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A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检测卷(含答案)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66423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A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检测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8A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检测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8A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检测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8A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检测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8A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检测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A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检测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A版】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检测卷(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检测(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曾国藩等人以“自强”为口号兴办了近代军事工业。为此,我们把他们称为()A.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B.启动中国近代化的洋务派C.兴办企业的民族资本家D.推翻清政府统治的革命派2据李鸿章传记载,李鸿章因为洋务运动被天下世俗功利之人崇拜。下列企业中,与李鸿章被崇拜的原因有关的是()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湖北织布局ABCD3洋务运动被看作是中国近代化实践的起点,这个观点成立的最主要理由是()A它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B它结束

2、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它创办了一批机器大生产的工业D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4汪林茂在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中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现)代化的这辆列车。”据此可见,他认为()A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开辟了近代化道路B戊戌变法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C辛亥革命乃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D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5拉开维新变法的序幕,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已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的历史事件是()A“公车上书”B创立万国公报C强学会成立D光绪帝颁

3、布诏书,宣布变法6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他强调的是()A学习西方的技术B学习西方的学校教育C学习西方的制度D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7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这场改革的积极作用在于()A提高了行政效率B思想启蒙C增强了近代国防力量D摧毁了顽固派的力量8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指的是()A.康熙帝B.道光帝C.光绪帝D.同治帝9“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4、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结合右图判断这位是维新志士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光绪帝10“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B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11“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这句话中反应的事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ABCD12在中华民族深陷泥潭无法自拔时,那些敢于担当、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们,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转

5、而在思想领域寻找挽救危亡的良药。他们领导发起()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3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A“自强”“求富”B“变法图强”C“三民主义”D“民主”和“科学”14新文化运动的几个基本主张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塑造了一批热血沸腾、志存高远的优秀马克思主义新青年。它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A开启了近代化进程B解放了人们的思想C维护了民族尊严D挽救了民族危亡15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知识结构示意图,他学习的主题是()A侵略与

6、抗争B近代化的探索C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D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二、知识联想16请根据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或事件。(6分)(1)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2)1895年春,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应试的举人,联名上书_,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3)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_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三、历史诊所17判断下列历史叙述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前的【】内打“”,错误的在题前的【】内打“”并改正。(6分)【】(1)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改正:_【】(2)马关条约签订后,洋务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

7、运动。改正:_【】(3)1918年,陈独秀连续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颂扬十月革命。改正:_3、 读图题:(20分)18观察人物图片,回答问题ABCD(1)图片中的四位历史人物分别是谁?(4分)(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别谈谈他们对中国近代化所做的贡献。(4分)(3)你知道图片C中人物创办的宣传新思想的刊物吗?(2分)19下列是一组反映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图片,请仔细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请回答:(1)、将图中资料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 ;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 ;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 ;属于新文化时期的是 ;(2)、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

8、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4分)(3)根据以上分析,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具有什么特点?(2分)五、材料分析题20中国近代化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艰难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13分)材料一:(1)依据材料一的历史事件发展进程图,分别写出A、B、C、D四处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8分)材料二: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2)根据材料二,请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3分)(3)综合上述材

9、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在近代化探索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2分)六、问题探究21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将中国向西方的学习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阶段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从技艺的学习转向制度的学习;第三阶段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中西之间的冲突聚集到了文化和心理的层面。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14分)(1)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化第一阶段所掀起的学习西方先进制枪制炮等技术,是背离历史发展趋势的,注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2)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先后发起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与

10、前两个事件相比主要“新”在哪里?(4分)(3)近代前期社会各阶层的探索都取得过一系列成就,但最终未能使中国实现近代化。你认为近代中国追求“近代化”的历程为什么会充满艰难与曲折?(4分)(4)上述探索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对此你有何认识?(2分)22材料一: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京师同文馆1862年;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安庆军械所1861年;中国第一个近代交通企业轮船招商局1872年;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工业汉阳铁厂1890年材料二:中央设立铁路矿物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的发展,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材料三: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

11、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材料四:从1919年起,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他们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运动。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中什么派别的活动?有哪些主要的代表人物?(2分)(2)材料二是中国发生的哪个事件中颁布的法令?这个法令的颁布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有何作用?(2分)(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是谁颁布的什么法律?其思想主张是什么?(2分)(4)材料四是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掀起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有何重要意义?(2分)(5)前三

12、大事件的最后结局是怎样的?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哪里?(3分)参考答案第二单元测试1 B2.C3.C4.A5.A6.C7.B8.C9.C10.C11.C12.D13.D14.B15.B16.(1)自强(2)光绪帝(3)南京17.(1)(2)洋务派改为维新派。(3)陈独秀改为李大钊。18(1)A康有为B孙中山C陈独秀D李大钊(2)A领导戊戌变法;B领导辛亥革命;C和D领导了新文化运动(3)C创办新青年19(1)依次填入B、D、A、C(2)维新变法(救亡图存或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或变法图强)民主、科学;(3)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心理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

13、到解放思想)。20.(1)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C:辛亥革命和D:新文化运动。(2)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3)要根据国情来确定自己的近代化之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防止环境污染;在近代化过程中应当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在近代化建设中要注意道德建设,防止道德沦丧(盲目追求财富、侵略掠夺、管理腐败等)。21.(1)因为洋务运动希望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来维护落后、腐朽的清王朝封建统治,所以说这是背离历史发展趋势的。(2)主要“新”在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并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3)因为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不断地侵略、掠夺中国,严重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4)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22.(1)洋务派;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2)戊戌变法中颁布的法令,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3)是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思想主张是:三民主义。(4)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5)洋务运动最后破产,主要原因是封建制度的腐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失败了,主要是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MeiWei81-优质实用版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