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总汇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66007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A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总汇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7A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总汇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7A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总汇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7A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总汇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7A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总汇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A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总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A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总汇(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人教八年级下全册教案集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第一课时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课程标准43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45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图文资料,了解手工工场的生产情况,知道手工工场的出现促使西欧工商业的兴起。2.通过观察、思考,知道手工工场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人类社会从此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过渡。3.尝试收集有关西欧与中国手工工场的某方面事例,分析说明手工工场的特点及其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能根据具体资料说出手工工

2、场与手工作坊的不同,手工工场的特点及其作用;能说出工商业兴起后出现的新阶层及其他们产生的意义。教学难点: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面对新的情景,进行历史性的判断。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学生读第五单元的单元篇章页,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派代表汇报小组合作中在单元篇章页的文字和图片中发现的信息。如:左图为新航路开辟时正在海上航行的一艘帆船,右上图为中国清朝的乾隆皇帝,右下图为拿破仑骑在战马上的英姿。教师再提纲挈领地从全球的视野整体把握1418世纪是人类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工业文明兴起于欧洲,包括物质文明的“工商业的兴起”、精神文明的“冲破思想的牢笼”、“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政治文明的“资产阶级革命:新

3、体制的创立”;中国在农耕文明的轨道上运行,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面临巨大的挑战。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的学习内容,引入本课课题“我们上学期学习了人类社会的前两个历史阶段,是哪两个阶段?”(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史前时代、农耕文明时代。到14世纪,首先从西欧开始,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文明,即工业文明时代的探索阶段。这种探索是从工商业的兴起开始的)导入新课。新课教学二、手工作坊向手工工场的转变比一比:、手工作坊主自己纺线织布,家里人帮忙;人手不够的时候,还会收一名学徒,或者请两名妇女来帮忙。、手工工场阶段,买了200架织机,雇佣1000多名工人,按日付给工人工资,自己不再亲自参加生产,集中精力

4、管理生产和销售产品。、结合P4图5-1和5-2与材料说说手工作坊与手工工场相比有哪些区别?手工作坊手工工场所有者劳动者生产方式手工作坊学徒不领取工资,依附于师傅即作坊主;而手工工场的工人是人身独立的,靠出卖劳动力来换取工资。作坊主进行全过程生产,手工工场主基本不参加生产劳动。手工工场生产的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最大不同是手工工场主与工人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它的出现预示着人类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找一找: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上百人,排列成长行,附近又一室,少女二百人,纱绩辛且勤户外又一室,贫儿一百五,列坐捡细毛。又有一广厅,五十修剪工又有八十人,将呢加浆洗。染工八十

5、人,齐将颜色施。从以上这首歌谣中,你能发现手工工场哪些特点?三、手工工场的特点(分工合作)、规模大、不仅雇佣男工,还雇佣女工和童工;分工合作3、同时期中国的手工工场说一说:读P5图5-3假如你是明清时,景德镇瓷器制作工场的一个工人,请你向大家介绍瓷器制作的过程。听了工人的介绍后,你有什么感想?、生产工人多、分工具体、场地较大比一比把班级同学分两大组尝试做一件同样的手工,一组同学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一组同学分别独立完成,比一比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一组工作的效率高。四、手工工场对生产生活的促进说一说:读书P5-6的文字、阅读卡及图表,说一说手工工场对生产生活有哪些促进作用。五、西欧还是农业社会辨一辨

6、你认为,14-16世纪的西欧已经进入了工业社会了吗?为什么?小结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生产力变化: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六、课堂小结:由于商业的发展,手工作坊发展到手工工场;手工工场的特点是规模大、分工合作、生产效率高,手工工场的出现改善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促进了商业的发展。要注意西欧手工工场的范围,手工工场的出现只是工业文明的曙光,整个西欧还处于农业时代。手工工场时期是农业时代过渡到工业时代的准备阶段。七、布置作业:1.作业本2课后自我测评第二课时商人的地位变了课程标准43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45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

7、转折时期。教学目标1分析富格尔家族来说明商人地位的提高。2了解伊丽莎白女王的利商政策,理解利商政策的影响。3了解贵族没落的情况。4理解新的社会阶层的诞生:手工工场主和手工工场工人。结构分析从商人的经营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贵族经济地位的变化以及农民角色的转变,描述了工商业的兴起改变了国家的经济政策、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说明了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社会变革的道理。教学重点与难点社会阶层的变化教学过程一、导入:温故上一节我们学习的手工工场的产生、作用。提问:手工工场出现以后,当时社会有哪些变化?二、新课、活动:(将全班学生分成三部分,分别代表商人、贵族、农民;阅读教材、小组合作分析自己所代表的阶层

8、发生的变化,进行全班交流。)、探究:从富格尔的信中你读出了什么?(商人的经济实力非常强大,地位显赫,他们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探究:找出伊利莎白女王采取的利商政策。提问:假如你是当时英国一位商人,你对女王的措施抱何种态度,为什么?(利商政策不仅有利于商人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更使商人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你觉得你们地位的改变对社会发展有作用吗?(商人地位的变化,可以促进整个社会对商业的重视,在商业发展的基础上,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活动:指导学生看阅读卡“没落的贵族”,说说贵族阶层发生的变化。、拓展:哥伦布和莎士比亚都生活在15、16世纪的欧洲,他们关于金钱,都发表过自己的观点:

9、哥伦布: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界上的所需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莎士比亚:金子!闪闪发光的金子!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这黄色的奴隶可以使异教联盟,同宗分裂,它可以使受诅咒的人得福,使害着灰白色癫痫病的人为众人所敬爱;它可以使窃贼得到高爵显位,和元老们分庭抗礼;它可以使鸡皮黄脸的寡妇重做新娘,即使她的尊容会使身染恶疮的人见了呕吐,有了这东西也会恢复三春的娇艳。看过两个人的话后,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哥伦布和莎士比亚对金

10、子的态度是一样的吗?是褒还是贬?你认为“金子”在那个社会起到了怎样的作用?那个社会,从国家到个人,都追求“金子”,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三、小结:(联系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三、探究分析、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生产力变化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商人的地位变了:生产关系变化作坊主富商(资产阶级)失地农民雇佣工人(工人阶级)、活动:阅读民谣,从这个民谣中,你能感受到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商人地位高,经济实力强;工人创财富,生活苦不堪;早晚有一日,要把身来翻!)、探究:手工工场出现后,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变革)、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我们知道了随着手工工场的出现以及工商

11、业的发展,逐渐产生了两个新的阶层:经营手工工场的商人与手工工场工人,改变了两个旧的阶层:贵族与农民四、板书设计:作坊主富商(资产阶级)失地农民雇佣工人(工人阶级)五、布置作业:1.作业本第1-4页的第6、8、10、11、12、16题。2课堂上做第12、16题并作讲解。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第一课时蒙娜丽莎的微笑课题蒙娜丽莎的微笑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文艺作品,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2、结合图文资料,使学生能够学会利用现在资料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3、通过文字和视频资料,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他们对美的感悟。教材分析重点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难点人文精神的内涵准备教学课件教

12、学过程导入问题式导入:你不记得欧洲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什么吗?(基督教的神权思想占统治)你还记得欧洲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有什么样的特点吗?(封建庄园制度和君主专制制度)这种思想统治下的欧洲有生机吗?为什么?(没有生机,要求人们服从“上帝”的安排,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也就是没有人的个性与需要。)新课教学引出文艺复兴及其定义。对定义进行一定的分析:一些新兴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求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需要,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学生阅读教材并找出主要代表及作品1、意大利达芬奇最完美的代表人物蒙娜丽莎(其间展示达芬奇和蒙娜丽莎图片)思考:对比图5-9和图蒙娜丽莎,你觉得人物

13、的表情有什么不同?(两幅图的人物表情形成了鲜明对比。中世纪镶嵌画上人物神情木然,反映了人们在神权的束缚下,不能自由地表达人的内心情感;而蒙娜丽莎中的妇女神态自然,口角含着一丝微笑,恬静之中带有隐约的哀伤,富有生命的活力。)2、英国莎士比亚剧作家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展示文字材料,并阅读。材料:哈姆雷特说:“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思考:哈姆雷特的话表达了什么思想?(是对人在宇宙中的价值与地位的肯定,是对人的理性与智慧的褒扬。)思考:通过哈姆雷特的话和图5

14、-9与图5-10的人物表情的对比,你认为什么是文艺复兴中的人文精神?(文艺复兴时期,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通过文艺创作,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重视人的作用和需要,主张一切以人为本,要求一切从人出发,最终一切为了人。这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由此理解文艺复兴的实质是:文艺复兴实质:这是一场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强调人性的解放。展示恩格斯的话,进一步理解其实质。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们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中国的历史上也有许多反映的主题与文艺复兴类似的文

15、学作品,例如牡丹亭。简介牡丹亭并播放视频。指出并思考:以牡丹亭所表达的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与欧洲文艺复兴强调的人文精神是一致的,你能再例举类似的一二部作品吗?(明代冯梦龙编纂了“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他写“三言”是为了“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其作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等,强调人的感情和人的价值应该受到尊重。又如凌?初的二拍(初刘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中的一些爱情故事,都反映了当时进步知识分子努力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宣扬人性,肯定人们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的美好愿望。)本课小结文艺复兴是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在思想上反对教会神权而采取的一场运动,它的实质就是通过文艺创作,来要求尊重人,尊重人的需要,要求人的个性解放。而中国的许多文学作品也有着与其类似的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