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五节《光的色散》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62278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五节《光的色散》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五节《光的色散》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五节《光的色散》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五节《光的色散》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五节《光的色散》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五节《光的色散》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5光的色散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光的色散是几何光学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太阳光的光谱。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方法与过程: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亲身的感悟和体验,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3.

2、重点难点重点:光的色散及色光的复合,物体的颜色。难点: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及其混合规律的不同。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但是他们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还需要直接经验的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事物和现象引入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三、教法与学法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3、。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运用提问法、谈话法、讨论法、直观法、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八年级学生处于中学期间的过度阶段,自学能力和观察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运用了讨论法、自主合作交流探讨法等学习方法,着力开发学生的活动空间、思维空间、表现空间。四、教学过程为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复习提问光的折射的规律是什么?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光的折射的知识,被本节课的学习打好知识基础。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4、。探究一:光的色散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彩虹的美丽,设置疑问彩虹是如何形成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知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会发生什么现象呢?教师演示光的色散。引导学生观察白屏及彩色光带上颜色的排列顺序。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进行讨论,可能并不能正确的得出结论,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最终师生合作得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发生两次折射,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出现彩色的光。这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这样设计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真实的感受事物的产生过程,并经过小组讨论,让学生的思维活跃,更好的理解知识。探究二:色光的混合启发学生思考彩色光带再经过三棱镜后,又将怎

5、样?教师演示七色光的混合。引导学生分析两次实验现象,讨论归纳实验结论:太阳光(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演示实验:用手摇转台装上红、绿、蓝三色盘进行演示调整三色比例,旋转时就看到三色盘呈灰白色对于红、绿色光的混合,可调整三个色盘,使其只露出红色和绿色部分,改变各色比例,旋转时就会观察到随着红、绿比例不同,会依次出现橙红、橙、黄和绿黄几种颜色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其他颜色是可以有红绿蓝三原色混合得到的,使学生对此知识印象深刻。探究三:物体的颜色。(1) 透明体的颜色 演示太阳光通过棱镜和红玻璃在白屏上得到一条红色光带,启发学生解释此实验现象的原因如果此实验现象不明显,可

6、适当增加几块红玻璃或多层红玻璃纸 再用蓝玻璃重复上面的实验步骤,启发学生分析总结玻璃是蓝色的原因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得出: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能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 (2) 不透明体的颜色 演示实验: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屏上只有被红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换用一张绿纸,屏上只有被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 总结实验结论:有色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这样设计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结论,很好的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知识的获得更加真实。探究四:颜料的混合让美术较好的学生回答:只需哪三种颜色就可得其他种颜色的颜料。学生分析总结出红、黄

7、 蓝为三原色。引导学生将不同的颜料混合,观察混合后的颜色。学生分组做实验,体验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不同。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第三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哪些问题?你获得了什么知识?通过问题式的小结,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重点,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延续,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有效地进行第二次学习,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我布置了以下作业:必做题:第53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1、2、3、4、5题 选做题:做一做“水三棱镜”和“七彩陀螺”。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两个层次的作业,满足不同学生能力的需求,既使学生进行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六、板书设计为了使板书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更好的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我设计了以上板书。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第四节 光的色散一、光的色散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二、色光的混合三基色:红、绿、蓝三、物体的颜色四、颜料的混合三原色、红、黄、蓝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