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A版】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68111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A版】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8A版】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8A版】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8A版】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8A版】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A版】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A版】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作者信息姓名电话学科数学年级初中邮件单位实验中学教学设计教学主题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教材分析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垂直关系进行研究,明确概念,探讨性质,画图操作。学习本节课会为今后学习三角形、四边形等数学知识提供条件和依据,因此垂直在数学学习中是重要的基础内容。本节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深入认识垂直这一特殊相交关系的本质特征,还涉及到垂直的两条性质,这些知识的学习直接影响后续学习的情况,是进一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的高、切线的性质和判定、以及空间里的垂直关系等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垂直的教学极其重要。 本节课重点垂线的定

2、义及性质,垂线是平面几何所要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垂线的概念、画法和性质是重要的基础知识,与其他数学知识一样,它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的难点是探索和理解垂线的性质。虽然学生在小学接触过垂直,但是内容比较直观浅显,垂线的性质部分学生接受起来还有些难度.此外,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并为接下来的向量知识和三角恒等变换的学习做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学好这一课至关重要,其不仅为学生打下牢固知识基础,而且能够建立学生学习其它内容的信心。二、学生分析1.智力因素方面知识基础: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了解过垂直的概念及画法,学生对两条直线相交已有认识,在直观,表象的层面已有认

3、知。以前的内容,和上节课的相交线也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认知能力:(1)由于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接受几何知识能力较差,很多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垂直概念中所蕴含的识别与性质,而垂线的两条性质的获得只是通过画图以及测量、比较等方法获得的,由于两条性质的文字表达极其精炼并且准确,例如“有且只有”,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归纳、表述和理解都有难度。所以,本节课难点,垂线的性质探索。(2)经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垂直的概念,有一定的分析和总结归纳能力,但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可能还有困难,再加上本节内容思维量较大,对思维的严谨性和分类讨论、归纳推理等能力有较高要求。另外,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

4、流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所以学生学习起来仍有一定难度。2.非智力因素学习者文化背景:学生通过对垂直的概念的学习,对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有一定的能力,由观察到抽象的数学活动过程已有一定体会,已初步了解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基本上能理解特殊与一般、归纳与演绎、理论与实践等的辩证关系,能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习风格分析:(1)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并喜欢积极去探索新事物,发现新现象。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强。(2)喜欢和别人比较,有强烈的争强好胜心和进取心,富有激情。(3)学生想要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去了解更多的新知识,这是我们信息化教学的后

5、盾。三、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能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理解垂直的概念,并学会符号表示. 2通过研究两直线垂直的条件的讨论,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 3通过对两直线垂直的位置关系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4.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通过画、折等活动,进一步丰富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认识,掌握有关的符号表示;并且会借助三角板、量角器、方格纸画垂线,通过操作活动,探索有关垂线的一些性质。 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 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 移动学习 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

6、(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1. QQ群,网络视频资源,ppt课件,几何画板,实物展台,电子白板。2.利用QQ群,为学生课前预习和后续复习提高提供帮助;垂线的画法是个难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利用教师自己录制的或网络微课后续学习掌握;在垂直的定义,垂线的性质探究,利用几何画板。垂线的画法,利用展示台展示学生成果;利用电子白板板书生成性重点知识,在课后保存发在qq群。3. 预期效果:利用教师自己录制的或网络微课,有助于学生突破难点,和拓展提高;几何画板长度、角度数据显示,可以帮助学生直观感知变化过程中的规律。六、教学流程设计(可

7、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一、创境导入,初识垂线预习成果展示(课前预习作业附后)1.创设情境走进生活 引入课题如图,小明欲穿过马路,那么,从点A到马路对面最短的路线是怎样的?2.检查预习垂直的概念教师课前利用QQ群发布预习作业1. 斑马线处穿过马路最短路线是怎样的?拍摄或搜集图片说明。2.这条路线与一条斑马线两条线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在生活中还有这种关系的图片吗?(展示学生课前搜集的图片)3.看教科书或网络搜索什么是垂直?4. 学生操作几何画板,如右图,直线AB,CD交于点B,学生拖动点A,观察由

8、图1变化到图2过程中,ABC的度数改变,从而得到必有唯一一种情况如图3所示ABC为直角从而得到垂直定义。1.学生课上展示说明最短路线。2.课堂展示生活中垂直的图片。3. 垂直的定义,在电子白板上画图说明。图1图3图24.学生操作几何画板(如左边所述学生拖动点A)。进而师生互动在电子白板上板书垂直和垂足的概念和符号表示。1.预习作业、学生图片发在QQ群,便于学生共享。2.ppt出示情境,展示学生的图片。3.几何画板演示两直线相交成的角度改变,帮助理解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二、自主探究,理解垂直定义课堂新授1. 根据定义画垂线用三角尺、量角器画垂线。2. 深入理解垂直的定义两个层面,定义既是判定又

9、是性质。1.用直尺、三角尺、量角器在白纸或方格纸折、画垂线,共能找到多少种方法?让学生展示画法。2.结合画出的图形,说明如何判定两条直线垂直呢?教师做总结,提醒学生注意:两条线段垂直、两条射线垂直、射线与直线垂直、线段与射线垂直、线段与直线垂直,都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垂直。 电子白板板书并画图:“直线AB垂直于直线CD, 垂足为O”,则记为ABCD,垂足为O,并在图中画上记号。1.学生画图、折纸,展示画法,可能采用的方法如下:(1).用三角尺在白纸上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2).用量角器在白纸上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3).用直尺在方格纸上画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4).折出互相垂直的线2. 学生

10、积极踊跃发言学生回答,根据垂直的定义必须当两条直线相交时所形成的4个角中,有一个角为90,就得出这两条直线垂直。学生用文字语言描述直线的垂直关系,并学会用符号语言表示,培养学生几何图形的表达能力。1.ppt出示问题。2.实物展台展示画法。3.动画演示折纸过程。4.电子白板板书两条直线垂直的文字语言及符号语言描述。三、合作交流,探究垂线唯一性1.已知一条直线画它的垂线。2.探究垂线存在性和唯一性。画图小组交流1问题:与一条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一共有几条?2问题:如右图(1),过P点可以作几条直线与直线L垂直?3问题:如右图(2),过P点可以作几条直线与直线L垂直?为加深学生印象帮助学生理解过一点画

11、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课堂上电子白板上板书,flash动画演示画法,接受困难的学生课后观看网络微课视频。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垂线的第一个性质,重点关注学生对“有且只有”一词的理解,体会数学语言的丰富与精练。 垂线的第一个性质是垂线的存在性和唯一性。1. 学生尝试动手作图,根据作图情况回答:无数条。2.学生尝试动手作图,根据作图情况回答:只有一条.3.学生根据作图的实际情况作答:只有一条.学生交流讨论后,学生动手画图,还可让学生通过折纸作垂线等操作,体会垂线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归纳出“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这一的性质。1.ppt出示问题。2. flash动画演示画图

12、的过程。3.电子白板板书画法。4.课后利用网络或QQ群中微课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掌握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方法。四、问题探究,发现垂线段最短思考问题,再探性质1.回馈情境问题,得到垂线段。2.动手操作,发现垂线段最短。1.ppt出示开始的情境问题:小明欲穿过马路,那么,从点A到马路对面最短的路线是怎样的?为什么它是最短的?2. 你能将这个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吗?3.几何画板演示,已知直线l,和直线外一点P,PAl于点A,点A在直线l上,从垂直开始向两方运动,学生观察PA长度的改变。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垂线段最短。学生自己画图完成下面的问题。(1)直线上有无数个点,任意取几个点与直线外一点相连,

13、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关系你有什么发现?你能猜想一下最短的位置会在哪儿?它唯一吗?为什么?你能用一句话总结出观察得出的结论吗?学生作图、观察、猜想,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并归纳垂线的第二个性质。如有学生说法错误或者不完整,其他学生可以给予纠正、补充。1.ppt出示问题。2.几何画板演示垂线段最短,用标签展示PA长度、PA与直线l所成角度的变化。五、回归生活,学以致用“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测量跳远成绩。我们如何测量跳远的成绩?PPT展示问题,学生结合上面知识作出解释。1.ppt出示问题。2.电子白板画图演示测量跳远的成绩。六、分层评价,个性发展测试题分两部分,基础训练和拓展

14、训练。1.当堂检测先完成A,全体参与;2.教师批改每组最快完成学生的作业;3.分层评价:全部掌握的继续完成检测B,C;困难的修改检测A,然后完成类似A难度的A2检测。关注基础,也不忘培优。学生小组合作,兵教兵,完成基础检测。组内合作完成全体学生的作业批改与讲解。程度好的,继续完成检测B,C,并组间交流。小组统计课堂评价结果,针对性利用面批作业的机会,帮助学困生尽快提高。并利用QQ群和网络硬盘等,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拓展提高的选做作业。QQ群上传检测B,C及答案,供学习困难的学生课下参考。七、善用网络,全面提高本节课重难点视频链接http:/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同学们学会自主学习,自己去发现探索知识,并在交流讨论中进一步深化学习。几何画板标签显示,体现变化过程中数据的变化,使抽象的规律可视化,提高了课堂效率。2.QQ群,网络资源的运用弥补了课上时间的不足,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既能帮助学困生理解掌握本节课的难点、重点,又能让优等生有更大的提高,解决了个性化发展问题;在整个的学习过程总,允许多种答案的出现,鼓励其自圆其说,“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