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课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63253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课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史专题复习,古代对外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对外关系的主要史实,并完成表格内容。,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主要史实,西汉,唐朝,明朝,清朝前期,宋朝,丝绸之路,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闭关锁国政策,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 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上图是一条沟通中西方交通的重要通道,被誉为什么?它是何时开通的?,【图说历史】,主干知识整合,(一)丝绸之路(开始),1、前提条件:,2、开通时间:,一、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3、路 线:,4、作 用:,张骞通西域,西汉汉武帝,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 欧洲,沟

2、通了中西交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是贸易、友谊、和平、文明之路,主干知识整合,(二)唐朝的对外友好往来(开明、开放),一、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2)学习别国的先进文化,(1)传播唐朝文化,1、主要史实,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2、特点:,开明、开放,3、作用:,密切了唐朝和日本、印度等国的文化交流。表明 唐朝对外交往的开明、开放政策。,【图说历史】,图中人物分别是谁?他们为唐朝的对外交往 分别做出了什么贡献?,中考试题回眸,下列史实中反映了唐朝对外关系盛况的是 遣唐使来华 文成公主入藏 鉴真东渡 郑和远航 玄奘西游 A. B. C. D.,主干知识整合,(三)宋代的海外贸易

3、(繁荣),一、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1、主要港口:,广州、泉州,市舶司,2、管理机构:,主干知识整合,(四)明朝的对外关系(友好、冲突),一、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友好:,冲突:,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图说历史】,上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请说 出它的时间、最远到达地和意义?,小组讨论 比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在动机上有何不同?,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加强中国和亚非各国的联系,政治动机远远大于经济动机; 新航路开辟是为了开拓市场,掠夺财富,属殖民扩张活动,经济动机远远大于政治动机。,主干知识整合,一、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五)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闭关锁国),1、闭关锁国政策,原因:,(1)根本原因

4、:,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封闭性和保守性,清朝统 治者认为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2)现实原因:,担心开放会使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害 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但不是绝对禁止。,影响:,(1)积极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2)消极影响:,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 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 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消 极作用是主要作用。,主干知识整合,(五)清朝前期的对外关系(闭关锁国),一、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2、冲 突,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1662年

5、,荷兰,1685年和1686年,中俄,康熙帝,尼布楚条约,时间:,从哪国手中收回:,时间:,交战国家:,人物:,签订的条约:,用关键词描述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特点,西汉,唐朝,明朝,清朝前期,宋朝,丝绸之路,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 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闭关锁国政策,开始,开明、开放,繁荣,友好、冲突,闭关锁国,一 超,多 强,宋,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基本走向:,从 到 。,开放,闭关锁国,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有哪些条件?对于古代对外交往应该如何认识? (1)条件:国家强盛,先进的政治制度、经济、

6、文化是发展对外关系的重要社会基础。发达的交通(海陆)、先进的工具(造船、航海技术)是其客观条件。政府的政策(封建统治者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是主观条件。 (2)认识: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开放国兴,闭关国衰。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取长补短、不甘落后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应发扬光大。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对外交往的主流,说明我国古代人民爱好和平、崇尚友好。,世界文明之间的交往 (一)古代的交往 1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传播阿拉伯数字、中国的四大发明,将西方的天文、医学传入中国。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 2希波战争:公元前5世纪,波斯帝国入侵希腊。是东西方文

7、明的一次重要冲突,打破了东西方几乎完全隔绝的局面。 3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公元前4世纪后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将希腊文明传向东方,也促进了东西方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 4罗马征服地中海:公元前2世纪下半期,罗马经过扩张,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国。通过征服战争,使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客观上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专题感悟,1、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从西汉的丝绸之路开始,唐朝实行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宋朝海外贸易的繁荣,成为唐宋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重要原因之一。郑和下西洋后,我国的对外交往逐渐减少。清朝前期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从而导致中 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由此,你受到什么启示?,2、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近代史上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了中国大门,其外交也是屈辱的、不平等、不独立的。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采取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应坚持改革开放,广泛交流,取长补短,发展自已,跟上世界潮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