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其它形式的缓和曲线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3162706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3.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面设计-其它形式的缓和曲线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平面设计-其它形式的缓和曲线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平面设计-其它形式的缓和曲线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平面设计-其它形式的缓和曲线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平面设计-其它形式的缓和曲线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面设计-其它形式的缓和曲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面设计-其它形式的缓和曲线(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其它形式的缓和曲线,(一)三次抛物线 三次抛物线的方程式:,三次抛物线方程式: x=l,24o曲率半径又增加 24o可用,(二)双纽线 双纽线方程式: 用弦长a代替l,方程变为:,极角45时,曲线半径最小。 此后半径增大至原点, 全程转角达到270。,可以用双纽线做回头曲线,(三) 三种缓和曲线线形比较:,1. 极角较小(56)时,几乎没有差别。 2. 随着极角的增加,三次抛物线的长度增加最快,双纽线次之,回旋线最慢。 3. 曲率半径减小则与长度的变化相反。 4.推荐使用回旋线。,四、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及参数,(一)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 1旅客感觉舒适: 离心加速度的变化率as:,在等速行驶的

2、情况下:,离心加速度变化过快,旅客不舒适,满足乘车舒适感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英国: as0.3 美国: as0.6 我国公路计算规范一般建议as0.5-0.6 (m/s),缓和系数,2超高渐变率适中,超高在缓和曲线上完成过渡: ls小,过渡快,线形扭曲; ls大,过渡慢,排水不利why? 规范给出适中的超高渐变率,最小长度的公式:,式中:B旋转轴至行车道外侧边缘的宽度; i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代数差(%); p 超高渐变率。,3行驶时间不过短,行驶时间过短:司机驾驶操纵过于匆忙。 至少大于3s行车:,通过比较,以此控制,(二)回旋曲线参数的确定,回旋线参数表达式: A2 = RLs 从视觉条

3、件要求确定A: 回旋线过短,在3左右时,曲线极不明显,易被忽略; 回旋线过长,大于29时,圆曲线与回旋线不协调。 适宜的缓和曲线角是=329。,由LSmin可 确定Amin,由0=329推导出合适的A值:,将0=3和0=29分别代入上式,则A的取值范围为:,(三)缓和曲线的省略,内移值为p:,在Ls一定时:,R大,p小 R,p0 R大到一定程度,线形上已经没有多大差异。 一般认为:p0.10时,可忽略缓和曲线。 取ls为3s行程,p=0.10,则不设缓和曲线的临界半径为:,考虑到缓和曲线还有完成超高和加宽的作用,应按超高控制。,标准规定:当公路的平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应设缓和曲线。 四级公路可不设缓和曲线。,规范规定可不设缓和曲线的情况:,小圆设最小长度回旋线时,其大圆与小圆的内移值之差不超过0.10m。 V80km/h时,R大/R小小于1.5。 V80km/h时, R大/R小小于2。,(1)直圆之间,R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 (2)同向圆圆之间,R小圆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 (3)小圆半径大于下表半径,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