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A版】初中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67231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A版】初中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8A版】初中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8A版】初中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8A版】初中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A版】初中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孔子语录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n),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去复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这句话是孔子对他的弟子说的,所以“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2.曾子曰:“吾日三省(G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

2、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然后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借这个当老师了。”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

3、偏废。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孔文子何(为什么)以谓(叫、称)之文也?”敏(聪敏)而好学,不耻(以为耻)下问(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以(因此)谓之文也。”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译: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默而识(记)之,学而不厌(满足),诲人不倦(厌倦、疲倦)7.子曰:

4、“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孔子说:“由,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这两章内容相同,故予

5、合并。)讲解:两章也是讲学习态度的,意思是要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1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译文: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讲解:“士”,在论语中大约出现十X五次,大多指有抱负或有特殊社会地位的人。“弘”,胸怀宽广;“毅”,意志坚强。胸怀宽广,才能接受重任;意志坚强,才能长期坚持奋斗。“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曾子说这番话的目

6、的是,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1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译文:.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讲解: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学习松柏高洁傲岸的品性,要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1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讲解:曾子曾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忠”的要求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积极的一面;“恕”的要求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消极的一面。【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