落,气势

11、磅礴,撼人心魄。虽然落红不像初放成长时那样的无忧,爱却不因花的凋零、叶的飘逝、果的蒂落而丧失。那份爱是牢固而长久的,就像虹,在空中短暂的划过,却留下了永不消逝的痕迹,永远芬芳灿烂的痕迹;就像一个故事的高潮,以充满悲壮的英雄般得举动,赢得了永世的颂扬和惊叹。一个秋天,我捡拾了许许多多的红叶,夹满了书架上的每一本书,像珍藏一个无人知晓的红叶梦。过了许久,当我重温那些故旧的梦时,才发现那些固执的精魂们,早已在我情感疏忽的瞬间,翩然化蝶而飞了,空留下一些毫无色泽的枯败的树叶。这是我无意间犯下的一桩错误,即使我伤透了一颗爱红的心,更使我受到了一次灵魂的启发落红并不是生命颓败的结果,而是生命的复归与起点,

12、在这诚挚的复归自然的途中,谁也阻挡不了它的脚步。而只有在这不断的开落中,红,才有着它的延续,才有着它的重生,才有着它的永恒,才能看到那一份不灭的精神与顽强的生命力。于是,我学会了在红将飘落的时刻去看花,去森林里散步,见玫瑰花毫无怨悔滴告别枝头,便忍不住把它捧在手里,轻轻地印上我的唇吻,再潇潇地散落泥土中;或者拾起地上的一枚红叶,对着夕阳去窥探那脉筋间的秘密,从那纵横交错的艳红中,读生命对太阳的赞歌;而当我面对一树通红的鲜果时,又沉浸在生命奋斗与慷慨奉献的自豪中!在捧掬、拾捡、探读的过程中,我想到了与落红同处一个世界的另类:人当艳红吐翠时自也慷慨大度,一旦凋残飘零却又悲凉不堪;人当兼收并蓄之时面

13、对风雨也不屈不挠,而一旦实满果红回报滋育时常不免患得患失。在落红面前,我不仅热泪盈眶由此我的梦变得离奇而瑰丽:我化作了一页花瓣、一片红叶、一颗绚丽馨香的果实。20.“我”所喜欢的“红”有哪些特点?(3分)21.为什么作者说“落红更令我称颂和敬佩”?(4分)22.本为以“落红”为题,却又写到“同处一个世界的另类”,这种写法及其好处是什么?(3分)23.第段都谢了“我”与“落红”的亲近或关系,这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作用?(3分)24.本文语言形象优美,试举一例并加以赏析。(3分)20.答案:温和明艳;质朴而骄矜;具有美的本质。评分:每个特点1分,共3分。21.答案:红的飘落气势磅礴,撼人心魄;落红的爱

14、牢固而长久;落红不是生命的终结与死亡,而是生命的复归与起点,它有着不灭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无私奉献,无怨无悔。评分:每种原因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22.答案:运用对比,通过写人的悲凉不堪和患得患失,突出表现了落红豁达的境界和高尚的品格,表达了作者的赞美和崇敬之情。评分:写法1分,好处2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23.答案:层次分明地体现出作者对落红特征和品性认识的不断深入,展示了作者对落红情感由浅入深、由弱变强的变化发展过程。评分:答对一个要点得1分,答对两个要点得3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24.答案:示例“飒飒的东风裹挟那惊世一绝的翩翩舞姿”运用了排比、比喻、引用、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落红的磅礴气势以及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评分:共3分。只答出例句不得分。其它答案酌情判分。【MeiWei_81重点借鉴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