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粤教沪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3161384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粤教沪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粤教沪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粤教沪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粤教沪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 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粤教沪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 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导学案1(无答案)(新版)粤教沪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3平面镜成像导学案 学习目标:1、经历用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知道实像与虚像的概念,能够区分物体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3、学习用“等效替代”的方法确定像的位置,会比较像和物的大小。4、会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学习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导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1、复习提问:光在 沿 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 2、引入新课:生活中的镜子表面是平的,叫平面镜。从平面镜中能观察到物体的像。那像有什么特点呢?二、自主尝试自学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器材:玻璃板,白纸,蜡烛两只(形状相同),火柴,支架,刻度尺,铅笔,量角器。 实验步骤: (1)、把大的白纸

2、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纸上竖直放置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用支架架住玻璃板,并将玻璃板的位置在纸上画出来。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固定,记录下这个位置,观察它在玻璃板后面的成像情况。然后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平面镜,直接观察光屏。得出结论:_(“有”或“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像(“虚”或“实”)。 (3)、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同样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点燃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得出结论:像与物的大小_(“相等”或“不相等”)。像和物左右_(“相同”或“相反”)。 次数 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像与物大小比较(放大或缩小) 第一次

3、第二次 (4)、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再重复上面的操作,记下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像的位置,并比较蜡烛和像的大小。 (5)、多次实验后,把蜡烛(熄灭)和玻璃板移开,撤出压在下面的白纸。把在纸上记下的每次蜡烛和像的位置连线,用刻度尺测量它到玻璃板(平面镜)的距离,再用量角器量一下这条线与平面镜镜面之间的夹角。得出结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相等”或“不相等”),像和物的连线跟平面镜_(“垂直”或“平行”)。 (6)、通过以上实验你能得到哪些结论?自学二:利用平面镜的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所成的像AB。 自学三:平面镜的作用45_ _三、合作助学1、实验时后面的蜡烛能不能点燃

4、,为什么?2、什么是虚像?四、精讲点拨(1)实验中使用玻璃板而不使用带水银的平面镜,为什么? (2)实验中要求玻璃板如何放置? (3)两只蜡烛到平面镜的位置有什么关系?通过什么器材测量可以知道这个关系? (4)用直线把图中的S与S1连接起来看一看这条线与平面镜所在的直线有什么关系? 五、当堂反馈1. 一人在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则他在镜中的像离他_m,若他沿着与平面镜平行的方向以1ms的速度运动了3s,则运动中,像相对于人的速度是_,运动结束时像与人相距_m2、下列现象中,属于平面镜成像的是( )A、盛夏树下的光斑 B、人在河边看到水中的鱼C、阳光下地面上有物体的影子 D、平静的水面映出

5、景物的倒影3、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则( )A、人的像变大,像离人的距离也变大 B、人的像变小,像离人的距离也变小C、人的像大小不变,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故我们看不到所成的像D、人的像大小不变,我们能看到平面镜中人的虚像。4.决定平面镜像大小的因素是( )A物体距平面镜的远近 B物体与平面镜的夹角 C镜面的大小 D物体的大小5、湖水深2m,在湖面上空5m处有一只小鸟,则小鸟在湖中的像离小鸟的距离是( )A、5m B、7m C、10m D、14m六、课后练习:1、一个身高1.8米的人站在平面镜前,他在镜中的像高为_米,这个人向平面镜前进2米,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_

6、(填“变大”“变小”“不变”)。2、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3、在观察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烛焰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虚像。、若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它的像变大,、若把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用直线连起来,则连线与镜面垂直、当点燃的蜡

7、烛远离玻璃时,它的像也远离玻璃板4. 一人从平面镜中看到对面墙上钟的像如图1所示,则实际时间为 ( ) A3:40 B4:20 C8:20 D9:405.如图5所示,承承家的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甲图,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图乙中的 ( )6、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时,它在湖水中的“倒影”是_(“虚”或“实”)像,这是由光的_形成,当小鸟距水面3m时,“倒影”距离水面_米。 7、一个身高1.8米的人站在平面镜前,他在镜中的像高为_米,这个人向平面镜前进2米,他镜中的像的大小_(填“变大”“变小”“不变”)。 8、一个人以立正的姿势站在一竖直的平面镜前,由于位置不合适,以致于看不到自己右胳膊的像,如果此人要看到自己的像,此人可以( )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向前走靠近平面镜 D向后退远离平面镜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