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A文】初中化学知识点综合整理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93165071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A文】初中化学知识点综合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6A文】初中化学知识点综合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6A文】初中化学知识点综合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6A文】初中化学知识点综合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6A文】初中化学知识点综合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A文】初中化学知识点综合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A文】初中化学知识点综合整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eiWei_81-优质适用文档】化学寒假班教案第一讲 物质的分类(宏观)物质的多样性1.从状态分类:气体、液体、固体(同一物质的三态之间的转化均为物理变化)。2.从分子构成分类: 有机物:最简单的有机物为甲烷(CH4); 无机物:氧化物 ;酸 ;碱 ;盐 盐又分为正盐(例:Na2CO3CuSO4等)、酸式盐(例:NaHCO3NaHSO4等)和碱式盐(例:Cu2(OH)2CO3等); 单质: ; 化合物: ;3.从物质组成分类:纯净物: ;混合物: ; 金属单质 非金属 稀有气体 纯净物 氧化物 无机物 酸化合物 碱物质 盐 有机物 混合物树状物质分类图物质的化学表示方式:化学式元素:具有相

2、同核电荷数(即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成。元素符号的书写规范,元素周期表前二十位元素的元素符号要能够熟练写出。前二十位元素: 化学式:是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化学式的书写规范:1. 一般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灾后(CH4NH3除外),每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写在符号的右下角;2. 化学式中原子(原子团)个数比一般是最简整数比,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3. 化学式中原子团个数不为一时,原子团必须加括号,如Ca(OH)2等;4. 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构成时,氧元素在右;化学式和元素符号的含义: 易混淆概念:1. 气体水雾是水的液态形式,是水分子以小液滴的形式存在不是气体;固

3、体白烟是大量固体小颗粒的聚集态;2.混合物与化合物混合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物质,典型:空气。多为不同种元素组成,而且不能够以单一的化学式来表示,也可以由单一元素组成(例:氧气和臭氧、石墨和金刚石)。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由两种以上元素构成的。3.氧化物定义: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所以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不一定是氧化物。4.元素和单质分子元素存在于一切物质之中,化合物和由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存在元素,不存在单质分子。第二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离子;分子:可有单一元素组成(例:N2O2等),也可有多种元素组成(

4、例:SO2NO2等),绝大多数由非金属元素组成;分子性质四条:1. ;2. ;3. ;4. ;化合价: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注:化合物中各元素原子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少数非金属物质(例:金刚石、晶体硅等)。原子物理结构: 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原子得到或者失去电子形成离子。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绝大多数为金属与非金属构成(例外:NH4Cl虽然全部由非金属构成但是也含有离子键)。原子与离子的异同: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相同,但是核外电子数不同。物质的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5、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等;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从微观上来说,是否有新分子生成。物质的变化常伴随有一些现象发生,如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只能帮助我们判断某一已知的化学变化是否发生了,而不能作为判断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的依据。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但有的化学变化无明显现象。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锅炉的爆炸、车胎的爆炸等。第三讲 化学反应及化学方程式 氧化反应

6、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是具体情况而定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化学反应 复分解反应是具体情况而定是否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初中阶段四大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特征:多变一。有些氧化还原反应(例:有单质参加的),有些不是(例: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所以要根据具体产物来判断是否涉及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分解反应: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化学反应。特征:一变多。有些是氧化还原反应(例:产物中有单质生成),有些不是(例:碳酸盐的分解),所以要根据具体产物来判断,是否涉及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置换反应:一种单子与一种化

7、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此类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化学反应。此类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温度:温度升高可以加快反应速率;2.反应物浓度:反应物的浓度增大,可加快反应速率;3.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增加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可以加快反应速率;4.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有些催化剂可以增快反应速率,如二氧化锰加快H2O2分解。有些催化剂可以减慢反应速率,如食用油里放没食子酸正丙酯);5.反应物的活动性金属参与化学反应的难易取决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含义:1.

8、2. 3. 金属活动性先后的判断:1.与酸能否发生反应及剧烈程度;2.金属单质与金属盐溶液之间的反应;化学反应的表达方式:1.文字表达式2.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以化学式表示不同物质之间化学反应的式子。a.书写规范b.化学方程式的配平c.化学方程式的含义d.化学方程式的应用(必须是在化学方程式配平之后) 微观上,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参与反应的分子个数比; 宏观上,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参与反应的质量比; 化学反应的简单计算;化学反应的研究手段: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含义: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a.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b.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c.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d.确定某物

9、质的相对分子质量;e.确定化学反应类型;第四讲 溶液1.溶液的组成a.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如密度、密度等都相同。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时(水分不蒸发,温度不变化),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溶质。判断一种液体是否为溶液参照以上的性质判定。溶液由溶质和溶剂两部分组成,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可以使固体、气体或液体。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液体与液体形成的溶液,一般把量多的称作溶剂,如果其中一种是水,无论量的多少,水都被称作溶剂。b.溶解的吸放热现象:硝酸铵溶解大量吸热,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均放热;2.溶液的分

10、类及特点a.溶液: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两种;升高温度/增加溶剂蒸发溶剂/添加溶质/降低温度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注:溶液的浓稀与溶液是否饱和没有直接联系,饱和的不一定浓,不饱和的也比一定稀,要结合溶液温度来分析;3.溶解度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说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注: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是也有例外如Ca(OH)2,气体等。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必须要表明同一温度才有其意义。4.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曲线上可以读出相应温度下相应物质的溶解度;2.看出某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3.比较不同温度下多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4.曲线之间的交点表明在该温度下相交的两种物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