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考点方法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61456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2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考点方法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考点方法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考点方法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考点方法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考点方法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 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考点方法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 3.6《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考点方法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考点方法,一、凸透镜成像规律,二、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分析,三、实像和虚像,一、凸透镜成像规律,注意,掌握、记忆,直击中考,一、凸透镜成像规律,1、(2012南京)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 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1)由题意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 2)物体放在透镜前15 cm处,即物距fu2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解析,B,直击中考,一、凸透镜成像规律,2、(江苏扬州)如图所示

2、,在光屏上恰能看到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由图中可以看出: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f2f,故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解析,C,二、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分析,利用三条特殊光线作图、分析、判断: 1、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 2、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轴; 3、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注意,二、透镜的应用,直击考点,如果圆形凸透镜上部破损了一块,那么物体通过它所成的像是否也会缺掉一部分呢?透镜的破损对于物体成像有什么影响?,以凸透镜成实像为例。 1、如图所示

3、,像上A点的形成,实际上是由物体上A点发出的无数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会聚在A点形成的; 2、如果透镜的上端破损,经过这一部分的光不再经过透镜,但其他的光线仍然可以通过透镜的其他部分成像在A点; 3、由于会聚在A点上的光线少了,像就显得暗了;同理,其他点也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所以物体通过透镜所成的像是完整的,只是稍微变暗了。,解析,A,A,三、实像和虚像,1、实像可用光屏承接,而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2、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3、凸透镜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可能是实像也可能是虚像;,注意,直击考点,下列关于实像与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虚像是人的幻觉,实像是有实际光线进入人眼 B

4、、虚像就是影子,实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亮斑 C、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 D、光线经折射后总是成实像,经平面镜反射后总是成虚像,三、实像和虚像,解析,A:虚像虽然不能用光屏接到,但可以用眼睛看到,所以不是幻觉,A错误;,B:影子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不是虚像,B错误;,D:凸透镜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原理,可能是实像也可能是虚像,D错误;,C,1、首先,在熟记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基础上,从题中分析透镜的焦距,再根据焦距确定成像情况; 2、其次,物体上的各点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会聚成像,我们可以画出三条特殊的光线:经过光心的光线; 经过焦点的光线;平行于主轴的光线; 3、掌握实像和虚像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解题方法点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