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康复(1)资料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3161452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7.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血管病康复(1)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脑血管病康复(1)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脑血管病康复(1)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脑血管病康复(1)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脑血管病康复(1)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血管病康复(1)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血管病康复(1)资料(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脑血管病康复的概念,康复的现代概念,WHO对伤残(disablement)的定义: 残损:(损伤impairment):指心理上、生理上解剖结构或功能的异常与丧失,生物器官水平功能障碍,例如肢体偏瘫。 残疾:(劳动能力丧失disability):指个体水平的障碍,工作困难,例如日常生活能力的异常 残障:(handicap )是指社会水平的障碍,社交困难。 康复是一个恢复和学习过程,它通过对卒中后残损、残疾和残障三个方面的训练,加快和扩大复原途径。帮助病人恢复运动能力,独立能力,最大可能的回归家庭和社会生活。,康复的现代概念,1981年WHO给予康复的定义是: 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残

2、疾影响和使残疾人重返社会。 康复不仅要训练残疾人适应其周围环境,而且要调整残疾人周围的环境和社会的条件以利他们重返社会。 在拟订有关康复训练计划时应有残疾者本人、他们的家属以及他们所在的社会共同参与。,康复的现代概念,90年代:康复是指综合的应用各种措施,最大限度的恢复和发展病、伤残者的身体、心理、社会、职业、娱乐、教育和周围环境性适应方面的潜能。,脑卒中康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脑卒中( 脑梗塞和脑出血)是常见、多发病之一,它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三大特点。 以北京地区为例,脑卒中的死亡率排在各种病症之首;在致残率方面,大约有70%的脑卒中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包括:肢体瘫痪、语言

3、交流困难、肢体麻木、认知障碍、吞咽困难,其中肢体瘫痪是最常见的,它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脑卒中导致的障碍及结局,脑卒中导致的障碍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 脑卒中2周内残损及能力障碍的发生率为:偏瘫 70%85%,移动障碍 70%85%,视知觉障碍 60%75%,日常生活活动完全依赖40%65%,需要帮助 20%60%,构音障碍 55%,坐位平衡障碍45%,抑郁 40%,本体感觉障碍 40%,偏盲 20%,失语 20%35%,吞咽障碍 15%35%,偏侧忽略10%35%,近记忆丧失10%20%。,脑卒中的结局,脑卒中的病死率高、致残率高。 脑卒

4、中住院患者的去向为:死亡18%25%,转入护理之家15%30%, 转入康复机构5%20%, 转入家庭35%60%。 由此可见,积极开展脑卒中社区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脑卒中康复的要求和目的,1989年WHO对脑卒中康复提出: 改善运动、语言、认知和其它受损的功能; 使病人在精神、心理和社会上获得再适应; 使病人能恢复自主活动、社会活动和人际间的交往,尽可能地恢复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常用的脑卒中康复评定方法,关节活动度评定、肌张力与痉挛评定、协调与平衡评定、Brunnstrom六阶段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等比较常用,脑卒中的肢体功能康复,在偏瘫恢复的不同阶段存在着弛缓(肌张力降低)

5、、痉挛(肌张力增高)、运动方式异常、正常的姿势反应及运动控制能力丧失等。 如果一味地鼓励患者“多走”“勤练”等增强肌力的训练,会使痉挛加重,强化病理性的共同运动等异常运动方式。,脑卒中的肢体功能康复,脑卒中偏瘫的肢体康复,应根据每个患者所处的阶段、障碍的性质和程度,在康复评定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康复治疗方法 很难简单地“对号入座”,急性期或偏瘫弛缓期,脑卒中急性期或偏瘫弛缓期,持续时间一般为2周,重症者可达4周,相当于Brunnstrom 12期。,急性期的康复目标,通过床边康复达到调整心理状态防止各种并发症, 为恢复期的功能进一 步恢复打好基础。,急性期的康复治疗方法,1.心理支持 给患者进

6、行常规的心理评定和足够的心理支持,关心和鼓励患者,帮助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此外,还要注重发挥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2.体位治疗及床上体位变换 在急性期患者自己常常不能转换体位,因此,从第一天起,就应该注意作好床上体位的摆放,正确的床上体位摆放可以预防和缓解痉挛,故又称为体位治疗。床上体位变换包括翻身、起坐、床上移动,可以防止压疮、达到最大程度的自理。,急性期的康复治疗方法,健侧卧位 患侧卧位 仰卧位 关节的被动活动 按摩肌肉 早期床上活动,正确仰卧的要领,保持对抗异常姿势的体位() 防止或避免没有矫正的异常姿势() 掌心向下时,手腕应略微抬起,大拇指与其余四指用布卷或纸卷隔开(),正确向

7、患侧卧位的要领,患侧肩胛带向前伸,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1) 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2) 健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下方垫一个枕头。(2),正确向健侧卧的要领,患侧肩向前伸,肘伸直,不能垂腕 患侧髋前屈,屈膝,下肢不能外旋,脚掌与小腿尽量保持垂,恢 复 期,恢复期又分为 恢复早期(又称亚急性期),在发病后13个月; 恢复中期,在发病后36个月; 恢复后期,在发病后6个月至2年。 其中,恢复早期和恢复中期是康复治疗和各种功能恢复最重要的时期,应该重视。,恢复期的康复目标,通过系统康复治疗,最大限度地改善运动功能,克服障碍, 提高日常生活活动的自理能力,争

8、取回归社会。,恢复期的康复方法,床上仰卧位活动 (1)抑制躯干肌痉挛 (2)抑制上肢屈肌痉挛 (3)抑制下肢伸肌痉挛,翻身,坐起,坐位训练,正确的坐姿:患者坐位,双足平放在地上。 治疗者指导其伸腰挺胸,头颈保持直立,上身的重心平分在两侧臀部,两上肢自然放在体侧或大腿上。,双手叉握向前抑制前臂旋转:患者双手叉握放于身前,双肘尽量向前伸直,然后向健侧转动,带动患侧肩胛骨充分前伸;手的其他选择性运动:如用手向前或向不同的方向推身前的大球,见图7-9;练习太极拳各式中手的选择性运动。,站立位训练,该训练的目的是为步行作准备。要能正常独立步行需要具备如下条件: 单腿可独立负重; 可主动屈髋、屈膝、屈踝。

9、,掌握平衡,站立,步行训练,恢复步行是大多数偏瘫患者的基本要求,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前述的康复治疗与下述的步行训练,不但能恢复步行能力,还能改善步态质量。,走路练习,(4)上楼梯,用健足上第一个台阶:先把重心转移至患腿上,然后用健侧足上第一台阶。健腿向前迈时,治疗者帮助患膝向前下方运动。 用患足上第二台阶:把重心前移至健腿上,为了克服患腿开始迈步时的伸肌痉挛,治疗者可用手放在胫骨前面帮助患腿屈髋、屈膝并将患足带至第二台阶上,同时防止患者用力上提骨盆。,后遗症期,后遗症期应根据患者瘫痪、残损与残障的程度确定治疗措施。,康复目标,通过学习使用“代偿性技术”,如手杖、步行器、轮椅、支具、功

10、能性电刺激等,充分发挥健侧的潜能、尽量克服瘫痪带来的影响、争取最大限度的功能独立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好的作业疗法应具有以下特点:治疗目标确定,对患者的身体功能或精神情绪起积极的作用;患者在治疗中对其成果有一定的满足感,易得到激励;训练项目应结合日常生活能力和工作学习能力;患者感兴趣的项目。,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内容,穿衣 进食 卫生和梳理活动 :洗脸,口腔卫生, 剃须,洗澡,手指的清洁,入厕 。 家务活动 :单手切菜方法 ,单手打鸡蛋方法,单手开启罐头,电动器具,单手扫地、拖地。 交流,功能性作业治疗,功能性作业治疗主要治疗躯体功能障碍,改善肢体(尤其是上肢)的活动能力,根据障碍的性质、范

11、围、程度,有针对性地采用适当的作业活动,以增大关节运动范围,增强肌力,改善运动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改善手的灵巧性,提高肌肉运动的耐力,改善对运动的调控,是完成日常生活和劳动必须的活动。,言语治疗,治疗形式: (1)“一对一”训练:即一名治疗师对一名患者的训练方式。 (2)自主训练:患者经过一对一训练之后,部分需要反复练习的内容,让患者进行自主训练。 (3)小组训练:又称集体训练,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编成小组,开展多项活动。 (4)家庭训练:将评定及制定的治疗计划介绍和示范给家属,再逐步过渡到回家进行训练。,具体训练内容,口语理解训练: 以听语刺激促通法(Schuell刺激疗法)为核心。 语音辨识

12、; 单词认知:指出所听单词的图片(3选6选1); 听语记忆广度:用同方法(6选26选5)或用情景画进行; 句篇理解:治疗师以语句或短文叙述情景画的内容,令患者指出对应画面;患者听一小故事后,以“是”或“不是”回答相关问题; 执行口头指令等。,具体训练内容,口语表达训练 语音:在语音辨识练习基础上,运用功能重组法练习; 自动语:利用序列语(如1,2,3)、自己姓名等诱出言语; 命名练习:利用关联词等诱导或运用阻断去除法等; 复述练习(字、词、句等); 叙述练习等。,实用技术介绍,转移,从床到轮椅的转移 将轮椅放在病人的健侧,与床成45度角,固定轮椅的轮子,家属用膝关节抵住病人患侧的膝部,双手扶住

13、病人的腰部,让病人的健侧手扶住轮椅的扶手,以健侧脚为轴,将身体移向轮椅,然后慢慢坐下。,从床上转移到轮椅上,转移,床到椅子的转移 将椅子放置病人的健侧,让病人的健侧手扶住椅子的一角,把健侧脚向前移至椅子前,以健侧脚为轴将臀部对准椅子,慢慢坐下。 在做以上的训练时,治疗师一定要站在病人的患侧进行保护,保证病人的安全,以免摔倒。,从床上坐到椅子上,如何穿衣服,如何脱衣服,脑卒中运动疗法实施标准,(一)开始进行训练的条件 1、安静时心率在90/分以下 2、收缩压在160mmHg以下 3、舒张压在95mmHg以下 4、无活动时心绞痛症状 5、无心力衰竭症状 6、无明显心律紊乱 7、无活动性炎症,四、运

14、动疗法实施标准,(二)中止训练的条件 1、心率比在安静时增加50%以上 2、心率在50次/分以下 3、收缩压上升40mmHg或舒张压上升 20mmHg以上 4、舒张压下降20mmHg以下 5、期外收缩频发10次/分 6、意识状态及偏瘫加重 7、出现眩晕、恶心、头痛症状 8、出现呼吸困难及心绞痛。,Barthel ADL指数评定标准,判定ADL能力缺陷程度 020分: 极严重功能缺损 2545分: 严重功能缺损 5070分: 中度功能缺损 7590分: 轻度功能缺损 100分: 自理,判断ADL自理程度 035分: 基本完全辅助 35分: 床上自理水平 3580分: 轮椅生活部分自理 80分:

15、轮椅自理水平 80100分: 大部分自理 100分: ADL完全自理,脑卒中康复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 (1)神志清楚,没有严重精神、行为异常; (2)生命体征平稳,没有严重并发症、合并症; (3)两周内患者缺损的神经功能仍没有完全恢复。,禁忌症: (1)病情过于严重,深昏迷、颅压过高、严重精神障碍、血压过高; (2)伴有严重的合并症: 严重感染、糖尿病酸中毒、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 (3)严重系统性并发症 :心绞痛、房颤、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精神病和骨关节疾患。,脑卒中康复的长期性,康复训练多长时间合适呢? 中风患者一般都会留下后遗症,脑卒中致残的患者,如果早期积极并坚持康复训练,

16、在3个月内,绝大多数患者的功能改善可以达到最大程度。 经过康复工作者的不断实践,已经认识到康复是从疾患发生之时就开始了,康复必须与治疗同时进行。,脑卒中康复的长期性,我国“九五”攻关课题的研究还发现:早期康复治疗一个月以后,患者的功能得到部分改善,但如果停止训练,三个月后评测患者的功能又会减退。所以说脑卒中康复后仍需要在社区进行每周12次的康复巩固,而病后三个月是康复“黄金时期”, 早期康复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经过正规的恢复训练,约60%80的病人在23个月内,日常生活能够完全自理,正在工作的患者,一年以后30%可以回到工作岗位。,脑卒中康复的误区,误区1:康复就是“疗养”、“按摩” 现代康复的概念就是运用各种措施。包括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心理治疗、药物治疗、针灸和康复工程等等,来减轻病痛给患者带来的影响,促进他们尽早康复,重返社会!,脑卒中康复的误区,误区2:“只要进行康复治疗,病人就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