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A版】初中化学常见易错题解析及历年中考难题及答案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67161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A版】初中化学常见易错题解析及历年中考难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8A版】初中化学常见易错题解析及历年中考难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8A版】初中化学常见易错题解析及历年中考难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8A版】初中化学常见易错题解析及历年中考难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8A版】初中化学常见易错题解析及历年中考难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A版】初中化学常见易错题解析及历年中考难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A版】初中化学常见易错题解析及历年中考难题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初中化学常见疑难易错题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C + O2CO2 B.CH4 + 2O2 CO2+ 2H2OC. CaO + H2O = Ca(OH)2 D.CuO + H2 Cu + H2O2.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原因是( )A.供给的氧气减少B.供给的空气增加C.使蜡烛的着火点降低D.将温度降低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 )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D。海绵能吸水4.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条件下,

2、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5.集气瓶中装有某气体,经检验只含有氧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气体一定是氧气(O2),属于单质B该气体一定是臭氧(O3)属于纯净物C该气体一定是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D该气体一定不属于化合物6下图表示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氢气、氧气是单质,水是化合物 7. 下列物

3、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A.KClO3B.MnO2C.空气D.SO2药品柜甲乙丙丁药品镁、锌木炭、红磷硫酸、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8. 某校化学实验室将药品分类后放在不同的药品柜里,已存放的部分药品如下:该实验室新购进一些硫磺,应将它放在( )。A甲柜 B乙柜 C丙柜 D丁柜9.某种元素的原子变成离子,则该元素的原子( )A一定得到了电子B一定失去了电子C一定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离子D可能得到电子,也可能失去电子10.科学家发现半胱氨酸能增强艾滋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力。已知半胱氨酸的分子化学式为C3 H7 NS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半胱氨酸分子由1 4个原子构成 B. 半胱氨酸的相对

4、分子质量为121 C. 半胱氨酸由5种元素组成 D. C、H、N、S、O元素的质量比为3:7:1:1:211.下列关于双氧水(H2O2)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由H2和O2组成的 B它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的 C它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它是由水和氧原子组成的12.把分别充满红棕色NO2气体和无色H2的集气瓶,按照右图A、B两种方式放置,然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用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气体不反应),而B中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不能由此现象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间有间隔C氢气的密度比二氧化氮的密度

5、小D分子由原子构成13.月球土壤含有大量氦3原子,它可能成为未来核能的重要原料。我国“嫦娥工程”探月计划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开发月球新能源氦3。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14.下列粒子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属于带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的是( )15.下列粒子中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是( )16.氮化硅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能承受高温,可用于制造业、航天业等领域。已知氮、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请推测氮化硅的化学式为( ) ASi3N4 BSi4N3 CSi3N7 DSi7N3 17.将时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溶液中无晶体)冷却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

6、液的质量不变 B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 ( ) 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18.如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B时,A、B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时,A、B的饱和溶液(均不含未溶解的晶体)升高温度到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BD如果B中含有少量A,可用在较高温度下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B19.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有不同的含义,下列符号中只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 )A2H2 BH2 C2HD2H20.对下列化学用语中“2”的含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A2K中的“2”表示钾离子的个数是2 BCu2中的“2”表示铜的化合价

7、是2 CC2H5OH中的“2”表示一个乙醇分子中含有的碳原子数是2 DCO(NH2)2中括号外的“2”表示一个尿素分子含有NH2原子团数是221.实验室制取CO2、H2、O2的化学反应中,下列反应类型没有涉及到的是 A复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22.下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 4:1:3 B.3:l:2 C.4:l:2 D.3:1:323.下列有关溶液酸碱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pH时,溶液呈中性BpH越小,溶液酸性越强CpH大于的溶

8、液一定是碱的溶液D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某盐酸的pH时,测定的结果会偏低24.下列各种物质中,能够用盐酸跟金属直接反应得到的是A.FeCl3B. MgCl2C.CuCl2D. AgCl 25. 有关酸、碱、盐、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和碱一定含有氢元素 B盐和氧化物一定含有金属元素C碱和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D酸和盐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26. .物质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存在规律,这是我们学好化学应该掌握的一种基本方法。请你仿照下表中的示例。找出O2,CH4、CO2、NH3、 C2H4(乙稀)五种气体之间的存在的另外两个规律,并排列出顺序,将答案填在下表中的空格内。规律排列顺序示例:标准状况下,密

9、度由小到大CH4、NH3、C2H4、O2、CO227. 从给定化合价的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写出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单质_酸性氧化物_碱性氧化物_碱_无氧酸_含氧酸_含氧酸盐_。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各小题中文字的涵义:2个氢分子 ,个亚铁离子 ,3个硝酸根离子 。28.下面是甲、乙、丙、丁四种常见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示意图。 (1)上述四种金属可以分为两类,其中哪几种金属可以归为一类?_ (2)若乙是金属Zn,则丙可能是什么金属?请你说出理由。29.许多化学反应都能生成水。请按照以下反应类型,各写一个生成水的化学方程式: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种类型的反应

10、_30.举例来证明下列结论是错误的(化学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金属都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都会增大。() 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都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一定不发生变化。31. 现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稀盐酸和氯化钠。某兴趣小组设计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区分它们。请回答有关问题: (1)化学方法 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的情况下,按表中方法一(示例)填写。所选试剂须属不同物质类别(物质类别是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等)。所选试剂 判断方法方法一(例) 锌取少量样品分别与锌粒反应,有气体产生的原样

11、品是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的是氯化钠溶液。 方法二 方法三(2)物理方法 同学小王仅使用了酒精灯和玻璃棒两种仪器,就把这两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了。请你猜测一下他的做法(简要叙述操作方法及判断方法)。32.某同学在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作出了如下三种猜想,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请你在下表空格中,填写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实验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燃烧与物质的性质有关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燃烧与氧气有关燃烧需要氧气燃烧与温度有关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3.在24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在一首诗中表达了物质不灭的观点:“无中不能生有,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灭。看起来万物是死了,但是实则犹生:正如

12、一场春雨落地,霎时失去踪影;可是草木把它吸收,长成花叶果实,依然欣欣向荣。请你从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说明物质不灭的原因。34.对知识的归纳与整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现有三个化学反应如下:点燃点燃点燃 S+O2=SO2 2CO+O2=2CO2 3Fe+2O2=Fe3O4(1)通过比较我发现:它们有许多相似之处,其一_,其二 _ 我能另写一个符合这两点的化学方程式 _ ;它们之间也存在相异之处,其中一个反应与众不同,这个反应是_,它的不同之处是 _ 。(2)课外学习Cu2(OH)2CO3 = 2CuOH2OCO2后,我又发现它也和上述三个反应相似,其相似之处是 _ 。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