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文】中考真题分类汇编-中国古代史-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66367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A文】中考真题分类汇编-中国古代史-繁荣与开放的社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7A文】中考真题分类汇编-中国古代史-繁荣与开放的社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7A文】中考真题分类汇编-中国古代史-繁荣与开放的社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7A文】中考真题分类汇编-中国古代史-繁荣与开放的社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7A文】中考真题分类汇编-中国古代史-繁荣与开放的社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7A文】中考真题分类汇编-中国古代史-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A文】中考真题分类汇编-中国古代史-繁荣与开放的社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20KK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13(20KK陕西).隋朝就其历史地位而言,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C)A、以关中为中心统治全国B、开凿了大运河C、开创了为后世沿用的制度D、为统治者提供了教训3(20KK兰州)“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C)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4(20KK广东).“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C)A.进士科的兴衰反映了科举制演变B.所有人才都从

2、进士科选出C.进士科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科目D.缙绅都要参加进士科考试6(20KK汕头).“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C)A、进士科的兴衰反映了科举制度演变B、所有人才从进士科选出C、进士科是科举制考试中最重要科目D、缙绅都要参加进士科考试7(20KK汕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诗人金榜题名后在京城写下的诗句。该诗人是生活在(B)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20KK湛江)220KK年5月27日,一年一度的广东省公务员考试拉开了序幕,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

3、结合的方式。这种招考方式源自我国隋唐时期的(D)A禅让制度B察举制度C三公九卿制度D科举制度(20KK湖南常德)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这首诗歌赞颂的是我国古代的()CA世袭制B分封制C科举制D郡县制2(20KK苏州)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该“制度”指的是(C)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内阁制(20KK滨州)5清代滨州人杜受田,曾任咸

4、丰皇帝老师。其家是“书香官宦门第,进士多人之家”。与他们成为“进士”相关的制度是(C)A世袭制B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D分封制2(20KK山西)武则天的统治,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其重要措施是(C)A创立中央集权制度B创立行省制度C完善科举制度D修建大运河4(20KK年南充)唐朝逐渐完善科举制,殿试、武举开始于(C)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20(20KK宿迁)贞观年间,家境贫寒、学富五车的张三赴京赶考,金榜题名,踏上仕途。张三的时来运转主要得益于(D)A分封制度B宗法制度C禅让制度D科举制度(20KK黄石)12科举制是我国隋朝时期选拔官员的新制度,在我围延续了一千多年。新罗、日本

5、都曾受到科举制度的影响。科举制是()BA从高门权贵且具有真才实学的子弟中选拔官员B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C地方官员推荐真才实学的人做官D皇帝直接任命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9(20KK鸡西)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B)A唐朝B隋朝C宋朝D明朝1(20KK莱芜)“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诗中提到的皇帝历经千年,褒贬不一,但还是有人称赞其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的突出贡献是(B)A戒奢从简,虚心纳谏B增设殿试和武举C派文成公主人藏和亲D重视地方吏治3(20KK佛山).右为雁塔题名拓片图(部分),与此提名直

6、接相关的是(D)A.拓片文字为书法家王羲之作品B.汉代官府表彰地方乡绅题名C.北魏孝文帝“南伐”诏书D.科举考试8(20KK随州).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长策”正式诞生于(B)A.西汉B.隋朝C.唐朝D.北宋(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20KK福州)26小兰同学制作了两则关于唐太宗的读书摘要。请你判断哪一则摘要是错误的?并简要说明理由。26.判断:摘要二是错误的。(2分)理由:历史上称唐太宗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称为“开元盛世”。(3分)6(20KK扬州).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下列有关唐太宗叙述不正确的是(

7、C)A.唐太宗善于用人B.唐太宗时,魏征敢于直言C.唐太宗创立了三省六部制D.唐太宗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4(20KK聊城).某同学利用右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C)A.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西汉强化监察制度C.唐朝创新中央官制D.明朝加强专制统治2(20KK绵阳).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能反映唐朝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文物是(C)A、司母戊鼎B、“汉并天下”瓦当C、筒车D、清明上河图(局部)(20KK浙江富阳)5唐朝时发明的筒车,主要优势体现在()AA运用了自然力B可调节水的流量C可用于排涝D提高了耕作技术14(20KK长沙).“贞观之治”中的“贞观”是(D)A.国号

8、B.庙号C.谥号D.年号6(20KK南京市)贞观初年,太宗常常告诫臣下不可浪费民力,他主张(B)A统一铸造五铢钱B轻徭薄赋C废除丞相D闭关锁国(3)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4(20KK黔东南).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这一局面史称为(D)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20KK邵阳)2“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诗歌中的“开元全盛日”指的是()DA唐高宗统治初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C武则天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初期3(20KK济宁)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在位的皇帝是(D)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20KK山

9、东泰安)10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DA严惩贪官污吏B提倡节俭C善于纳谏D重视农业生产7(20KK鸡西)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唐朝,你会见到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人称她的统治是(B)A贞观之治B政启开元,治宏贞观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20KK六盘水)3下列古代盛世中,不是隋唐时期的是()DA开皇之治B开元盛世C贞观之治D康乾盛世(4)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16(20KK梅州).(6分)唐朝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

10、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贞观之治】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魏征(1) 贞观之治时期的皇帝是谁?上则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2分)【技术创新】B A(2) 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2分)【和同一家】贞观十K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3) 吐蕃人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是指谁?(2分)(1) 唐太宗(或:李世民);善于纳谏。(2分)(2)

11、 A:曲辕犁B:筒车(2分)(3) 藏族;文成公主。(2分)(4) (20KK成都)3.“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这段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两个民族之前的友好关系?(D)(5) A.汉族与南诏B.汉族与回纥(6) C.汉族与鲜卑D.汉族与吐蕃(7) 3(20KK盐城)下列各项属于唐朝和吐蕃密切交往的史实是(D)(8) 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文成公主入吐蕃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联姻设置驻藏大臣(9) ABCD(10) 10(20KK鸡西)“合同为一家”是指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B)(11) A回纥B吐蕃C南诏D靺鞨(12) 19(20KK陕西).阅读

12、材料,回答问题(13) 材料一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李斯谏逐客书(14) 材料二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元帝又置戊己校尉。后汉书西域传(15) 材料三碑文曰:维大唐开元二十一年,岁次壬申,舅甥修其旧好,同为一家。往日贞观十年,初通和好,远降文成公主入藩。以后景龙二年,重为婚媾,金城公主因兹降藩。自此以来,完事休贴。见者边吏不谨,互有侵轶,越在遐荒,因之隔阂。今遵永旧,咸与维新,帝式藏用,不违厥旨。(16) 从材料一划线处课看出:秦统一中国的重要条件之一是 重

13、用人才 。秦统一后,丞相的主要职责是 分管行政 ,延续一千五百多年的丞相制度在 明朝 (朝代)被废除。(17) 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18)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是如何使“西域内属”的?有何意义?(19) 措施:打败匈奴;张骞出使西域;设置“使者校尉”管理。(20) 意义:沟通了与西域各族的往来,开拓了我国西北边疆。(21) 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藩之间的关系。唐蕃会盟碑有何历史价值?(22) 关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姻亲关系;合同为一家;有过冲突,以和为主。(23) 价值:此碑是汉藏两族友好关系的见证。(24) 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14、?(25) 认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益巩固;促进发展是个时代的共同主题,各民族对祖国发展都作出了贡献。(5)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21(20KK连云港)“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A)A对外开放B经济繁荣C政治清明D交通发达(20KK滨州)4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20KK年6月12日,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日,一艘复制的日本帆船驶入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再现了当年的盛况。这艘船再现的是(A)A日本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B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C玄奘西行去印度求取佛经D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4(20KK烟台).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D)A.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B.中华文明的起源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16(20KK重庆).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据记载,公元630年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随行的还有众多留学生和留学僧。公元645年,日本孝德天皇重用唐朝归来的留学生高向玄理、留学僧僧旻、灵云、惠云等人,依照中国唐朝的政治制度,在日本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经过大化改新之后,日本确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