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A文】中考生物消化和吸收复习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65141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A文】中考生物消化和吸收复习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6A文】中考生物消化和吸收复习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6A文】中考生物消化和吸收复习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6A文】中考生物消化和吸收复习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6A文】中考生物消化和吸收复习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A文】中考生物消化和吸收复习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A文】中考生物消化和吸收复习试卷及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20KK-20KK学年度生物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消化和吸收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1为避免对胃产生刺激,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里服用。下列有关淀粉及其消化和吸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淀粉属于糖类,是主要的能量物质B唾液中含淀粉酶,既消化淀粉,也消化蛋白质C胃液中不含淀粉酶,所以不消化淀粉D淀粉消化后的葡萄糖只能由小肠吸收进入毛细血管2既能消化淀粉、蛋白质、又能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是A.肠液B.唾液C.胃液D.胆汁3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的结构与吸收机能相适应的特点:A.小肠长约56米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壁和小肠绒毛C.小肠绒毛中有

2、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D.小肠壁内有肠腺4关于下图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分泌的消化液含有消化脂肪的酶B.能初步消化蛋白质C.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D.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5有些对胃具有较大刺激的药物常装在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原因主要是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B.胃对胶囊不起作用,胶囊可顺利进入小肠C.为了入药方便,便于吞咽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净化,便于吞咽6人在吞咽时,能够遮住喉的入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的结构是A喉结B.会厌软骨C.环状软骨D.甲状软骨7下列关于小肠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B小肠绒毛中有许多毛细血管C小肠

3、和大肠相连D小肠长56米8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场所依次是A口腔和胃、口腔和胃、胃和小肠B.口腔和小肠、胃、口腔和小肠来源:学科网C胃和小肠、胃和小肠、小肠D.口腔和小肠、胃和小肠、小肠9仔细咀嚼馒头、会觉得有甜味,这是因为在口腔内发生了下列哪项化学性消化A淀粉麦芽糖B.麦芽糖葡萄糖C蛋白质氨基酸D.脂肪甘油+脂肪酸10能分泌胆汁的器官是()A.胆囊B.肝脏C.胰腺D.唾液腺11人体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A.口腔B.喉C.咽D.食管12米饭是没有甜味的,但在口腔中却出现了甜味,原因是()A.米饭中的糖类变成了氨基酸B.米饭中的糖类变成了麦芽糖C.米饭中的糖类变成了葡萄糖D.米饭中的糖类变

4、成了甘油13下列物质中,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物质是()A.水B.无机盐C.菜油D.维生素14人在呼吸时不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A咀嚼B消化C说话D吞咽15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A.口腔B.咽C.喉D.食道16某病人的消化道内取出一些内容物,经化验有维生素、水、氨基酸、少量麦芽糖、无机盐、脂肪酸、纤维素。这些物质最可能是从哪里取出的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17肥肉在人体内消化后的终产物是A二氧化碳和水B.二氧化碳、水和尿素C.脂肪D.甘油和脂肪酸18食物经口腔消化后经食道进入胃,食物成分中比原来增加了()A维生素B氨基酸C麦芽糖D葡萄糖19下列结构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的是()A小肠绒毛壁薄,上有微绒

5、毛B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C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酶D小肠黏膜有皱襞和小肠绒毛20下表是某同学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的实验中的相关记录,该实验结果表明酶的催化作用()试管加入物质温度加入碘液1淀粉糊+唾液37不变蓝2淀粉糊+唾液0变蓝A需要适宜的pHB只对一种物质起作用C需要适宜的温度D效率很高二、判断题21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液由血液进入消化管。()22人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通过咽。()23逢年过节,暴饮暴食,并不会影响胃,肠的功能。()24咽是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有的一个器官。25消化液中都有消化酶。26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27胃可以暂时贮存食物及初步消化

6、食物。28口腔既是呼吸系统的组成部分,又是消化系统的组成部分()29大肠的内表面也有环形皱襞和绒毛状突起。()30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小肠。()三、连线题31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统一的。请你运用此观点来推断,并用线条将左边人体的某些器官与右边相应的主要功能连接起来。人体的器官主要功能心脏血液循环的动力小肠尿液形成的场所肾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32(3分)请将人体重要器官与其功能用直线连接起来。小肠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肺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消化食物与吸收养分的主要部位来源:学K科K网四、填空题33我们所吃的鸡蛋的消化从_开始,所吃的米饭的消化从_开始。34消化系统是有_和_两大

7、部分组成的,其中消化管包括_、_、_、_、_、_、_;35消化道包括()、咽、()、()、小肠、大肠、肛门36(4分)(20KK长沙)今年3月,日本大地震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严重的核泄漏,核泄漏会长久污染环境(1)地震中某人下肢受伤,流出暗红色血液,急救时应指压伤口的端止血(2)核泄漏的放射性元素进入土壤后可由植物的吸收,然后经木质部中的运输至叶片和果实中(3)在受核污染的农田生态系统中,有农作物、昆虫和鸟类,一段时间后,体内的核污染最严重的是(4)人吃了受核污染的农产品后,放射性物质主要在消化道的被吸收进人体血液中37人的消化系统是由 和 组成,能分泌胆汁的器官是 ,能最先消化蛋白质的器官是

8、,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38能分泌胆汁的器官是 ,能最先消化蛋白质的器官是 ,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能将食物残渣形成粪便的器官是 。39人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 组成,消化道中的 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成分的主要器官。40我们所摄入的营养物质中,大分子有机物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只有被消化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后才能被吸收利用。能最先消化淀粉的器官是 ,能最先消化蛋白质的器官是 ,脂肪只能在 内被消化分解。41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它分泌的消化液叫 。42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 。五、综合题43下图是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表示生理过程或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组织细胞消化系统呼

9、吸系统血液泌尿系统循环系统(1)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所指的气体名称是 。(2)表示营养物质经消化系统消化后吸收进入循环系统。消化和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3)经过的气体交换后,血液变化是 。(提示:动脉血与静脉血的转变)(4)是指通过泌尿系统把体内代谢废物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这一生理过程主要经过肾小球的 作用和肾小管的 作用。44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2分)(1)人体内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营养物质如蛋白质在这里最终被分解 。(2)图中10表示 ,它分泌的消化液储存在胆囊中。(3)图中3能将 初步分解。(4)唾液可以把淀粉转变成 。

10、45下图是人体消化、呼吸、循环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l)c代表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这个过程叫做 ,完成c过程的主要器官是 ,牛奶中的蛋白质经消化后进入血液的物质是 (2)A.b代表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它是通过 实现的;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实现的,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后其成分的变化是 (3)氧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 参与分解有机物,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46下图消化系统的组成,据图回答:(1)人体消化系统包括 和 两部分。(2)请写出图中、代表的器官名称: 、 (3)能分泌胰液的器官是 ,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47解读曲线

11、图:下图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道时,蛋白质、淀粉、脂肪被消化的程度,字母表示消化道各器官,请回答:(每空1分,共7分)(1)据图推断各字母表示的器官:C_、D_,其中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填序号)。(2)据图分析,曲线X代表_的消化过程;曲线Y代表_的消化过程。(3)由图可知,淀粉被消化的起始部位是_。(4)D中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有 。六、探究题48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共6分)试管编号123馒头碎屑或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碎屑适量唾液有无2ml唾液2ml清水2ml唾液是否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保温37水浴保温10分钟加

12、入碘液2滴(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 。(2)1号和3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 。观察到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变蓝”或“不变蓝”)49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试管编号123馒头碎屑或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清水或唾液2ml唾液A2ml唾液震荡后保温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加入碘液2滴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与1号试管起 作用(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 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3)实验结果是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